APP下载

现当代中西方幸福观研究综述

2009-04-29江传月

理论月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幸福快乐

江传月

摘要:现当代西方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深入阐释了幸福特别是个人主观幸福感。国内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幸福的概念、幸福与快乐、幸福与道德的关系、幸福的要素和主观幸福感。国内研究认为幸福和快乐是相互关联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两个概念。现当代西方主要有禁欲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幸福观。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有科学的幸福观。中西研究指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很多。主观因素包括个体的人格特质、价值观念,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取向等与认知有关的因素,客观因素包括个体的实际生活和工作环境、自身健康情况、个人和家庭经济收入等。

关键词:幸福; 快乐; 道德; 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4-0041-04

“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亚里士多德语)。幸福是个古老的话题,人们对幸福主题的兴趣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愈来愈强烈,该领域的研究前景更加广阔,其应用价值也愈显重要。

一、 无尽的探索:现当代中西方幸福观研究概况

西方研究幸福的历史由来已久,现当代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英)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著《幸福》,(英)弗格森著《幸福的终结》,(法)阿兰著《幸福散论》,(英)贝特兰·罗素著《幸福之路》和《快乐哲学》等。

英国学者弗格森在《幸福的终结》中怀着对幸福的崇高向往和仰视,从宗教信心、信念、道德、激情、感官性五方面,分析了西方现代社会在宗教社会学层面上的幸福价值观。罗素在《幸福之路》一书中,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深入透彻地阐释了人类不幸的源泉和幸福的来源,根据东西方人不同的伦理道德与社会观念,抽象出普遍适应的获取幸福的原则。

西方关于个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即SWB)的研究颇多,而且取得了一些成果。这方面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简单描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项目;第二阶段是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理论;第三阶段则是研究方法的探索。1967年威尔逊(Wilson)回顾了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他在《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中对幸福感研究领域作了总结。自那以来的30多年,有关幸福感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为人类建构幸福生活、规划美好的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早期理论建构的重点在于证明外部因素如事件、情境和人口统计项目是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如Diener对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作了区分,但研究发现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小,因此后来的研究主要着力于内部因素,即个人内部建构决定生活事件如何被感知,从而影响幸福体验。

国内研究幸福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江畅著《幸福之路:伦理学启示录》,陈瑛主编的《人生幸福论》,孙瑞坤和孙岩编《幸福》,高兆明著《幸福论》,陈根法和吴仁杰著《幸福论》,冯俊科著《西方幸福论》等。

《幸福之路:伦理学启示录》提出任何一种真正的伦理学都是一条通往幸福之路,而且全面分析了幸福与道德、享受与完善、义务与价值利己与利他、目的与手段、动机与效果、他律与自律等一系列相关概念的关系。

《人生幸福论》介绍古近代哲人,特别是西方近代思想家对于幸福问题的思考,总结其经验教训,以便鉴古而知今;论述了我们对于幸福问题的理解;讲述幸福问题在人生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例如职业、健康、婚姻家庭、休闲生活等;研究实现幸福的道路,例如怎样正确对待主客观条件,怎样在实践中正确处理的主客体关系等。

孙英通过《论幸福本性》、《幸福是什么》、《幸福规律论》、《幸福的实现》等一系列论文探讨了幸福的概念、本性、规律以及实现幸福的要素。

《西方幸福论》把西方幸福论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代、中世纪封建社会时代和近代资本主义时期,并分析了各个时期的幸福论思想。

国内也有不少学者研究了主观幸福感这个主题。陈姝娟、周爱保的《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吴明霞的《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段建华的《主观幸福感概述》、苗元江和余嘉元的《幸福感:生活质量研究新视角》、李儒林、张进辅和梁新刚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刘仁刚和龚耀先的《老年人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等论文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涵义、内容和特点,总结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理论,分析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多种因素,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新的课题,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论文重点探索属于主观范畴的人格因素,及属于客观范畴的生活事件对SWB的影响。

国内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幸福的概念、幸福与快乐、幸福与道德的关系、幸福的要素、西方各种幸福理论和幸福观,以及主观幸福感及其研究状况。

二、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是人生重大的快乐;而从根本上说,幸福则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生重大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最终是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某种完满的心理体验。也有人说,幸福是物质快乐和精神快乐的统一。

我们认为,对幸福的理解各种各样,幸福生活的标准有高有低,但从内容上看,幸福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物化的幸福;一种是精神上的享受。幸福在于生活得更好。幸福不在于道德,也不就是快乐,而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生活过程,也就是说,幸福是一种生活,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生活,从伦理学的角度看,这种令人满意的生活也就是一种好(善)的生活,或者说,就是生活得好。幸福本身的内容而言,幸福就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1]

幸福和快乐是相互关联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两个概念。有些学者分析了幸福与快乐的联系和区别。有人提出:幸福与快乐非常相似,都是人的主观愉悦状态。幸福与快乐的首要或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目的性、意义性或价值性;第二点区别在于主体感受上的无限和有限;第三点区别在于有无对于牺牲的超越性。

另有学者则认为幸福与快乐的区别,首先在于它们是否具有对当事者一生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一方面表现为长短:幸福是持续的、恒久的快乐。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大小:幸福是巨大的快乐。幸福与快乐的区别还在于:幸福意味着生存与发展之某种完满。相反,快乐则不然。因为一方面,反常的病态的快乐恰恰意味着生存与发展之某种缺陷;另一方面,短暂的、渺小的、不重要的快乐虽然有利生存与发展,却达不到生存与发展之完满。[2]

我们认为,幸福与快乐的区别表现在:首先,快乐侧重于感官方面满足,幸福则侧重于精神方面的满足。其次,幸福与快乐存在着时间和程度上的差异。幸福以快乐为基础而又高于快乐。快乐是人生所必须的,没有快乐的人生是可怜的人生;而幸福对人生的意义比快乐更重要,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没有幸福的人生则是毫无意义的人生。最后,快乐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意义,而幸福则直接指向整个人生。

幸福和快乐的联系可以这样理解:快乐的心理体验是幸福的主观形式,是幸福的主观本性;人的需求之满足和生存发展之完满则是幸福的客观内容。如果一个人感到快乐而幸福,是因为他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了真实的实现,那么,他的快乐的心理体验之幸福的主观形式与他的需要得到实现和生存发展达到完满之幸福的客观内容便都是真实的。幸福的真实性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相一致的本性。反之,如果一个人因为他的重大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了虚幻的实现,那么,他的快乐的心理体验之幸福的主观形式与他的重大需要得到实现和生存发展达到完满之幸福的客观内容便是不一致的。因主体不同而不同的幸福是相对的幸福;不依主体而转移的幸福是绝对幸福。[3]

中西方历史上有几种比较典型的幸福观。禁欲主义幸福观:诅咒人的感官满足,鄙视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认为要得到幸福须抛开一切欲望而去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它所主张的这种精神的满足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结果并没有使人们体验到多少幸福,而其真正的作用在于严重扭曲了人性,甚或造成对人性的残害。加之它的虚伪性也略见一斑,对民众要求窒欲,自身却在倾向另一极端:纵欲。

享乐主义幸福观:幸福在本质上是一种尘世生活的快乐,即现时性的物质欲望的满足。享乐主义以人的自然本性解释人的需要,从个人利己主义追求个人幸福,既是片面的,事实上也是行不通的。在阶级社会里,享乐只能是少数有钱阶级的特权,这一点马克思看得很清楚:“享乐哲学一直是只有享有享乐特权的社会知名人士的巧妙的说法,至于他们享乐的方式和内容始终是由整个制度决定的,而且要受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影响,则已经不用说了;一旦享乐哲学开始妄图具有普遍意义并且宣布自己是整个社会的人生观,它就变成了空话。”[4]享乐主义在本质上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恩格斯说:“享乐哲学是随同封建主义的崩溃以及封建地主贵族变成君主专制时期的贪图享乐和挥金如土的宫廷贵族而产生的。”

功利主义幸福观:“片面求利”,认为以追求个体感官的“趋乐避苦”为人性的本质特征,为了实现人的这一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成了人类一切行为的目的和归宿。功利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反映,当然是从维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秩序为出发点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文中说:“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天起至今日的动力,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惟一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5]功利主义把获利看作人生的最终目的,是为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盘剥关系作理论上的辩护,把“利”视为目的,而非以“人”为目的,对实际利益的算计甚至超过对人本身的尊重和关注,人本身成了实现利益的手段。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有科学的幸福观。它主张:幸福是物质的实现与精神的实现的统一、自我实现与无私奉献的统一、享受和创造的统一。首先,幸福存在于劳动中,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最终脱离动物的主要杠杆,只有在劳动中人才能结成社会联系,才能创造出语言,才能成为社会人,因此劳动不仅创造了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也创造了领略幸福的主体,只有伟大的劳动成果才能把人提升为天使,所以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其次,幸福存在于斗争中。最后,幸福存在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6]

国内有人把社会主义幸福观概括为多维度的幸福观:幸福建立在生理和社会基础之上,生命是幸福的载体;体会和感悟是幸福的表征;劳动与创造是幸福的源泉;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幸福的精髓;个人与社会的结合是幸福的重要保证。[7]

三、 “幸福在哪里”

罗素在《幸福之路》中提出,不幸之源包括拜伦式的不幸、竞争、厌烦与兴奋、疲劳、嫉妒、负罪感、虐待狂、舆论恐惧症。幸福是可能的,主要在于热情、爱、家庭、工作、非个人兴趣、努力与放弃。

英国学者弗格森在《幸福的终结》中认为:西方宗教认为上帝是幸福的本原,人只有通过接近上帝才能获得幸福。人类需要幸福地活着,可是,这个目的越来越难以达到。他指出,既然幸福不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前提,那它至少可以通过五种基本模态被人理解,即信心、信念、道德、激情、感官性。他说人的幸福理想是作为一种渴望实现完美社会的集体性志向而异乎寻常地出现的。他甚至无奈地说:我们对上帝无知,我们根本无能力达至“幸福之界”——那是“上帝的此在”。

国内《人生幸福论》提出幸福在于需要的满足;幸福的客观条件包括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条件;幸福依靠创造和奋斗:在挑战与机遇面前、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摆正挑战与机遇的关系;在顺境与逆境之中、辩证地看待顺逆境、在顺境中奋勇前进、把逆境当作动力。要获得幸福,就必须立足现实改变环境、树立崇高的理想、以现实作基础、脚踏实地,苦尽甘来。

幸福是个体的感受,一般不受他人间接评判的影响,他人的认可与否不能作为幸福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幸福的重要基础。有时不幸福是心里有许多的不满意,一个人心里有怨恨,就不能得到幸福;心里有不满也不能得到幸福;人不自由、身心不自在也不能得到幸福;人没有兴趣所在不叫幸福;身不由己不是幸福;身体有残缺有时并不能说明不幸福,心理有缺陷才是真正的不幸福。

人的经济基础、社会地位、常识阅历、胸怀抱负各异,对幸福的理解和对幸福生活欲求的标准也迥乎不同。这其中,对幸福生活标准的提升,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而对幸福的态度,则折射的是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

幸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有关幸福实现的主体条件或能力。狭义的幸福能力,主要是指主体必须具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品味人生意义的价值性条件。主体要具有的幸福能力至少有三个方面:主体必须有一个合乎人本质的人生目的;主体必须有一种走向最终目标的创造性活动;主体的合目的的创造性活动本身必须合乎人之为人的道德法则。

关于道德与幸福。我们认为,一方面,道德不等于幸福。现实中,虽然往往有德性的人不仅俗福不得,有的甚至还有雅福的损失。而道德败坏者却屡屡生活得十分惬意。同时更没有一个德行与幸福关系上正相关的量的比例。理论上,道德和幸福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

另一方面,道德对于幸福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道德是使人获得幸福的源泉:“德”“得”相通、合一,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精髓。表现在个体的现实生活中,便是“德”“福”一致。道德是个体认识把握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方法:道德是个体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道德为个体克制欲望提供理性控制;道德为个体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幸福不是一时的快乐,而是对人生意义的真正理解和体验,是任何物质上的享受不能代替的。因此,追求幸福必须追求道德。

有学者提出欲、才、力、命、德是幸福实现的充足且必要的五要素。欲是幸福实现的动力要素、负相关要素:有欲望,才可能有幸福,但欲望越大,幸福越难实现;才、力、命、德是幸福实现的非动力要素、正相关要素:才越高、力越大、命越好、德越优,幸福越容易实现;只有欲与才、力、命、德相一致,幸福才能完美实现。[8]

国内有学者提出幸福的四个规律,即体验律,幸福越低级,其体验越强烈而短暂。价值率,幸福越高级,价值越大。实现率,幸福的实现与欲望成反比而与天资、努力、机遇、品德成正比。福德率,一个人就其行为总和来说,越有德就越有福。[9]

四、 你幸福吗:幸福感及其因素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因此,对主观幸福感的深入研究是了解个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依据,也是调节个人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外学者关于主观幸福感提出了多种理论。目标理论认为SWB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活动理论认为SWB产生于活动本身而非活动目标的达成。从上到下的理论认为人们具有以积极方式体验生活的性格倾向,即有快乐的素质。从下到上的理论则认为幸福等于各个快乐事件的简单相加。判断理论认为SWB产生于现实条件与某些标准的比较,现实条件高于标准时,SWB提高,反之,SWB则降低。动力平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套平衡的生活事件水平和平衡的SWB水平,当生活事件处于平衡水平时,SWB不变,一旦生活事件偏离正常水平,如变好或变坏时,主观幸福感会随之升高或降低。期望值理论认为个人在进行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时总是与一定的标准相对比,其实这一标准就是个人的期望目标,若目标实现了,则主观幸福感的值高,反之则值低;同时,过高的期望值对个人生活的满意度是不利的。适应和应对理论的理论假设是:适应或习惯化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总是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持对自己生活的相对满意度;给普通生活事件予以积极意义、对事件进行积极评价、问题焦点式应对以及寻求帮助等有效的应对策略的人,其主观幸福感水平高。[10]

中西研究指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很多。主观因素包括个体的人格特质、价值观念,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取向等与认知有关的因素,客观因素包括个体的实际生活和工作环境、自身健康情况、个人和家庭经济收入等。

研究显示,外向与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感有关,与负性情感无关,因而提高SWB;神经质则与消极情感有稳定的相关,从而降低SWB。自尊心、控制源倾向、自我概念等都影响SWB。一般认为,高自尊、内控倾向、自我较和谐、内部冲突较少的人,其SWB较高。人格与幸福感的关系是:乐观、自尊和外向的性格是幸福者拥有的个性特征。[11]

很多研究发现收入与SWB呈正相关。如,富裕国家的人民比贫穷国家的人民更幸福;在同一国家,富人比穷人更幸福。原因在于,较高的收入会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更高的权利和地位,伴随更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SWB较高。另有研究表明收入与SWB无关。也有研究发现,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经济的影响就很小了。

健康是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自我评价的健康状况比客观的健康状况对SWB的影响更大。健康的作用机理,不只在于人们对躯体状况的感知,更主要的是这种健康状况允许他们做什么事情。对老年人来说,健康对SWB的影响尤为重要。

价值观和文化模式(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对幸福感有影响。个人主义的文化,强调个人的内在感觉和思想,个人相对地拥有更多的自由。在注重集体主义的文化里,更强调群体(通常是家庭和朋友)内部与外部明显的区别。个人主义者在其判断生活满意的时候倾向于个人情绪的经验;集体主义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婚姻与幸福感有着积极的联系。婚姻具有一些有益的作用,比如减缓生活压力,得到情感与经济支持,从而产生幸福感。婚姻关系是维系心理健康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婚姻质量不良、家庭不和睦必然会对个体产生不良影响。很多心理学家将不良的家庭气氛视为一种持续性应激性的生活事件。

性别与幸福感。国外有人认为,男性的幸福感水平要高于女性,这是由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暴露自己的负面情绪,从而使她们在主观幸福感的自我评价上更低。也有人从社会化方面加以理解,认为女性很早就被灌输不如男性的观念,养成较强的依赖倾向,导致女性自我评价偏低,出现较明显的抑郁表征。但国内外的实证研究并没有给这些观点提供支持,而是得出了不同观点:男性的幸福感高于女性;女性幸福感高于男性;幸福感无性别差异。

目标与幸福感。目标调节模型的基本假设是: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人的幸福感,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当人们趋近并达到目标则产生快乐,反之,目标偏离或失败则导致痛苦。

人际关系与幸福感。科恩和维尔斯(Cohen & Wills,1985)提出了人际关系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两种模型:主效应模型和缓冲器模型。前者认为,人际关系对维持一般状态下的良好情绪具有重要作用,不论个体是否处于应激状态,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会增加主观幸福感;后一种模型则认为,人际关系可以保护应激状态下的个体,它作为社会心理刺激的缓冲器因素间接地发生作用。鲁克等(Rook,1984)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可提高幸福感。人际关系在幸福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畅.关于道德与幸福问题的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3).

[2]孙英.幸福是什么[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3).

[3]孙英.论幸福本性[J].思想战线,2002,(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王健.论人生观的历史类型及其对幸福的理解——兼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J].道德与文明,1997,(2).

[7]邱吉.论社会主义幸福观[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8]孙英.幸福的实现[J].学习与探索,2003,(3).

[9]孙英.幸福规律论[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10]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3).

[11]Diener E.Eunkook M S.Richard E et al. 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Psychology Bulletin, 1999,125(2).

责任编辑 刘凤刚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幸福快乐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