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预算管理的内涵、作用及其应用
2009-04-27周树长
周树长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企业预算管理的产生及其基本内涵,分析指出了企业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在研究企业预算基本内容及其应用程序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企业推行预算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措施。目前,我国企业受到现行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完善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发挥预算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仍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预算管理;基本内涵;管理程序;应对措施
企业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和推广。当前,国务院国资委正在大力提倡在中央所属的大型企业集团内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而理论界却出现了另外一些声音,有的学者认为预算管理过时,说许多国外先进企业已开始采用平衡计分卡等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甚至说要采取一种超预算管理方法等等。作为一名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我与他们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体会。
一、预算管理的基本内涵
预算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社会的必然产物。在西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生产的专业化以及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生产协助程度越来越高,原有集权、单一的家族式管理方法已渐渐不能适应企业实际经营活动的需要,一方面,企业高层领导对各级单位的管理越来越不方便,事必亲躬已不可能;另一方面,各级单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外部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层管理人员需要有更大的自主决策权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的要求,于是,企业管理的分权模式应用而生。分权模式的产生,明确了各分权单位的权责,提高了各分权单位的积极性,既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便于企业从基层选拨和培训高级管理人才。但是,纯粹的分权管理制又有它不可克服的缺陷。
一是造成各分权单位片面追求本身利益最大化,忽视了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不愿意承担有益于企业整体的任务。
二是各分权单位之间相互供应产品及劳务时,容易发生扯皮,增加企业内耗。
三是不利于信息的上传下达,容易产生不真实的信息报告,引起总公司决策失误。
四是各分权单位各自为政,容易产生腐败等违法违纪事件,造成企业声誉受损和财产损失。那么,如何才能在企业分权管理中扬长避短,达到最佳效果呢?于是预算管理应运而生,这已为国内外许多成功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实践所证实。早在1980年4月,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第一次欧洲专家会议曾经呼吁,“为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上能够使企业生存下去并繁荣起来,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就是应用和推广管理会计。”
国际惯例上认为,预算就是以具体的数量和表格的形式反映在一定时期内使得某单位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得到最佳配合和使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计划。按照预算编制主体的不同,可以将预算分为行政预算和企业预算。企业的预算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将预算作为一种手段运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之中,通过划分企业各单位、各部门的管理权限,正确处理企业内部的权、责、利关系,并辅以一定的管理规程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以达到明确工作目标、协调部门关系、控制日常活动、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和收益分配制度,从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目的的而形成的一种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方法。
二、预算管理的主要作用
从预算管理的产生过程和基本内涵来看,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企业计划期的经营目标。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将面临越来越多的不明确性,这种不确定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扩大,并影响到企业经营目标的明确性。推行预算管理,发挥预算的计划性功能,用全面预算来体现企业计划期的总体经营目标,并通过预算的编报和审批,使企业各级领导对企业计划期要进行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有利于企业各单位、各部门工作的协调、统一。预算管理的一大优势在于通过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可以使企业各部门的经营活动相互沟通、协调。例如,对于一个集团公司而言,通过预算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编报程序,管理信息可以在集团总公司和各层次企业之间交流、传递;通过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不断的协调、统筹,有助于贯彻各责任单位经济目标服从集团总体目标的原则,从而最终实现集团的总体目标;通过各部门预算的综合协调,有助于集团统筹使用资金,避免出现各分公司、子公司在代销等方面各自为战的局面,降低企业内耗等等。总之,推行预算管理,发挥预算管理的协调功能,能促进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的协作,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
三是有助于企业决策层对经营管理的控制,完善企业内控制度。预算管理,狭义上讲就是预算控制。就预算本身来说,虽然是对未来营运活动拟定的计划,但是这种计划一旦确定,就将成为今后工作的指南,并且可以作为一项尺度或标准,据以衡量工作成效。通过预算的执行及差异分析,能较快地反映出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或出现的问题,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妥善解决,弥补了由于旧的国家计划体制管理日益弱化、企业内部管理手段缺位造成的空白。预算管理的控制功能,对于管理层次较多、管理内容复杂的大型集团企业而言,意义更加重大。
四是有利于评价企业所属各单位业绩,调动基层单位积极性。通过编报预算,在计划期初明确企业各责任中心权、责,并在预算执行期满后,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并由相应的预算管理部门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据以作出对该预算单位的奖惩。预算的这种奖惩分明的考核评价功能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各单位、各部门完成预算的工作积极性。
此外,推行预算管理,还有利于激发职工上进心,培养协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准;有利于培养管理人员的利润意识、成本意识以及充分利用资产的意识,培养预先研究问题、在决策前先进行审慎调查分析的良好习惯,从而有利于培养和选拔高级管理人员。
三、企业预算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程序
1.企业预算的基本内容
企业预算是规划计划期内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及其成果的一整套预计的财务报表和其它附表。按内容性质可分为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类。
业务预算是反映企业在计划期内日常发生的各种具有实质性的基本生产经营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单位生产成本预算、推销及管理费用预算等。
专门决策预算是企业为不经常发生的长期投资决策项目或一次性专门业务所编制的预算,主要包括资本性支出预算及一次性专门业务预算(如筹资预算、投资预算、股利发放(利润分配)预算、所得税预算等)。
财务预算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损益表、预计财务状况变动表。
企业财务预算是各种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价值量上的总括反映,是各项经营业务和专门决策的整体计划。因此,财务预算与各项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之间有着总分的关系,即财务预算为总预算,各种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为分预算。
2.企业预算管理的基本程序
企业预算管理的基本程序,一般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与控制、预算执行的考核评价。
企业各类预算的编制过程,由相应部门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组织进行,并报具有相应权限的预算管理机构审批,最终形成综合平衡后的企业全面预算。
在预算的执行与控制过程中,经过综合平衡后的企业全面预算首先要分解到各责任中心,形成责任预算,再由各责任中心具体负责组织责任预算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发生较大偏差的,可以调整预算,但须报经有关预算管理机构审批后方可执行。
预算执行的考核与评价在各类预算在执行期满后组织开展,首先由各类责任中心编制预算执行结果报告,对执行结果差异进行分析,然后再由相应的预算管理部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并予以奖惩。
企业预算的基本管理程序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四、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目前,预算管理虽然在我国的发展也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由于受到政府、企业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层等各个方面错综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应用仍不广泛,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实践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企业,其对企业生产发展的积极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预算管理机构不健全,预算管理人员不到位,职责权限不明确,内部协调不顺畅;二是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但缺乏有效激励约束,制度流于形式,未得到有效执行;三是预算工作组织效率不高,企业全员预算参与意识不强,财务预算编制仅仅依靠财务部门的力量,没有做好计划、生产、销售、投资等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导致财务预算不能切实发挥作用;四是预算管理工作仍停留在财务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管理阶段,财务预算与经营业务不匹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展缓慢。五是没有建立有效的预算执行分析质询机制,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不够。
那么,如何才能积极有效地推行企业预算管理呢?
首先,要明确(或设置)具体的预算管理和执行部门。为了使企业预算管理有效进行,首先应明确参与预算管理的部门,这些部门一般包括董事会、预算委员会、财务部门及其他各预算管理部门(如供应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
其次,要划分实行预算管理的责任中心。企业预算管理必须与责任中心制度有机融合,即把综合平衡后的企业全面预算分解到各级责任中心,使责任中心在明确的权责范围内有效地控制预算的执行,因此责任中心的划分是企业推行预算的重要一环。
第三,要设计切实可行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预算制度体系是企业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它应包括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指导思想、预算单位(责任中心)的划分、预算管理部门的设置、预算管理(预算的编报、执行控制和评价考核)程序、预算报表系统及其编制说明等。预算制度体系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和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并遵循系统性、灵活性以及决策集权与经营分权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
预算管理部门和责任中心与预算制度及报表体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管理部门和责任中心的确定应以预算制度为指导,制度体系的设计应以前者为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完善和发展的。
最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是最重要的,前三个条件一般企业都是可以作到的,但真正能够切实贯彻落实的企业并不多。不管是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还是制度体系,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纸面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再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也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张长胜编著:《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03月出版.
[2](美)拉利(Lalli,W.R.)著,王斌等译:《预算管理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01月出版.
[3]王斌著:《公司预算管理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4](英)亚克森著庄佩君译:《预算与管理报表最佳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05月出版.
[5]周首华杨济华编著:《现代西方财务管理》,北京出版社1992年03月出版.
[6]弘恢超英编著:《企业经营规划与年度预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01月出版.
[7]高晨著:《企业预算管理----以战略为导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0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