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无障碍网络环境要因分析
2009-04-26陈子健孙祯祥
陈子健 孙祯祥
[摘要]在信息社会中,网络已经为人类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利器,但是一部分人群(残疾人群、老年人群,使低端网络设备的人群)在通过现有网络获取和利用信息时存在障碍。保障所有人拥有均等的获取和利用网络信息的机会,需要推进无障碍网络环境的建设工作。无障碍网络环境的建构受到多个影响因素的制约,文章对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网络无障碍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无障碍;网络;残障用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3-0082-04
一引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方便残疾人通行和使用,使他们能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取得了很大成就。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学习方式,互联网在未来社会中就像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螺丝刀一样,已经成为人类认知世界必不可少的利器。信息的获取、交流、使用和管理成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前提。但是由于受生理、病理、经济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社会中的一部分人群(残疾人群、老年人群,使低端网络设备的人群)在通过网络获取和利用信息时存在障碍。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两种可能的现实摆在他们面前:“要么被无所不在的信息屏障彻底隔绝于信息社会之外,被进一步弱化、边缘化,使其本已十分严峻的生存状态更加恶化;要么凭借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突破信息壁垒,消除数字鸿沟,使这部分人群也能共享信息文明,从而回归主流社会。”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的数量已达829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34%,平均每4到5个家庭中就有一名残疾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已达1.44亿”,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改善,这一数字将逐年提高。另外,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和西部地区还有许多用户因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使用的是被淘汰的低端网络设备。这类人群在访问网络时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制约他们在信息社会中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也影响和谐社会的建构。因此,构建无障碍的网络环境相比城市道路等物理环境中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并且迫在眉睫。
“网络无障碍”源于英文的“Web.accessibility”,国内也有学者将其译为“网站易访问性”、“网站可及性”。在2004年举行的首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上,正式把accessibility翻译为无障碍。综合相关文献,笔者认为网络无障碍是指:任何人(无论健康人还是残障人士,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能访问、理解、操作网站,并能与网站进行交互,而不论用户使用何种设备配置、浏览工具和上网辅助技术。
二网络无障碍的要因分析
相比世界其它发达国家,我国在网络无障碍方面的研究比较落后。2004年10月15—16日,由中国盲文出版社和IBM全球无障碍中心、《互联网天地》杂志社共同承办了首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目前,一年一度的“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已成为中国信息无障碍事业的标志,人们也对网络无障碍有了一定了解,但是还缺少整体上的全面认识。笔者对建构无障碍网络环境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帮助人们对网络无障碍有一个全面认识,指导网络设计开发人员的实践。网络无障碍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所有的影响因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制约着用户访问网站时是否存在障碍(如图1如示)。
1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在网络无障碍方面起着导向和约束作用,也是促使网络无障碍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立法确定一个监督管理机制,运用行政要求和标准制定的方式强制性地推动网络无障碍的实施;建立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无障碍要求的网站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样才能让网络无障碍真正地落到实处。
美国、英国、日本、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都已经制定了法律法规保障残障人群访问网络的权益,如美国《康复法案》Section 508、英国的《特殊教育需求与残疾人法案》(SpecialEducational Needs and Disabiy Act,SENDA)。美国的《康复法案》Section 508,明确规定:要有步骤地推进网络无障碍的发展,首先政府和学术性的网站必须满足无障碍的要求,然后再逐步推广到所有网站的无障碍。2006年2月,美国盲人联合协会对Target(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大型零售企业)进行了联合起诉,起诉的原因是Target的网站针对盲人用户不是无障碍的,结果以Target公司败诉告终。这表明美国已经开始运用法律手段强制性地推动网络无障碍的发展。我国网络无障碍的立法工作还相当滞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立法,也没有把网络无障碍写到法律条文中,制约了网络无障碍的发展。但是值的欣慰是的,我国已经开始了信息无障碍相关标准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于2008年3月13日,颁布了《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和《网站无障碍等级测试方法》两个针对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的信息无障碍标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也肯定会完善网络无障碍的立法。
2网站内容
网站内容通常是指网页中的信息和应用程序。网页信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指网页中的文本、图片、按钮、声音、视频等自然信息,另一部分则是用于定义网页结构(Webstructure)和网页表现(Web presentation)的代码和标记等。网站内容设计的不合理会导致用户访问时存在障碍,甚至排斥本可以借助辅助技术访问网站的残障用户。万维网联盟W3C专门设立了网络无障碍推动小组(Web AecessibiltyInitiative,简称WAI)。WAI于1999年颁布了网站内容无障碍指导规范1.0(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1.0;简称WCAG1.0),指导如何设计开发无障碍的网站内容。
网站内容从四个方面影响用户访问网站时是否存在障碍:①文字信息和多媒体信息;②网页结构和表现;③导航机制;④网页应用程序。
以文字信息和多媒体信息为例,网站中的文字如果不是使用相对单位(如百分比),而是使用绝对单位(如像素),会导致视障用户无法通过浏览器调节文字的大小。文字和背景的颜色组合不合理,则会造成色盲用户用法区分。网页中的图片如果没有设置Alt替代说明文字,会造成使用屏幕阅读器的用户用法获取图片信息。如果没有为音频、视频、动画添加能被辅助技术识别的字幕,使用屏幕阅读器的盲人用户就无法获取视频、动画信息,聋人用户则不能获取音频信息。
再以网页结构和表现为例,如果网页设计时混用结构标签和表现标签,不能实现网页结构和表现的分离,会导致使
用辅助技术的用户理解和导航上的困难,也会造成辅助技术无法正确地读取信息。例如,
站的无障碍程度。
信息技术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强,受教育程度高的用户一般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快速地了解网站的内容结构,准确地获取和理解信息;相反,一些残障用户因为信息技术能力不强,受教育程度低,在操作计算机和理解信息方面存在困难,从而造成访问上的障碍。心理特征同样会对用户访问网站产生影响,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的用户更善于接受新事物,这类用户积极地利用网络,勇于尝试,易于利用网站获取信息。一些残疾用户因为有利用互联网改变自身处境的强烈动机和坚强的信念,能够克服困难适应数字化生活,部分残疾用户已经可以设计网站,开设自己的网上商店,通过网络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
8检测工具
检测工具是检测网站是否符合无障碍标准和规范的软件或在线服务,可以协助网站开发人员发现网站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无障碍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帮助评价者对网站的无障碍程度做出评价。
国外一些公司和机构已经相继开发了网站无障碍的检测工具,比如:W3C开发的HTML检查器、Link检查器,用于检测网站的HTML语法是否符合WAI制定的HTML语法规范和检查网页中的链接是否无障碍;Watchfire公司开发的网络无障碍测试软件——Bobby;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开发的A-prompt也是一款无障碍测试软件,而且它还提供无障碍问题的修复功能。
网站的无障碍检测和评价,涉及的检测点和评价指标多,因此必须借助检测工具和人工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完成。而目前,我国还缺乏网络无障碍的检测工具,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外的一些检测工具对中文支持不是很好,并且多为收费软件,这些也影响到我国无障碍网络环境的建设。
三实现网络无障碍的建议
在网络的无障碍建设方面,我国的步伐已经滞后,应尽快采纳和借鉴国外的成功实施经验,加速网络无障碍发展的进程。笔者认为我国实现网络无障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快网络无障碍的立法,通过立法推动网络无障碍的发展,在法律角度上使残障人群访问网站的权益能够获得重视,同时也通过立法普及网络无障碍的理念。
其次,制定网络无障碍的标准,使网络无障碍建设有具体的参照依据;建立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考核、评价促进网络无障碍的发展;开发检测软件,协助开发人员开发无障碍的网站。
再次,鼓励企业开发适合于残障人群访问网站的辅助技术,以科技手段弥补残障人群在身体功能上的缺失;引导软件开发商在软件中融入开发无障碍网站的功能。
最后,对网站设计开发人员实施培训,普及网站无障碍设计的理念,提升其开发无障碍网站的能力;另外也需要加强人们,特别是残障人群适应数字化生活的能力。
注:常用的一种通过语音合成技术辅助盲人用户和视障用户浏览网页的器材,只能识别文本信息,无法识别图片、视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