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
2009-04-27陈丹燕
陈丹燕
这是凉爽而热烈的暮春时节。一天早上,我收到纽约朋友的电子邮件,她说她想念故乡的暮春:“这是个美好得令人不知所措的季节,做什么都是好的。”她问我在干什么。有没有辜负这短暂的良辰。这三天,我都忙着看电视和报纸,常常流了满面的眼泪。总是凌晨就醒来,等待黎明,等待电台最早的新闻。这是我一辈子都没有过的失眠。走在街上,我在看低垂的国旗。我想到十八岁时的事,当我决定要去读中文系的时候,父母失望,他们觉得我应该去学医。我现在回想,也许父母是对的。要是当了儿科医生,也许我手里正在救一个北川中学的孩子。
黄昏时,大地充满暖意。是的。这的确是个做什么都好的傍晚,是三天哀悼日的最后一个晚上。
不安突然从心中升起。明天哀悼日就结束了,生活将回到轨道上,继续向前。这些天来中国人的哀恸,悲壮的仁和义,英雄主义的士兵和将军们。真情感人的主席、总理,忠厚勇敢的四川孩子,感动天地的四川母亲,恪尽职守的四川老师,每个人都渴望成为志愿者的真诚心愿,在被打乱的秩序前突然浮现出的公民社会,这样庄严而温暖的好中国,正在感动我们。
中国人有不平凡的命运。我们精神上的获得,常常要通过灾难,要先付出惨痛的代价。任何获得都来之不易。这不平静的春天,是四川付出了。我们才知道了。和唐山大地震的那个年代相比。今日的中国诚然进步了。今天,中国政府自信了,中国人有尊严了,中国人有能力帮助同胞于水火之中了。这个灾难,才让我们确认了一个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终于进步了的中国。
这是灾难的“礼物”,如此令人宽慰而感伤。我不知道,心中的感伤里,是否有种对哀悼目的不舍。
简析
原本是一场灾难,竟然会收获这么多感伤、感动和感悟。多少时光过去了,灵魂会不会麻木?灾难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自己,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善、美和柔软的心。灾难让人成熟,让一个民族成长。作者在这哀悼日竟然生出“不舍”的情绪。她留恋共和国在那特殊的一刻所表現出来的强烈的“人性光辉”。是的,“庄严而温暖”的中国是需要我们大家,特别是年轻人在今后漫长的日子里延续传承的。这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