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2009-04-27王庆书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4期
关键词:文具盒应用题数学知识

王庆书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应注重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有针对性地创设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存在于实际生活中,引起参与学习的需求,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在教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让学生模拟到商店买商品的情境,学生会兴致很高,并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立刻产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课始,老师随多媒体课件呈现购物情境直言:“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商店购物好不好?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商品,你们看,这里还搞促销呢。”学生很高兴地说:“真的呀,这个文具盒降价1/9呢,我们来算算,实际应该付多少钱?”教师顺势让学生先编成一道分数应用题,再计算。学生很快就编出应用题:“商店里的一个文具盒原价18元,促销降价1/9,现在一个文具盒多少钱?”“商店里现在一个文具盒18元,比原来降价1/9,原来一个文具盒多少钱?”这样运用生活情境创设出的应用题比只是文字呈现的应用题更生动、活泼、有趣。在例题教学完后的相应练习中,教师继续利用例题呈现的情境来强化新知的学习。编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书包原来50元,先降价1/5,再涨价1/5,现在的价钱和原来的价钱是一样吗?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应该是多少钱?”这道题无论是数量关系还是解答步骤都比例题复杂,难度也大了,但由于是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呈现的,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凸现了解题思路,便于学生正确分析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准确选择解答方法。这样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以生活实景的形式呈现,创设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关键是教师要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我们应该把学习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段春夏秋冬的自然风光片,优美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四季更替,周而复始的规律中,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认识。接着教师进一步启发:“像这样的事例,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然后放手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有的学生说:“每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第二天又从东方升起……周而复始。”有的学生说:“每年有十二个月,一月、二月……十二月,过了十二月又是一月、二月、三月……不断重复,无穷无尽。”“每个星期有七天,从星期一到星期日也是这样不断重复的。”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情境中,教师相机引入新知识的学习:“那么,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试算:1÷3=?70.7÷33=?”在计算和讨论中,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这样尽可能创设一些有趣且贴近生活的事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促进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各种现象,激起了他们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三、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教师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地观察、思考、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体验研究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老师就应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前后”时,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座位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再调换同学的位置,让学生再说一说。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又如,在教学“时、分、秒”时,由于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因此,我设计了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有数跳绳、拍皮球、晃扶拉圈等活动,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较好地建立时间概念。尔后,再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填一填时间单位:(1)小华每天睡9();(2)小红跳绳10下用了7();(3)小亮吃饭用了20();(4)小明跑50米用了12()等。这样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活动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

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应根据“课标”强调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利用生活素材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

普洱市宁洱县宁洱镇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曹文◇

猜你喜欢

文具盒应用题数学知识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我的文具盒
My Pencil—box我的文具盒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文具盒里的宝贝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