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思想视野下的公路建设思考

2009-04-29田少波邱观建

理论月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田少波 邱观建 赵 经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崇高的社会理想。“和谐公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以及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重大的战略意义。结合公路发展现状,对“和谐公路”的内容和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力图把握“和谐公路”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和谐公路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7-0118-04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1]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面对着公路交通发展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加强“和谐公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 和谐思想与“和谐公路”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崇高的社会理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产生过许多关于和谐的思想。如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倡导人与人的和谐;墨子提出“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等。[4]

在西方文化中,“和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辩证法范畴。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明确地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他认为“和谐”是一种极致的美,产生万物的数之间有一种关系和比例,因此,万事万物都是和谐的。他把“和谐”理论运用于考察社会现象,认为美德等都是和谐的,“美德乃是一种和谐”。[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则主张一种“对立和谐观”,认为和谐即对立面的统一,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认为“对立造成和谐”。[6]法国哲学家奥古斯都·孔德明确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以“和谐”、“秩序”和“进步”为特征的社会。[7]

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对未来的和谐社会作过大量的描述。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取代。[8]1842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是以“新和谐”命名的。[9]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明确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10]

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描绘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它的提出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报告提出并多次使用“和谐”一词。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1]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这个决定为标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理念走向了制度,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日臻成熟和完善。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经验的发展与升华。因此,深入贯彻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对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是由若干个和谐发展的行业和社会群体所构成,而和谐的公路行业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的发展是与人民生活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公路交通是支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沟通城乡、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产业,也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它面向国民经济所有部门,贯穿于社会生产、流通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今天,公路交通行业发展既取得了很大的建设成就,又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公路文化研究的专家以及从事公路建设实践的部门倡导新时期公路交通行业建设“和谐公路”的任务,但囿于研究时间起步较晚,其著述并不丰。

“和谐公路”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的是公路行业广大干部职工之间、公路行业干部职工与社会成员之间、公路交通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公路交通与自然之间和睦相处、协调相处的一种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所谓“和谐公路”,是指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公路交通,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公路运输需求得到满足的公路交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公路运输服务感到满意的公路交通。具体地说,“和谐公路”应是基础设施条件好、综合服务功能强、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公路;是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各层次路网联网配套、出行方便的公路;是内在质量优、外观形象美、实现整体效果的公路;是让老百姓走得舒适、走得安全、走得快捷的公路;是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好效果的公路,是尊重环境、对环境进行最好保护的公路;是以人为本、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公路。

二、 建设“和谐公路”的重要意义

1. 建设“和谐公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是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方针,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当前,我国既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又处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较大、面临困难和挑战较多的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对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日益增大的资源环境压力,面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全社会各个行业都必须更加自觉地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重视节能环保,努力关注民生,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公路行业也是如此,要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公路”。构建“和谐公路”,是公路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公路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公路交通事业与千家万户息息相连,与各行各业息息相关,公路事业的和谐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只有走和谐发展之路,公路事业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经济、社会效益,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公路行业才能有效地避免短期行为和粗放管理等不协调行为,才能推动公路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前,公路行业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公路行业管理的新思路、新方式,不断提升公路市场竞争的层次和高度,才能使公路事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构建“和谐公路”是公路行业把握机遇与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公路交通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战略性行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公路交通行业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中央已经把优先发展服务业作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方面,而公路交通作为服务业中优先发展的领域,将在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中央把努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地区发展不协调作为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任务,使公路交通在沟通区域和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将会更加凸显。三是中央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发达国家已经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服务业,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这就要求需要发展国内便捷的公路交通服务业,而且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连接全球服务系统的运输网络。

构建“和谐公路”,是公路行业把握重大发展机遇、建设和谐行业的必由之路。当前,公路行业要牢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历史机遇,切实推进公路交通建设,着力构建“和谐公路”,这是促使公路交通继续成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提高公路行业的服务能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公路行业构建“和谐公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路运输的新需求,实现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要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变化,发挥好公路运输的先导和支撑作用,提高公路行业公共服务水平;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把增强行业创新能力作为公路发展的核心,加快建设创新型公路行业;适应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发展的新路子,把节约土地、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公路行业又好又快发展;适应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新任务,增强公路运输的服务能力,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服务领域;适应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新趋势,强化公路交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和骨干作用,促进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只有建设和谐发展的公路行业,才能有效带动其他行业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3. 构建“和谐公路”是公路行业迎接严峻挑战的现实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差距,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交通运输是“吃住行”中的重要一环,是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构建“和谐公路”,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公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在日常生活中,“行”与社会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衣、食、住、行”四大要素中占据重要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行”更具有“先导作用”。公路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交通设施之一(特别是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和谐社会”主旋律中一个重要“音符”。近年来,公路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公路运输保障能力得到新提高,公路总量持续增长。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新阶段公路交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但规模总量仍显不足,交通结构不尽合理;二是公路交通运输快速发展,但部分领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资源消耗多,质量效益有待提高,与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要求有差距;三是公路行业具备一定的发展实力,但创新能力仍显不足,核心竞争力仍需提升;四是公路行业管理初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但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公路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体制机制性障碍仍需进一步消除。[12]这些问题表明,公路交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非常突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构建“和谐公路”迫在眉睫。因此,构建“和谐公路”必须成为公路行业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三、 “和谐公路”构建的对策思考

在发展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面前,公路行业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积极铸就“质量公路”、“责任公路”、“平安公路”、“环保公路”、“节约型公路”、“公平公路”、“文化公路”,才能更好地铸就“和谐公路”,积极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1. 规范管理,全面构建“质量公路”。质量是公路的核心、公路的生命,是公路行业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一条生命线,必须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执法、服务等各个方面,深入地融入“精品”理念和“精细管理”理念,全面加强公路质量管理,提高各项工作质量水平,努力构建“质量公路”,为社会提供群众满意的公路。要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做到以制度管理,按规范办事,依程序操作,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要提高公路发展科技含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努力提高公路建设与养护机械化、专业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体系,促进农村公路健康发展;要在“巩固、提高、质量、效益”上做文章,转变增长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2. 服务社会,积极构建“责任公路”。公路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服务的,关系国计民生,责任重大。实践证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公路交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公路事业迅猛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农村公路建设,是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但公路交通的发展总体上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许多地方的公路“瓶颈”制约还没有完全消除,公路发展的实际可能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公路发展任务还相当艰巨。面对压力,公路行业必须始终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努力克服困难,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通过发展不断解决公路供需矛盾,解决公路发展“瓶颈”制约,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路交通服务,做一个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行业。

3. 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平安公路”。公路发展必须始终以安全作保障,以安全为目标,努力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公路交通服务,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公路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减少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抓好“安保工程”建设。要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一要求,早日完成危险路段整治任务;要加大危桥整治力度,建立桥梁养护管理机制,加大对桥梁的养护及危桥的检测及整治力度,加强危桥动态管理,建立危桥数据库;要加强公路系统内部各项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强化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确保公路有一个安全的内外发展环境;要做好各项安全信息服务。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强社会尤其是司乘人员的安全意识,普及公路安全知识,让人人都来关心公路安全,共同维护公路安全,共享“平安公路”成果。

4. 尊重环境,不断构建“环保公路”。公路与环境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公路本身。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公路快速发展期,资金压力、土地压力、环境压力将更加突出,保护环境、实现公路与环境和谐共处,是确保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要加强研究在公路发展中,如何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目标,如何从制度上、机制上实现对环境的最大保护。要不断强化公路干部职工的环保意识,增强其尊重环境、维护环境的自觉性,将环境作为公路的一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公路与环境相互依存、协调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从源头抓起,更新设计理念,优化工程设计,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方案,尽量避免大填大挖和开山劈路,同时工程完工后,要及时地恢复,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建设理念;要注重内在质量与外观形象的完美统一,建设生态路、环保路、美观路。

5. 珍惜资源,全力构建“节约型公路”。要建立节约型公路经济发展体系,减少各种资源消耗,走资源节约型的路子,坚决禁止资源掠夺型发展。在路网建设中,要继续贯彻落实好“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根据公路发展实际需要,科学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切忌“贪大求洋”,过度超前和盲目攀比;要建立节约型公路消费体系,努力降低各项管理成本,减少各种非生产性开支,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等小事做起,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反对铺张浪费。

6. 注重效率,坚持构建“公平公路”。要加大公路行业改革力度,加快培育公路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施工养护企业,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公路市场运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组建公路施工养护企业,积极参与公路市场竞争,为各类公路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要坚持依法治路,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人员文明执法水平,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意识,努力探索新时期公路执法新机制;要完善机制,加大调控力度,帮助落后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的公路发展,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制定相应的帮扶政策,为贫困地区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公路行业公平发展;既要坚持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实现公路事业和公路职工的长远利益,又要妥善正确地处理好改革中各种利益关系,关心下岗分流职工,努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建立健全公路保障体系,让更多的职工都能从公路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享受到发展成果。

7. 弘扬文明,深入构建“文化公路”。要建设丰富多彩的公路文化,凝聚行业力量,塑造行业精神,培养一批各类先进典型,营造融洽和谐和健康向上的行业发展氛围,为公路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智力保障。强化各项文明创建工作,努力提升行业文明程度,将各级公路管理机关建设成务实高效、廉政奉献的管理机构;将收费站、公路渡口、公路管理站建设成文明服务的“示范窗口”;要主动处理好行业与社会的关系,积极为社会提供高效快捷安全的公路基础设施服务,争取社会对公路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处理好行业内部各种关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努力建设和谐融洽、团结向上的公路内外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老子.25章.

[3]论语·卫灵公.十五.

[4]谭家健.墨子研究[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

[5][6]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

[7]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修订本(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8]傅立叶选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9]欧文选集(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6-27.

[12]李盛霖.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提高交通“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N].中国交通报,2008-1-7.

责任编辑梅瑞祥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论“尚中贵和”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