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散文何处销

2009-04-26陈雁漪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修辞抒情创新

[摘要]本文从抒情特点出发,比较韩愈《祭十二郎文》和柳宗元的《钴姆谭西小丘记》,得出两位散文大家在行文方面的异同。韩愈、柳宗元情郁于中,必泻于外。韩愈写人世亲交私情,触目成悲。柳宗元怀才不遇,寓情于景。韩文强烈,柳文内敛。韩文创新,柳文修辞富有形象性。

[关键词]抒情;细致;差异;创新;修辞

韩愈、柳宗元虽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但风格各异,各有所长。韩愈以论述著称,洋洋洒洒汪洋恣意;柳宗元以山水游记独步天下。韩愈《祭十二郎文》是千古绝调,[1]柳宗元的《钴姆谭西小丘记》模范山水将山水文学推向一个高峰。相较之下,一为祭文一为游记,实为风牛马不相及,但两篇各为其代表作。一经照看,两文各异的风采,虽千百年,不减其风流。本文着重从抒情特点比较两文。

看韩愈其它文章皆有金石声,绝少儿女情长,但这篇祭文可谓侠骨柔情,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是也。韩愈自小和十二郎相依为命,长大后常东西云散,作者正谋划久相共处之计时,惊闻十二郎去世的噩耗。韩愈悲痛之极,身世流于笔端。于萦回中见深挚,于呜咽处见沉痛。读之“酸痛傪挚,入于五内,彻于九霄”。

柳宗元贬斥永州,待罪南荒,没有职权,没有官舍,政治处境不佳。虽远离京城,但仍为当权朝臣诬陷攻击的对象。政治无望,他“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永州十年的艰难苦恨,玉成了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也玉成了《钴姆谭西小丘记》。

韩愈柳宗元两人都将各人的重愁厚痛赋为散文。韩文全篇皆情语,字字如泣似诉。那满腔哀痛,犹如失去毕生至爱情人。柳文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永州的长夜,柳宗元定在痛哭,否则不足以道出多舛的人生。

《祭十二郎文》把和十二郎幼年相依,形单影只的孤苦,“嫂常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成长后阴差阳错的几经离合,你东我西不能相顾的缺陷,“吾年十九,始来京城……汝又不果来。”年未四十而未老先衰的感慨,教养子女希冀成人的重任等等这些琐琐碎碎的家事一一述说,与对十二郎的深切悼念交织在一起,亲切的叙述和浓郁的抒情结合在一起。一个男人对一个男人的不了情,成全了这篇祭文的不朽。

柳宗元的《钴姆谭西小丘记》记叙得丘的经过,描写了小丘及周围奇异清丽而充满生机的景色。文章的第一段就精确地描绘了小丘的地理位置和奇特风姿。“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骞,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这段作者集中笔墨,使山如雕如塑,形神俱在。

两篇文章都写情意深切,动人心弦,侧面都有宦海沉浮的感慨。韩愈忤逆宦官权贵,仕途并不得志。柳宗元更是带罪之身,忧惧不安,寄情山水也只偶得一点安慰,暂得一时解脱。

韩文抒情质朴热烈,富有感染力。其语语从肺腑中流出,无一句一字客套虚语,恰如长歌当哭,令人动情。韩愈打破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强烈地抒发了与十二郎的生离死别。“吾与汝俱少年……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假如爱可以重来,能够有多一次彩排,韩愈和十二郎,一定可以对酒当歌,问明月几何。“呜呼!汝病吾不知时……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字字句句都饱含着骨肉亲情。尤其是“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几句一往情深,凄楚动人,悲痛之极如痴如愚。痛失吾爱的恨意,有生之日已不能幸免。

柳文简洁俊爽,引人入胜。其文如泉,涓涓的细流,从深山崖谷间汇流过来,渟滀成为澄净潋滟的陂塘,冷冷的清光,耸人毛发,有时冲沙激石,发出凄幽而激越的微声,给人一种心悸魄动的感觉。作者敏锐地抓住小丘的独特之处,集中笔墨描写千姿百态的奇石,“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如此美好富有灵性的小丘的竟然被弃,既遇合,柳宗元不禁动了恻隐之心,怜而买之,最后借题发挥抒发感慨也都寥寥数言,泉水的细流亦能沉没成了一种诉说的力量。

韩文连用四十个汝字,以和死者对话的口吻,呜咽追忆,字字血泪凝成。今阴阳相隔,多少恨!柳文寓情于景,委婉含蓄,遥寄深远。柳宗元以小丘喻己,虽俊秀不可多得,仍被弃置于荒野,几生几世,永不得见天日。

韩文创新,一改祭文风格。哀祭文历来多用韵语,或四言,或辞赋,或骈俪,而《祭十二郎文》纯用散体,倾吐哀情真挚深沉,不假雕饰而无限凄怆,刻画曲折,气势飞动,尽脱前人窠臼。语言也有创新。“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梦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今为“天涯海角”。 韩文用排比句式,情辞痛恻。

柳文突出地比拟和暗喻的手法。把山写活,把天色等赋以灵性,予以人格化。文有诗境。在暗喻方面,写小山的不幸而暗喻自己的遭贬。以小山自况,皆因从小山身上可看出作者的影子来。柳文化动为静,动静结合,形象栩栩如生。

通过对看,可得出两家抒情的异同。因各有千秋,顾两篇文章流芳千古,不厌百回看。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编:古代散文选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2]韩嘉祥选注:韩愈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吴文治.柳宗元诗文选评[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陈雁漪,女,广西玉林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修辞抒情创新
春 日
会抒情的灰绿
简论抒情体
『双阳』抒情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