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羌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2009-04-27王大悟
王大悟
摘要:本文对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业灾后重建进行研究,阐述了对羌族文化保护的科学认识。本文剖析了羌文化的基因与根本载体羌人自身,提出了保护羌文化的挖掘、提炼、交流、传承四原则。从灾后的实际出发,本文建议将中国羌族民间艺术团作为最具价值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
关键词:羌文化;保护;旅游产品
5·12地震之后,北川作为中国唯一的羌文化保存区域的抢救和保护受到了全国的高度关注,呼吁不断,建议甚多,但如何真正有效地在历史长河中把羌文化保留下来,这既需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更期待实践中的成功。笔者作为北川灾后重建旅游产业规划组组长,谈一些观点。
一、对羌文化保护的认识
在媒体对5·12特大地震报道中,羌文化遭受的严重损失放在了显著的位置:羌文化研究专家正在开会全部罹难,大量羌族建筑被摧毁,珍贵的羌文化资料被埋压……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羌文化物质形态确实遭到了破坏,蒙受了损失。但是这些被破坏和损失的决不是羌文化的本质。我们必须从羌文化的本源——30万羌族人民身上去研究保护羌文化的课题。在此,有必要明确当前保护羌文化的几个认识。
认识之一:地震震不垮、也毁灭不了羌文化。因楼宇倒塌而死去了“禹风诗社”从事羌文化研究人员,令我们痛惜。但关键的是,羌文化要靠30万羌族人民共同来传承,有羌人在,羌文化就不会毁灭。
同样,已永埋地下的文献资料虽然是一种损失,但实际上,按国家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运作,许多珍贵和重要的羌族文物早就移入绵阳和四川省级博物馆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羌族人民还要世世代代生活下来,就会重头开始抢救、留存和挖掘羌族文化。人在文化在,这是人类拥有的认识。
认识之二:有形的物质存在并不是羌文化的本质。羌族有很多很多物质、非物质的遗产需要保护。羌族的古建筑中最重要的就是羌寨的碉楼,寨子建筑形制很特殊,原来的选址都是依山傍水,按照山体高低层次来建造。有的碉楼,几十米,都是笔直的,没有测绘装置就造出了这样的建筑。这次地震,许多羌族居民世代居住的碉楼、寨子受到严重损坏,甚至彻底倒塌,这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损失。但碉楼、村寨、祭祀场所和纪念馆完全可以重建,黄鹤楼、滕王阁都是重建的。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对地震灾区捐出资金,因此,恢复视觉上的羌族建筑是没有问题的,三、五年后,一个更加凸现羌族风情的靓丽北川定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认识之三:只用资金是无法强制保护羌文化的。对文化的保护,传统上的重要做法之一是各级政府划拨资金,这当然很必要,但又是很不够的,尤其是对羌民族这样一个在中华民族中只占万分之二比例的少数民族而言。
中国已进入小康社会和现代文明社会,这也是羌族人民的理想追求。如果纯粹只是用补贴生活费的办法来要求羌族保护农耕文明的特色,那是杯水车薪、力不从心的。在村寨的调查中,羌民基本都表示,如果外面能赚到更多的钱就出去干活,不会因文化保护而苦守穷困;但是如果保护羌文化能创造更好的生活,他们还是愿意留在本乡本土。震前五龙寨通过旅游展示羌文化成为北川县收人最高的地区之一,寨民安居乐业,就是一个例证。
认识之四:羌文化不是靠供养几位羌民样板所能传承的。完全原著羌民是生活在深山村寨之中的,其生活环境基本是农耕文化,他们只是保持了相当原始的习俗,但他们自身并没有对羌文化的研究。他们可以传续生命,但无法传承文化。一旦上一代逝去,作为“活样本”的羌文化也就断根了。
笔者调研发现,年轻一代对羌文化的感情有所淡化。譬如端公,这是羌文化中的关键人物。但不少年轻羌民受了现代教育认为:“我们不信神弄鬼,不迷信。”因此,随着时代的演进,依靠老一辈羌民保护羌文化的做法面临严重挑战。
二、羌文化的基因在哪里
笔者访问的羌人中有两位是不能不专门提出的:一位是羌族老人赵兴武,北川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原主任,他年轻时就研究大禹文化和羌族文化,穷毕生精力,孜孜不倦;另一位是羌族汉子杨华武,震前是五龙寨羌文化领军人物,劫后余生,他又组建了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短短几个月,这支演出队伍已遐迩闻名。用杨华武的话说:“我是羌文化的痴情汉,保护羌文化至死不渝。”
这两个人,一位是羌文化研究者,一位是展现羌文化的实践者,他生在山沟沟,住在落后地区,然而作者在与他们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却被他们对羌文化保护的深刻理解、对现代文明高屋建瓴的视野以及对文化包容的智慧和激情所感动。
文化的根本载体是人,文化的传承也靠人,所以从本质上讲,保护羌文化就是要有一批有积极主动意识去传承羌文化的人。羌文化的根基在民间,羌文化的基因存在于羌民族生活之中。当代羌民的生命中有活力的羌文化的展示才是对羌文化最有效的保护。
三、保护羌文化的原则
温家宝总理说:“我们要保护好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的古老文化和文明。”如何落实好总理的这一指示,需要有现实的思路和积极主动的姿态,以保护为主脉把握住以下四个原则。
1、在挖掘中进行保护
由于北川在历史发展中成为羌汉杂糅区域,经过千年的迁徒、融合、同化,这里的汉化现象很明显。现有的羌文化更多散落于民间,而且羌族是一个山地民族,与山水有着深厚的渊源,因而需要挖掘、整理和研究。如青片乡是北川县羌族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地方,这里许多人都保留着羌族的生活习惯,会讲羌语的人也很多。因此需要组建专门的队伍,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挖掘。甚至有必要在羌族聚居地建立专门的羌文化保护区。
2、在提炼中进行保护
北川县城要在新址建造一座适合现代人居住和科技信息化的新城。羌族人民要走向小康,必然需要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和服务;同时为了经济发展,也必须有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产业。因此,羌文化不可能只是“原生态”地照搬和全部移植进来,而是要对羌文化符号和元素进行提炼,延续和强化羌族的文脉,建设成融合时代风貌的“禹羌新城”。
值得提出的是,迄今为止,羌族对大禹的定位始终是不够确切的,更多的是传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民间故事。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大禹不只是一个治水的“总工程师”,而是中华民族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的创建人、中国第一个建立朝代并有帝王纪年的正式皇帝,是华夏文明的缔造者。奴隶制社会是人类步入文明的标志,也是中华文明起步的标志,所以,把大禹定位于中国文明社会夏朝的第一位皇帝才是正确的。羌族传承了夏朝古风,保留下纯正大禹文化。当年大禹形象从禹穴村移升禹里乡,如今县城重建,应把大禹这位至尊的核心人物移升至新县城,从历史上的《石泉县志》为依据,树禹帝像,建禹帝牌坊,作为北川新县城的标志。
3、在交流中进行保护
在现代社会中,封闭性保护是死路。文化的活力在于交流,在于活动,在于传播。北川是羌族居住地,在文化发达的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市辖下,最有交流条件,也最能产生影响。以大禹为例。从学术角度讲,关于大禹生于西羌的具体地点虽然尚有争议,但由于北川的综合实力,对大禹的研究、对大禹的传播影响力就要强势得多。羌文化的交流决不止于大禹,从民间、从政府、从市场都应将羌文化进行提升和凝炼,进行社会各层面和多渠道的广泛交流。
将来的文化,必定是民族之间、中西方之间互相交流的文化,互相吸取对方的精华和长处。你喜欢“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但不能大家只唱一朵“茉莉花”。羌文化更需与各种主流文化交流,才能多姿多彩,千年绵延。交流是对羌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创造和谐中华文化之必须。
4、在传承中进行保护
羌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是羌民自身,只有羌族人民有强烈的传承羌文化的意识,保护才能落到实处。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北川羌族年轻人,在四川师大就读,他为自己是羌族而自豪,不管天多热,他都身着羌服,讲羌语,唱羌歌,跳羌舞。在他的血脉中流淌的就是羌文化的基因。他去银川,在广场上激情地跳起羌族舞蹈,轰动全市。当地报纸作为头条新闻报道:“羌族青年热舞银川”。从北川全县来讲,传承羌文化就是要有意识培育、激励更多这样热爱羌文化的年轻一代。这是羌文化传承的根本生命力所在。
四、旅游市场是保护羌文化的最佳平台
旅游就是文化交流,旅游市场就是进行文化交流的舞台,而要使具有浓郁农耕文明特色的羌文化进入现代社会,旅游产品是最能奏效的载体。
通过旅游业来保护羌文化有四个实实在在的好处:(1)使历史的、沉淀的、封闭的静态羌文化演绎成当代的、鲜活的、开放的动态羌文化,从而给羌文化注入生命活力。(2)通过羌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化,羌族人民的收入由此得到提高,这就会加强羌民保护羌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意识,通过保护羌文化而得益是长远和谐稳定之道。(3)以动态羌文化为前导,将能促进对羌文化的全面保护。(4)随着动态传播,羌文化必定会引起越来越大的反响,这将整体上提高北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进入国际旅游市场。
从震后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最具价值、最见影响力的羌文化动态旅游产品就是羌族民间艺术团。羌族的民居、饮食、服饰、歌舞、器乐、婚俗、节庆及宗教信仰都有鲜明的特色,其中民族歌舞和服饰是最有生命力最有价值的部分。如原始皮鼓舞、多声部合唱、瓦尔俄足、羌笛等,都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民间艺术团立足羌区,扎根民间,以挖掘、整理和展示羌族民间歌舞、服饰文化为已任,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人才,实现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在调研过程中,有这样一些记录:艺术团负责人杨华武,羌族,青片乡正河村党支书。全村年接待海内外游客8万人次;所组建的五龙寨民族歌舞表演队受到游客一致好评,五龙寨也称得上是北川培养羌族歌舞表演人员的摇篮。编导韩树康,羌族,对羌族民间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又经过专业培训,长期从事羌族民间歌舞的收集、整理和排演,是有深厚民族文化根基和舞蹈编导才能的难得人才。民俗顾问赵兴武,羌族,1997年版《北川县志》主编,长期热衷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歌舞团演员均来自羌区农村,熟悉并热爱本民族歌舞艺术,且有表演经验。主要节目以民间歌舞、器乐为主,辅以少量创作节目。现已排练有:(1)羌笛演奏,因吹奏时的鼓腮换气法很难掌握,现能演奏者已不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口弦演奏,口弦是羌族特色乐器,声音细小而柔美;(3)原始皮鼓舞,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原始多声部演唱,被誉为“天籁之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瓦尔俄足,羌寨端午节前后举行的民间歌舞活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铠甲舞,羌族民间戏娱性舞蹈;(7)尔玛泽嫫、沙朗姐、云朵上的纳啧啧、依娜麦达等舞蹈,是在羌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创作的节目;(8)独唱、合唱歌曲,内容为羌族民歌或以民歌为基础创作的歌曲;(9)羌族服饰展示。羌族民间艺术团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卓有成效地发挥了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因而保证这个艺术团队能够持续运行,就是一项保护民族文化的有力措施。
为保证民间艺术团能长远生存、健康发展,目前有三个急需解决的问题:(1)定名,上报中央,正式批建“中国羌族民间艺术团”,以章程的形式明确规定其宗旨。(2)定位,确定其性质为接受政府指导管理的民间演艺团体,避免由于政府大包大揽使艺术团失去生机和活力。(3)定补,政府每年给予一定资金补助,艺术团保证在挖掘、展示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作用,并为重大接待和庆典活动作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