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可寻租下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问题探讨

2009-04-29江雪梅李凤旺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5期

江雪梅 李凤旺

主持人言: 大学扩招后,高教模式开始从传统的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向转化。与大学收费制度相伴随的招生制度,使金钱有机会参与对高等教育机会的争夺。高等教育能否在有金钱参与的情况下还保持住自己的公平、公正特质,成为高教在发展中必须正视的严峻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形成机制,江雪梅、李凤旺在《教育可寻租下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问题探讨》文章中对此进行了清晰的展示。然而,展示并不等于解决问题,与此相关的许多问题尚待研究,期望对此问题有兴趣的学人参与讨论,以促进该问题研究的深入。

(特约主持人 王长乐)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否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衡量公民是否有机会实现社会地位升迁的重要因素。但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有限的稀缺资源,如何有效地分配关系着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研究内容。本文认为,在精英型高等教育模式向大众型高等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教育的可寻租性导致了有差别的机会平等的丧失,也可能导致共享平等机会的降低。

关键词: 教育可寻租; 精英型模式; 大众型模式; 机会平等

中图分类号: G649.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09)05-0023-03

教育寻租是指为了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通过有别于公开方式的手段取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行为。这里的公开方式,指的是当前高等教育选拔采用的基于学生学业水平的“能力”标准。

教育平等被认为是促进社会平等的有力工具,是教育民主的重要标志,能否接受高等教育更成为衡量公民是否享受平等教育权利的重要指标。

一、对教育机会平等的理解

对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理解,众多学者、机构有各自的看法。但大致可以将机会平等分为“共享的机会平等”和“有差别的机会平等”。共享的机会平等是指从总体上讲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具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的机会;而有差别的机会平等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不可能完全相等,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共享的机会平等的条件是社会机会充足,社会提供无限多的机会,机会可以不加限制的分给人。现在各国的普及义务教育就是共享的机会,每个适龄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当然要除开没能普及的特殊教育的对象和特殊儿童。有差别的机会平等的原因是机会的有限性,社会只能提供给部分成员以机会,而不能给社会所有成员提供同样的机会,这时社会就只能有差别的给社会成员提供机会。只有当机会有限的情况下,机会只能给予某些人,而不能给予所有人时人们才有机会平等的要求,所以讨论机会平等也主要是讨论在机会有限时,如何做到机会平等。就目前而言,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是一种有差别的机会平等,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10.5%。

二、基于能力的精英型教育模式

在高等教育机会有限的情况下,什么人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世界人权宣言》指出“高等教育应根据其能力完全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注:联合国大会1948年12月10日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第1款规定。)

。能力成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首要条件,这是一种基于能力标准的有差别的机会平等。在“能力面前人人平等”的客观标准下,激励更多的人发奋努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在学业成绩作为学生现有能力最重要的表现指标的情况下,用成绩高低来决定哪些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是有效率的,也是体现了在教育资源稀缺情况下的有差别的机会平等的。尽管也有学者提出,“能力”本身也与家庭出身有关,低收入家庭的子女的很多潜在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总体来说,以“能力”为指标也许不是一个好的制度,但是这是至今为止人类所能找到的最不坏的教育制度。

事实上,1982年以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确实贯彻了以“能力”为唯一指标的精英主义教育模式。只要学生有能力,学业优良,进入大学以后则享受免费教育,并辅以国家助学金。如果能力不行,即使有再多的金钱,也不能进入高等学府。换句话说,当时用金钱替代成绩的教育寻租行为将面临道德的严厉谴责和法规的严密限制。精英模式有效地保证了有能力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由于对寻租行为的有效遏制,在当时以及其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群的代名词,社会通过大学文凭可以轻易地识别对方的能力和知识。

三、教育可寻租下的大众型教育模式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各国都把教育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都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不仅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加。既然以能力为指标挑选人才经常受到“共享的机会不平等”的指责,存在种种弊端,教育模式从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转变是大势所趋。据统计,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108.4万人,研究生招生人数5.75万人,报考人数达到27.4万人,录取比例为4.8∶1。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大幅度实行高校扩招,整个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更是空前扩大,普通高校招生376.76万人,研究生招生人数12.85万人,录取比例为3.9∶1。到2001年,全国高等院校在校生达到1 214.38万人,其中本专科生1 175.05万人,硕士研究生30.74万人,博士研究生8.59万人。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别达570万人和42.2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大学生达1 738.8万人,研究生110.5万人,在校人数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已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3]。在2009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会议上,确定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招生计划安排629万人[4]。

从精英型教育模式走向大众型教育模式,最公平的做法是降低能力选拔的标准进行扩招,但继续保持以能力为唯一选拔标准,这就能保持教育模式的有差别的机会平等。但我国目前教育资源有限的现状决定了扩招后出现“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对教育的投入从原来一元化的国家财政拨款转向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这种转变使教育寻租行为难以像从前一样被严格限制。因此,大众化的教育模式实质上改变了“能力”选拔标准的唯一性有些情况下,只要有财力,不需要符合普通的能力标准也能接受高等教育。

四、教育可寻租下教育模式的“不平等”

大众型教育模式使更多的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这种模式由于事实上改变了“能力”选拔标准的唯一性,也丧失了最初的高等教育平等意义。

一方面,大众型高等教育在试图实现 “共享的机会平等”的同时,使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各国政府即面临教育经费紧张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平均分配到所有学生身上,“为大量平庸的学生支付经费,让他们汇入高等教育的通货,只能导致高等教育的贬值”[5]。在大学降低门槛的情况下,如果大学的课程仍坚持自己的学术标准而不考虑学生学习课程的能力,那么大多数才智平庸的学生只能因无法适应课程的难度而成为学业的失败者,反之,如果高等教育降格以求,让课程适应大多数学生,许多人禁不住会问:我们接受的还是高等教育吗?“大学”的标签是否面临贬值的危险?此时,为实现“共享的机会平等”所作的努力,恰恰又导致了新的不公正——一些才能出众的学生充分发展其潜能的机会被剥夺了,成为“共享的机会平等”主义或者“平均主义”的牺牲品[6]。

另一方面,当前向大众型高等教育模式转变过程中,众多民办高校的建立以及国家在公立高校内扩招后推行的国家-个人共同负担教育费用的制度,不仅使得以能力为指标的“有差别的机会平等”的丧失,也可能导致“共享的机会平等”降低。

由于教育寻租行为不再受到约束,金钱一定程度可以替代能力标准。这种替代则造成了“文凭热”和“文凭高消费”[7]。大学文凭也因之不再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代名词,因为没有能力的人也可以通过花费部分金钱“代替”分数,取得大学文凭;而真正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则可能因为费用的制约而不能获得高等教育。这样,大众型高等教育模式在使得更多的人获得高等教育的同时,使基于能力的“有差别的机会平等”部分地向基于金钱的“有差别的机会平等”转变;使基于能力的“共享的机会不平等”部分向基于金钱的“共享的机会不平等”转变。单纯从能力角度而言,大众型高等教育模式使原来意义上的“有差别机会平等”丧失,也可能导致了“共享的机会平等”降低。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模式转化,因为高等教育的普及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而在于转化的时机和步伐。要正视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国家财政能力有限的基本国情,重新审视教育大众化、高校扩招的步伐,使高等教育的普及速度与教育师资力量的自然增长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育市场的供需矛盾,缓解大众的教育寻租冲动,还高等教育一个真正的共享机会平等。

参考文献

[1]贺永平.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平等问题的研究[J].宜宾学院院报,2003(3):110-112.

[2]叶建亮,金祥荣.教育信号可寻租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甄别——兼对“文凭热”和“文凭高消费”的一种解释[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4(1):43-44.

[3]轶 名.我国普通高校在校人数世界第一[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8(1):35-36.

[4]招生考试网信息[EB/OL].[2009-04-17].http:∥www.fjzsksw.com/gaokao/ZONGHE/224749.

[5]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段云华.高等教育:通向平等的坦途?[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3):79-81.

[7]叶建亮,金祥荣.教育信号可寻租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甄别——兼对“文凭热”和“文凭高消费”的一种解释[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4(1):51-52.

(责任编辑 东 彦)

A Study of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a Rent-Seeking Situation

JIANG Xue-mei, LI Feng-wa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Abstract: Receiving hig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rise of ones social position and being a kind of scarce resource, it should be distributed efficiently and fairly. However, we find that,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education to popular education,rent-seeking in education may lead to the loss of differentiated 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and reduction of equal opportunity shared among all.

Key words: rent-seeking in education; elite education mode; popular education mod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