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学作品中的叙事隐喻

2009-04-27何清顺

电影文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隐喻

何清顺

[摘要]隐喻的本质是语言应用的非常规性。当文学作品在叙事方法上出现非常规性特征时,可以产生叙事隐喻。隐喻的识别依赖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相关背景知识和语境,叙事隐喻的识别则要透过直接表述,体味隐含的曲折意义。对叙事隐喻的解读应该考虑相关背景知识、作者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社会的态度等方面。

[关键词]隐喻;叙事隐喻,文学作品

一、引言

隐喻传统上一贯被认为是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格。当代语义学认为隐喻是语义选择限制和语义变异的结果。但语义学解释不了没有发生语义变异的隐喻意义。GriceTM从语用学的角度对隐喻做出了解释,认为隐喻意义的产生是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因此听话人要考虑其隐含意义。LevinsonTM则提出隐喻的使用和理解牵涉到语境因素。不管是从语义学角度解释还是从语用学角度解释,隐喻都可以看做是附属于语言之上的一种反常的语言运用现象。简言之,隐喻是一种非常规性的语言表述。按照这样一种观点,在文学作品的叙事方法上出现的非常规性的叙事形式可以称为叙事隐喻。

二、隐喻的识别

语言形式是意义的载体,当一个表述从字面上无法解释时,这个表述就是有缺陷的。这时,就要去寻找不同于语句意义的表述意义。对表述意义,即隐喻意义的识别首先在于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这是识别隐喻的第一个条件。例如:

例一:Tom is a fox,

例一无论是从语义学的角度还是从语用学的角度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解释。从语义学角度来说,这句话在字面上不可能是真的,因而是有缺陷的,其隐喻意义体现在Tom和fox的语义相似性上。从语用学角度来说,人们一般认为fox具备聪明和狡猾的典型性特征,即背景知识。如果信息的接受者没有这一背景知识,便无法理解例一中的隐含意义。这是识别隐喻的第二个条件。

例二:We were on the same boat,

语义学对例二中的隐喻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因为这一句话在字面上是没有缺陷的。对它的识别只能从语用学的角度,借助于具体的语境来实现。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这句话既可以表达其字面意义,也可以表达其隐喻意义。这是识别隐喻的第三个条件。

在文学作品中,文本内容体现在文本的叙述形式之中。叙事的本质是信息的单方向传递,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阅读的是作者的直接表述。但是,作品呈现在读者心目中的实际意义,并不一定是作者给定的原意。这时我们可以透过作者的直接表述,体味可能隐含的曲折意义。从这样的理论视角来审视凯瑟琳·安·波特的《魔法》,可以发现其叙事方法具有显著的隐喻性特征。《魔法》叙述的是一个厨师帮助残忍的老鸨实施了一种魔法,把被她逐出门的尼内特召唤了回来。故事描述了尼内特对老鸨的刻骨仇恨以及她离开妓院的决心。最终她离开了,并且是被逐出去的,这说明她从此获得了自由,再也不会与妓院有什么瓜葛。但为了老鸨的需要,她的懂魔法的厨师实施了一个魔法,把尼内特召唤了回来,并使其彻底地屈服于老鸨。从表面上看,作者是在叙述一种魔法的奇异力量,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隐喻的叙述,因为尼内特所屈服的不可能是所谓的魔法,而是反对她的社会力量。当她回到妓院时,“看上去非常虚弱,还是那身打扮”。在外面漂流了七天,她找不到生存之路,正如厨师的魔法所预言的那样,她只好“高高兴兴地回来了”。变异的叙事形式使读者不得不寻找其中包含的隐喻意义。因此,对叙事隐喻的识别是要透过直接表述,体味隐含的曲折意义。

三、叙事隐喻的解读

能识别叙事隐喻只是解读文学作品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解释这种现象的实质。对叙事隐喻的解读不但要考虑相关背景知识和具体环境,还要考虑施喻者本人的价值取向及其社会态度。隐喻的施喻者是隐喻及其意义构建的主体,其重要性不容漠视。在这里,作者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其实,无论是哪一类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融合了作者的价值取向。即使是历史也一样,纯粹客观的历史是不存在的,作为一种叙事策略的文学史仍然是一种不能走出主观虚构性的叙事文本。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文学作品为作者提供了更大的主观虚构的空间,作者的思想观念往往就体现在这种主观虚构之中。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指出,不论小说家怎样想做到客观、中立,他也无法不在小说中显示自己的情感态度……小说总是具有叙述性和评价色彩的,总是具有主观性的。杨绛也接受布斯的观点,认为作者不可能纯客观地反映现实,也不可能在作品里完全隐蔽自己。

当客观叙述与作者的主观态度发生冲突时,作者便把主观态度隐含在客观叙述之中,而采用隐喻的叙事手法。在《魔法》中,女佣向有权有势的雇主布兰查德夫人讲述尼内特的故事,目的是要施加魔法,抓住布兰查德夫人的注意力,隐喻性地向她发出警告。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叙述了格列佛周游四国的奇特经历。小人国国王比他的臣民只高出一个指甲,却狂妄地自命为顶天立地的宇宙统治者,官吏们也无需德才兼备,只要跳绳跳得高,就会得到高官厚禄;两个党派以鞋跟高低为区分标志;巫人岛上的科学家研究从黄瓜里面提取阳光、从粪便里面提取营养、把数学公式写在饼干上吃下去。这种荒诞的构思显然是非常规性的,必然包含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现象的揭露与批判。对这类隐喻的解读必须依赖作者本人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社会的态度。

叙事隐喻在中国历史小说中也有较成功的应用。《水浒传》第六十回讲述了晁盖率军攻打曾头市,半夜三更劫寨时被一枝刻有“史文恭”字样的毒箭射中面门,不久毒发而死。但是清代金圣叹指出,杀害晁盖的其实并不是史文恭,而是宋江。

对于这一叙事隐喻的解读,我们可以从相关背景知识、作者的价值取向及其对人物或社会的态度三方面予以分析。

《宋史·侯蒙传》说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陈泰《江南曲序》说“宋之为人,勇悍狂侠”。历史文献对宋江的记载虽然有出入,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历史上的宋江是一个勇猛凶悍的强盗。

在《水浒传》中,宋江被作者描绘为一个仗义疏财的忠义之士。虽然被逼上梁山,却一心谋求招安,以图报效国家。这种对历史事实的歪曲是与作者所遵守的儒学道德思想分不开的。作者把自己的这种儒学理想物化在宋江身上,极力把宋江刻画成一个忠义双全的完人。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者没有刻意地回避历史,而是通过对宋江性格的刻画在历史与理想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也体现了作者本人的思想矛盾。这才使得宋江的形象成了人们长期争论的话题。

读者可以从科学叙事和艺术叙事两个方面来体味宋江的形象和作者对宋江的态度。从科学叙事方面来说,宋江仗义疏财、忠孝双全,颇得众兄弟爱戴,虽然实际上文不及吴用,武不及武松,忠不及李逵,义不及晁盖,即便是乐善好施,也远不及柴进,但这恰好是作者所推崇的儒家

“寡为”“无为“思想的反映。从艺术叙事方面来讲,作品通篇在讲宋江的自私、阴险、狡诈。为了逼秦明上山而杀了秦明妻小,为了逼朱仝上山而杀了县衙的儿子,为了报私仇而对黄文炳剖腹挖心,煎吃其肉,但却为了投降朝廷而阻止林冲杀死自己的仇人高俅,为了招安而害死生死弟兄晁盖。虽然口口声声说为了梁山众兄弟的出路,但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并且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任何兄弟的生命。通过这些叙述,我们可以较客观地把握宋江的形象:虽然作者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宋江身上,但总的来说作者对宋江这一形象是持否定态度的。金圣叹在批点《水浒》时说:“独恨宋江,视为狡诈奸猾之徒。”

晁盖之死是必然的,因为他是宋江投降朝廷的最大障碍。问题是该由谁来让晁盖去死。作者巧妙地把宋江杀害晁盖的曲折描述隐藏在史文恭杀害晁盖的直接描述之中。

晁盖临死时对宋江的嘱托也是一段颇耐人回味的隐喻性叙述:

晁益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

这段话的字面意义背后显然隐含着更深层的意义:晁盖知道宋江有投降朝廷的愿望,不希望把寨主的位子让给他,他量宋江才能平庸,不可能捉得“射死我的”。另外,“射死我的”也隐约地表明晁盖知道射死他的人并不是史文恭。

根据同名小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把上述隐喻性叙述内容全部删除了,把“射死我的”隐含所指直接指向了史文恭,使宋江成了名副其实的正人君子,并更加夸大了原著中科学叙事内容所表现的宋江的平庸、无能、忠孝、仁义,彻底歪曲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其文学价值也大打折扣。

同样受宋明理学影响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面临着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刘备身上。也试图把刘备刻画为有德而无能的正人君子。作者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尽管进行了主观方面的自由虚构,在叙事聚焦中尊崇刘备,但是,《三国演义》的文学叙事毕竟是以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史传叙事为基础的。作者虽然以褒扬的笔调刻画刘备,但也通过隐喻的叙事手法叙述了历史事实中虚伪、阴险的刘备。据《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等四种》记载,刘备与关羽、张飞“结义”时,刘备说:“我独自一身,你二人有老小挂心,恐有回心。”为了去牵挂,绝“回心”,关羽与张飞商议回家“杀了老小”然后再“结义”,刘备是满口肯定。虽然作者在《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到这一史实,却不缺乏对这类事件的隐喻性叙述。刘备口口声声说“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但据荆州、杀刘璋、吃刘安妻子的肉,并不符合一般意义上的仁义标准I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取名刘封、刘禅,足以表明他争霸天下,封禅称帝的野心。读者可以从《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中刘备永安托孤的场面体会到作者采用的叙事隐喻:

先主(对孔明)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固,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

透过文字表面,我们可以看到刘备的虚伪奸诈。他说让诸葛亮自为成都之主,实际是在试探诸葛亮的态度,表明他对诸葛亮不放心,对赵云的嘱托则更意味澡长:看在你我多年交情的份上,如果诸葛亮废主自立,你可杀之!如果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不了解作者的价值取向和作者本人对刘备的态度,很难从这种看似常规的叙述当中体味其中隐含的曲折意义。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隐喻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初探文学作品诵读中意蕴表达构建路径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