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立科学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
2009-04-26王志祥许兰平
王志祥 许兰平
摘要: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研究生入学质量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优质的导师队伍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学科平台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完善管理制度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是衡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研究生培养质量都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工作,树立研究生教育正确的质量观,是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前提。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如何建立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确保研究生入学质量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
1积极开展招生宣传,保证生源数量,提高生源质量。招生宣传工作是招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充足的生源是招生质量的重要保障。做好招生宣传工作,积极发动有效生源,是提高生源质量的有效措施。一是招生简章内容详实、丰富;其次,积极开展网上招生宣传和招生咨询活动。
2留住本校优秀生源,吸引外校生源。推荐本科优秀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是留住本校优秀生源的有力举措,推行“硕博连读”、“提前攻博”制度,鼓励、吸引学习成绩优秀、业务能力强的学生报考博士生。积极拓宽专业方向,增加新的招生专业,进行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3加强命题环节管理,保证命题质量。命题是招生工作中的基础环节,是科学合理选拔优秀人才的标尺。命题的质量、难易及区分度,决定了标尺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利于优秀考生的筛选。因此,要求在业务课命制中把握几项原则:一是科学合理地安排试题内容,紧扣大纲要求,又体现不同层次知识面在试卷中合理分布;其二,难易适度,有较好的区分度,注重技能运用方面的考查,使能力较强的优秀考生脱颖而出,切实保证命题质量。
4切实做好研究生复试工作,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复试是招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进一步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硕士生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优秀生源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优质的导师队伍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1严格导师遴选制度。改革导师遴选制度,进一步明确导师职责和行为规范,严格导师遴选条件,要求导师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治学严谨求实。要求在指定的期刊每年都有发表的学术论文,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充足的科研经费。
2建立导师岗前培训制度及复审制度。导师岗前培训是导师培养研究生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明确导师的责任和义务,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有关文件和规定。认真研习专业培养方案,熟悉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和学校对研究生培养的各项要求。研讨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相关内容和教学改革以及实施策略。明确学位论文标准,研讨指导方略。指导教师每3年复审一次,旨在保证导师质量,增强导师责任心,提高导师自身素质和科研水平。复审不通过者,取消其指导教师资格或停止招生。
3建立稳定的导师队伍。研究生自扩招以来,数量在急剧扩张,导师队伍也不断壮大,但研究生数量绝对和相对增长都远远超过导师的增长速度,一个导师带七八个博士、二十几个硕士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硕士生可能只是在面试和毕业论文答辩时见过导师,其他时间都是导师所带博士生管理,有的甚至只是师兄师姐带着。这种现象既是客观条件所造成,也是导师主观意识的缺乏造成的,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
培养导师是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应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途径解决导师数量不足,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导师是解决导师紧缺的有效办法之一,也是见效最快的办法,培养青年导师是最稳定的措施,具有长效性和发展性。对于年轻导师特别是新增的研究生导师,要注意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年轻导师具有学历高、视野广、愿意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特点,但他们又缺乏教学经验,缺乏实践基础,因此在充分调动他们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年轻导师的培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既要放手让青年教师挑大梁、勇于承担重要课题,为他们提供锻炼和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把他们推向科学研究的前沿并逐步培养成为学术带头人,又要组织有经验的老教授对青年导师“传、帮、带”,改进其教学方法、提高其科研能力。同时,鼓励现有的教师和科研骨干在职深造并为其创造条件,使之在获得更高一级学位的同时,在学术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
三、学科平台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
科研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支撑,研究生既需要科研训练,又是科研的生力军。研究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教学和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中一般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均可以成为学科平台,是研究生培养质量重要支撑。
学科平台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一级学科为建设单位,统一规划,兼顾同一学科门类的其他学科。学科平台建设应突破二级学科建制,组建学科群,优化学科结构,盘活教育资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整合、交叉,较单一的学科已不能独立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和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重任,社会发展对学科提出了“学科综合,综合学科”的新要求。需要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相互紧密配合,发挥多学科的人、财、物、信息等综合优势和群体力量,合作科研,合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发挥对学科的整体效益。
由中国科技大学率先提出的“集约型学科平台”是现今学科平台建设的主要形式。从中国科技大学的“集约型学科平台”建设中可以看到,这种建设方式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鼓励了自由探索,实现科技原始创新的需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需要。打破了仪器设备的部门所有制,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解决了资金有限、重复建设的问题。各高校可依据各自现实情况,统一设计,综合规划平台建设,从学科发展需求为基点,尽可能提高资源共享的程度,缓解国家对教育投入不足。中科大利用同步辐射、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建立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实验室,成为国内外此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同时利用985、211高校建设基金,建立理化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4个公共学科平台,集中购置一批在相关领域内急需、通用,而靠一般科研课题经费无力购买的大中型仪器设备,解决了全校科研和研究生培养需要,同时满足了重大科研项目和自由式探索研究。这种分层次建设、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新模式,避免了大型仪器的重复购置,显著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先进的试验平台和良好的技术支撑。
四、完善管理制度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良好学术氛围是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条件。要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把学术活动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一方面要求研究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会议、讲座,另一方面要求研究生作为主讲人做学术报告,不仅使得研究生开阔眼界、了解到学科前沿知识和动态,而且提高了研究生做学术报告的水平,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
严谨的学风是研究生培养的根本。研究生的培养经过扩招后,学风建设成为非常紧迫的工作,克服急功近利、浮躁的学术作风是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校要求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后,在论文结尾,注明论文创新点和成果;做出学术承诺,导师签字,编排在论文扉页,作为学位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这样既强调了学位论文的原创性,促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又加强了研究生和导师的责任心。
全面开展督导制。督导制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的有力措施之一,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保证、提高、监督和评价作用的一种机制。对研究生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督导,规范了研究生的教学管理、教学秩序,遏制调课比较频繁的现象,督促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减少了课时缩水现象,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通过督导,提高论文开题质量,进一步保证中期考核时效性,加强了论文答辩程序管理。
论文双盲评审制度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学位论文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随机抽查,由学校统一寄送至外单位评审(研究生、导师均不知评阅人,评阅人也不知道研究生和导师),只要有一位评阅人评审为不合格,则不得进行答辩,修改后再次由学校送审,直至通过。这种双盲评审制度,促进导师和研究生更加认真对待论文撰写,进一步保证了学位论文质量。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YJZX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