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就说
2009-04-23
医院岂是菜市场
越大的医院越像“菜市场”,是大多数人的共识。更何况,噪音之外,是满眼冷冰冰的化验单、超出预支的账目单,再伴着点“这病怎么就摊上我”的埋怨,叫人情何以堪!
但医院嘈杂似乎已然是顺理成章。第一,病人太多,越大的医院,人们越是趋之若鹜,人满为患又不能善加管理,怎能不乱?第二,医院科室、窗口设置不合理,医院像迷宫一样搞得人满头雾水、来回乱转,焉能不乱?第三,病人本就身体虚弱,医院杂事又多,于是,陪看病的比病人还多,更增添了几分乱。第四,很多人一进医院变得异常敏感,如果再不分场地、时间乱发脾气,可就怎一个“乱”字了得了。
可谁都知道,现如今,医疗服务不单单要治疗患者的生理疾病,更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不仅要把患者的病治好,更要向他们提供优质的精神服务。如果医院总是如此乱哄哄,拖延疾病的康复不说,就算病愈出院,从此留下心理阴影,也算是医院未能“尽忠职守”,如果再有人以此来和医院争论一番,则更是得不偿失。因此,提供终日清静、让人心情愉悦的就医环境成了当务之急。
如何改?往大了说,有赖于医疗供给的丰富,让各级医院各司其职,合理分流病人。但医疗事业发展得循序渐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因此,除了提高病人自身的素质外,只能依赖于医院早日放下“坐北朝南”的架子:科室、窗口设置再人性化些,少让病人东跑西跑:把医院的卫生搞得好一些;医护人员工作时小声一点……总之,真正以病人为中心了,重视病人切身感受了,解决医院乱哄哄,那就是假以时日的问题了。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讲师晏扬)
所谓的专家是个“托”
一会是某糖尿病药品广告的医学专家“孙仕友”,一会是纪念钞广告的钱币专家“孙云”。最后化身中国男性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吕青”教授……这位神奇的“变脸专家”日前被细心的网友用大量电视画面截图“抓”了出来。
如今,只要打开电视机,你就能看到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说是广告,却弄得不像广告,比如什么专家座谈、专家访问等。如果不细心观看,你就会将其误认为是电视台主持人在采访某位专家。
电视广告及电视广告中“专家”的泛滥,除某些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和电视台的唯利是图外,还反映出了国人对专家之流的迷信。像去医院看病,即便一个小感冒也要挂专家号,而且,专家还需要是老专家,似乎老专家必定会医术高明,经验丰富和值得信赖。
国人迷信专家,有着其深层次的原因。首先归于历史及国人普遍迷信权威的心理,其次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在不断降低,另外则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一些企业、商家甚至于不法者,正是看中了国人迷信专家,才在“专家”上大做文章。只要有了“专家”的说辞,就可以使企业的产品身价倍增。一些企业推广产品时,在其宣传语或广告词上就冠以“某某专家”的字眼。言外之意告诉消费者,他们的产品是专业的、独成一家的。
既然一些企业或商家并不需要真正的专家,就不必花重金去邀请专家,找一个貌似专家者代言即可。因此,“变脸专家”的出现,也就并不为奇。专家的形象大抵是慈眉善目的老知识分子。“变脸专家”,正符合了“专家”这一形象要求。
医生请多看看过往病史
日前,笔者的一位朋友因患重感冒就医,病情加重随即复诊。两次看病经历相似:医生并不翻看过往病史,大笔一挥写下处方。朋友提醒,“上次配过的药还没吃完。”医生并不作答。拿着处方,朋友配来与之前类似的药品,甚为不解:复诊为啥重复配药?医生看病,为啥非要从头来过?
复诊医生不翻过往病史就开处方现象,在临床并非少数。笔者采访几名临床医生获悉,不看病史的原因大致有两方面:其一,医生太忙碌来不及看病史。某三甲医院医生诉苦,一上午要看30名患者,话也说不上几句,何谈翻阅之前写的病史?再者,医疗实行举证倒置,医生不愿承担更多责任,同行间诊疗相互不认账,看了病史意义也不大。
书写病史、阅读病史堪称为医的基本功。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教授初当医师,其书写的病史因详实认真至今被母校陈列展示。他坦言,病史就是病人的基本信息,读得懂病史,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结论。至于过往病史记录,它非但描述了病情的发展过程,还有相关处方设置、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等一系列重要信息,这些对复诊的医生来说,无疑是诊断开药的基础。忽视过往病史,病人就诊缺乏连续性。且不论徒增患者检查配药费用,疗效也会打折扣。
笔者以为,当下医疗系统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并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医生多看看过往病史、多查查过往处方,在这些临床就诊的细节上多用些心,说不定就能在方便患者就医、节省医药支出上跨出一大步。
(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