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时政新词翻译问题及应对策略

2009-04-26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豆腐渣外来词字面

李 晶

[摘要]新词的不断涌现以及旧词的逐渐消亡,是语言词汇发展的规律。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生活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汉语新词翻译,特别是有关国家时事政经的新词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因此研究好汉语中有关时事、政治及经济方面的新词翻译,使之更好地为加强中外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词翻译;策略

一、汉语新词翻译存在的问题

1、理解错误

准确理解原文是翻译的先决条件。不正确的翻译往往是由于对原文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准确的理解。如把台湾问题中的“和平统一”误译成“peaceful unification”,这中译法忽视的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正确的译法应该为“peaceful reunification”。又如“三角债”,有译者误译为“triangle debts”,这种译法只译出了这个新词字面意思,这个“三角债”实际喻指多个企业之间互相拖延所欠债务的问题,因此应译为“debt chains”。

2、机械的中式英译

有些译者过于拘泥原文字句,机械地从字面上想当然地“对号入座”。如:有人把“豆腐渣”工程译为“bean curd residue project”,没有将“豆腐渣”这一形象比喻加以转换,所谓“豆腐渣”工程是指偷工减料建成的、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其中的“豆腐渣”正好与英语中的“jerrybuilt”构成对应词(equivalent)。“jerrybuilt”在英语中是一个贬义词,表示“quickly and cheaply built without concern for quality.”因此,把“豆腐渣”工程译为“jerrybuilt project”,能起到异曲同工之效。

3、不重视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陈安定,1998:269)。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内涵。因此,新词的翻译还要考虑文化特殊性。比如,亚洲“四小龙”被译为“the four dragons”。在东方国家,“龙”预示着好运和财富,而在西方文化中,“龙”被认为是一种象征着邪恶的可怕动物,因此“the four dragons”很可能给西方人带来不好的联想义。常见的译法是“the Four Tigers”or“the Asian Tigers”,借用西方文化中生动有活力的“tiger”来译中国文化好运、富贵的龙。

二、汉语新词翻译的常用策略

译音(Transliteration)。即直接采用汉语拼音来书写的形式。这种译法特别适用于一些专有名词如:大陆赠送台湾的大熊猫“团团”和“圆圆”译作“Tuantuan”和“Yuanyuan”;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最初译名“Friendlies”自公布以来就饱受争议,现已正式改译成“Fuwa”;功夫译作“Kungfu”;胡同译作“Hutong”等。“太空人”一词的翻译很有意思:汉语拼音“太空”(“Taikong”)和希腊词“naus”(航行者)组成英文单词“Taikonaut”,

这个诞生不久的英语单词已被收入主流英文辞典中。在牛津简明英语辞典第11版中就有“Taikonaut”,并解释为“专指中国航天员”。英文朗文辞典也收录了这一词汇。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直译,即翻译时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保留原文的形式,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翻译。汉语中有些特色新词可以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也能取得对等(equivalence)的效果。如:和谐社会,该词直译为“harmonious society”;机构改革”“reform of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减轻农民负担”“alleviate farmers burden”等。

译释并举(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explanation)。汉语新词诞生于中国特定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独特的环境里,具有鲜明的民族或者地方特色。因此这些词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如果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会让人不知所云。那么只有在按照字面直译的同时后面附加解释性的说明,这是一种折衷翻译方法,弥补了单纯一种翻译方法的不足。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的一句北方方言“不折腾”,难倒了国内外媒体翻译界工作者。如何准确翻译“不折腾”成为一项难题。其实“不折腾”是被赋予了新意的旧词,期内涵非常丰富。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译法:“no trouble making”,直译为“不找麻烦”。 而在去年12月30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翻译曾现场把“不折腾”直接翻译为拼音“bu zheteng”。对于经历过很多“折腾”历史国人说,“不折腾”的内涵太丰富了,外国人身在其外,更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明白的。鉴于此,我们不妨采用译释并举的策略,把“不折腾”译作“bu zheteng, avoid self-inflicted setbacks”。

外来词的回译(Translation by restoring the borrowed words)。外来词组成了汉语新词的一部分。毫无疑问在翻译外来词时应采用回译的方法。这里回译是指还“舶来品”以本来面目。如:峰会(香港译高峰会议):summit conference,克隆:clone,传销:multi-level marketing,生物恐怖主义:bio-terrorism,“白皮书”(white paper)等。“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ies),有些译者想当然地认为是汉语中的新词,于是就把它译成“the third industry”.为避免这种情况,译者应经常阅读英语报刊和杂志,这样就能识别出外来词而采取回译的方法。

借用相对应的英语词缀。词缀法(affixation)是派生法的一种,它借助于语法形式运用词缀构成新词。由于英语的前后缀的表达力很强,用得好就可以使目前许多尚无先例可循的新词语英译增色不少,而且还能节省大量篇幅,可谓简洁达意、事半功倍。如,英语的前缀“N”代表“nuclear”,译成“核”。“核工厂”,“禁止使用核武器”就分别译为“N-plant”,“N-bans”.以下还有一些词缀有助于汉语新词的翻译。如:“单-”(single-;one-):单亲家庭(single-parent family),单身母亲(single mother);“防-”(anti-;-proof; counter-; -resistant)等等。

总之时政新词的准确妥当的翻译,可以促进中外各方面交流的顺利进行,让世界了解中国非常重要。为避免各种翻译问题的出现,翻译工作者应加强自己的责任心。同时加强学习,了解和掌握时政知识,提高译者的综合素质,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增强翻译汉语新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2).

[2]季绍斌.试论汉语新词新语翻译原则及其质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

[3]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的原则探索[J].中国翻译,2002,(1).

作者简介:李晶(1975—),女,河南南阳人,湖北中医学院海外教育学院讲师,英语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豆腐渣外来词字面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金缕衣
别误会这些英语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
别误会这些英语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汉语中日语外来词的借用演变
豆腐渣喂鱼的注意事项
数字在法语俚语中的使用
储藏豆腐渣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