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2009-04-26陈秋剑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大学数学思维能力创新

[摘要]本文阐述了传统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数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数学;思维能力;创新

一、传统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过去大学数学的教学都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以讲述为主。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很难有自己思考的空间。每一堂数学课,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板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学生学完后只会做题,考试,不知如何去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2、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大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传授已有的数学知识, 而忽视了能力培养。讲解中重视知识的结论、轻视知识的探索过程。学生看到的是经过逻辑加工的、完成了的数学形式,是一个严格的演绎体系,看不到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解题的探索过程,只看到完整的结论和顺理成章的严格证明。

3、重视学生共性、轻视个体差异。过去多年来,数学教育偏重学生的共性。统考的压力,使得教师不能自主地、有选择性的提炼教学内容,不同学生,不同专业,一本教材,一个模式。不论学生的禀赋如何,所有学生一律齐步走, 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视而不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这种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方式尤显落后。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1、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

大学数学教学要更新教学观念,做到既要强调知识积累,更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养成,既强调培养一般技能,更强调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教育观。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采用双向教学法,课程的组织可以多种形式:课堂讲授、专题研讨、案例教学、课程设计、辩论以及利用多媒体教学或其他工具进行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兴奋起来,最大限度为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再者要因材施教。我们的教学对学生有一个基本共同要求,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基础实施教学。充分发挥各个层次学生的潜能,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指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通过考试、作业、课堂气氛、学生注意力情况等及时把握信息,了解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纠正和加强。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教学进度和训练强度,创造最佳的教学情景。

2、诱导创新欲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事事均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兴趣,任凭教师再怎么强调都是徒劳。多讲讲学生创新的实例和取得的成果,让学生感到创新并非遥不可及。在基础理论的应用教学中,教学生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运用同类型题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用分类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用一题多解法,发展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创新学习的喜悦。利用逆向思维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批判性;采用归纳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给学生介绍一些创新的方法,如归纳法、类比法、演绎法、综合分析与概括等,使学生对创新思维有一个初步理性认识。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到教学内容优化、难度适当、数量合理。要善于解剖知识,任何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都可能从一个不完全归纳的过程引入、形成、巩固、深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而不是简单地、过早地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这对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3、强化基础是创新的前提

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者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一个没有相关知识基础的人,在该领域里是不可能有新颖见解的,只有深刻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内涵、外延、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和质疑,才有可能有创新之举。在基础理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类比所学知识,并注意条件变化后相应结论的变化,相关联理论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思考,让学生自己总结解题方法、技巧并注意解题经验的积累

4.丰富教学内容,展示数学创新思维的过程

人的创造力来自基本的认识过程,因此也通过知识的认知过程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过程,而现行的教材是经过逻辑加工的,完成了数学形式,是一个严格的演绎体系,呈现为由“概念——公式——范例”组成的纯数学系统。看不到概念形成过程,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解题的探索过程,即看不到思维过程,只看到完整的结论和顺理成章的严格证明,至于是如何发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如何构想的,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神秘感和距离感,因此,教学中要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展示知识的发展过程,暴露知识的背景,为学生创设问题环境、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可以从两个角度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一是介绍数学的历史。要结合教材,适当介绍有关的数学史和数学思想史,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过程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功能,使学生学到数学家探索和研究数学的思想方法以及感受到其巨大的价值。二是介绍知识的形成过程。公式、定理等的探索发展过程,都蕴涵着丰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观念,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过程,不仅是知识形成的必要前提和准备,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作者简介:陈秋剑(1977—),女,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

猜你喜欢

大学数学思维能力创新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基于专业需求与案例驱动相结合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