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听力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09-04-26杨佳芹
杨佳芹
摘要:高职英语听力课程教与学脱节现象明显,其实用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如何以实用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达到在社会特定场所听说自如,全面改革听力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高职英语;听力教学;问题;对策
目前,高职学生基本上都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听力却一直是最薄弱的环节。学生们一般能听懂自己老师的教学语言,对听力材料也基本能听懂,但纯正英语的讲话却很难听懂。而高职英语的课程设置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很多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忽略英语听力培养这一环节。而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是沟通和交流,听说能力又是重中之重。英语听力能力培养的缺失,又造成了高职学生普遍的哑巴英语现象。
一、典型现象
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听英语只局限在语音室。而听力教学重点又放在教授规范英语上,而不是注重教授生活中存在却并不一定规范的语言,不是注重发展学生在不同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以常用词及短语短句、简单句或省去主语、助动词、动词、冠词和代词的省略句来传递信息意义。说话者更多注重的是内容,而常常忽略语法的正确性。我们会遇到各种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出现语言变异。所有这些对于只接触规范英语的人来说都将造成极大的听力障碍。另外,高职学生还存在着诸如发音不准,学科基本功不扎实,不能准确理解文化和社会背景等种种问题。
二、影响因素
第一,语言因素。从现实情况看,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英语知识是通过视觉渠道而不是通过听觉渠道获得的,因而语言知识没有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听觉形象,所以出现看得懂,但听不懂的现象。一是辨音困难。主要体现在语音语调上。学习语言,如果语音不准,又不能正确把握语调,就会失去一定的辨音能力,这势必会影响整体的听力理解。在听力理解中分辨不出一些听来很相似的音。二是缺乏基本的语音知识。如“连续”中出现的“辅音+元音”的音节认识,及“失去爆破”中出现的“爆破音+爆破音”的认读处理。三是词汇量不足。没有达到大纲中提出的数量要求,特别表现在听时事材料时,觉得满篇都是生词,不能理解文章的含义。四是语法障碍。学生理解速度跟不上听力材料的录音速度。在真实的交际中,往往会感到听比读难,其原因通常就在于听觉感知的速度不够快。五是缺乏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对英语国家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了解,势必影响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第二,非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和策略因素等,心理因素是由于在传统的教学中多采用语法翻译教学,导致学生在听音过程中先翻译再理解的“心译”倾向。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影响理解,因为不是所有的英语都有对等的汉语。策略因素是有些学生在练习听力理解时,一遇到听不懂的内容就放弃,而只听那些能听得懂的材料。当然,经常听一些听得懂的材料既有助于巩固听力理解技能,也有利于通过听觉渠道学习英语知识,是值得鼓励的事情。但如果要想在听力理解能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还应该听一些难度稍微高于现有听力水平的材料。
三、对策分析
教师要有目的地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加以策略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培养学生对听力材料的预测能力及捕捉关键词的能力,这是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关键因素。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设备和学习条件,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动用各种器官参与记忆活动,让大脑两半球同时发挥作用。在听力教学中使用视听材料,可使声音和图像相结合、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语言和情景相结合,有效地加强和改善听力教学。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加强基本功训练。对学生进行跟读录音训练,培养对语音中的连读、同化、不完全爆破、弱读、重读、升调、降调等一些语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语速的适应性。同时,加强养成良好听力习惯的训练。这对帮助听力理解是很重要的。
第二,注意听力材料的选择。从三个方面进行:选择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材料;选择对话多、语言规范、交际性强的材料;选择接近教材内容的英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材料。
第三,注重预测和取舍能力的培养。听力具有很强的未知性、随机性和时限性。首先要做到接受准确,反映及时,适时地预测和取合是很重要的。要善于利用前后句、上下文加以推理和判断,特别要注意利用关键词、暗示词、过渡句,对上下文或将要发生的事情及结果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测。其次迅速判明主题,及时捕捉住与主题有关的重点,排除那些与主题无关、平淡、次要的信息,把注意力始终放在主题上。
第四,加强阅读训练。加强阅读是提高听力的关键环节。首先,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熟悉读音技巧,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这些对听力都有直接的帮助。其次,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语言理解的速度,这自然提高理解的速度。再次,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和熟悉语言民族的政治、历史、文化、风俗,消除由于文化障碍而造成的听力中的各种困难和误解。
听力是一个综合技能,包括单词、句子、语法等各方面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听力理解策略能力是人的记忆能力、概括能力、预测能力、语言转换能力的综合体。高职学生在听音过程中不仅需要语言能力,而且还需要策略能力,听力课也可以说是一门技能课。因此,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必须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讲单词、放录音、对答案”的单一教学模式,要进行系统的技能训练,而技能训练要遵循听音过程中听音系统解码的规律及英语听力教学的特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