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塑造的道德合理性
2009-04-23曲蓉
曲 蓉
[摘要]弗洛姆将人格作为伦理学研究的主题,他认为人格是诱导人的潜能实现的方式,是道德行为的动力基础。尤其是生产性人格能够激发并引导人性中理性和爱的潜能的充分实现,推动个体行为向善并且成为善良的人。生产性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取向,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往往是不同人格取向的综合,那么,人格塑造就是发育生产性人格在整个人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弗洛姆以生产性人格为核。规范建立了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作为规范的生产性人格或多或少触及了美德理论,这一矛盾也使弗洛姆的人格及人格塑造论面临着挑战。
[关键词)弗洛姆人格生产性人格人格塑造规范
[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09)02—0061—05
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机器化大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却使大多数人不得不接受标准化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甚至思考方式;人类拥有巨大的力量足以改变自然的进程,却越来越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通过福利和贷款,人们达到了前人无法企及的消费水平,却消解了节俭或节制的传统美德,整个社会陷入了一场价值观危机和道德的混乱状态。人在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人们应当遵守什么样的道德标准,什么是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伦理道德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什么能成为最终的评价标准,从而构成区别善恶的终极尺度?对这些问题,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的回答——人格、特别是生产性人格将给予我们的伦理学研究以启发。
弗洛姆认为世界上的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并且都围绕着一个共同问题,即人类存在的问题。而人类存在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因此,弗洛姆吸收了以往理论中所包含的人道和爱的思想,建立了“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他将人看成是伦理学的目的和最终价值归属,将人格看成是人本主义最重要的规范。他认为人格是指人的本性力量(潜能)实现的方式,生产性人格使人的本性和生命力量得到充分实现,是善的源泉和基础,而不可能成为恶;人格塑造的过程就是培养和形成生产性人格的过程。弗洛姆将生产性人格和人格塑造作为核心概念和思想,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全部伦理学。但人格学说本身是否具有道德价值,是否具有道德合理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决定其整个人本主义体系的根基。
一、伦理学的主题
作为人本主义伦理学家,弗洛姆将人看作是伦理学理论建立的基石,人的真正的全面发展被看成是检验“人类历史是进步还是倒退,人类社会是健全还是不健全的,人类个体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唯一标准。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还将伦理学和心理学结合在一起,认为伦理学的起点是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理论提供一个关于人的科学理论,这个关于人的事实科学能为关于人的价值学科提供研究的基础。伦理规范必须以人的真实本性为依据。所以,他认为“伦理学的主题是性格”,“美德或罪恶的性格,而不是单个的美德或罪恶,是伦理学研究的真正主题”。伦理学必须充分研究人的真实本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正确的伦理规范,实现人的真正的全面发展。
弗洛姆之所以将人格作为伦理规范的基础,是有深刻历史原因的。作为犹太人,弗洛姆在二战期间深受德国纳粹的迫害,虽然他后来流亡到美国逃脱了纳粹的魔掌,但是当时德国、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盛行和人们疯狂的热情使他陷入深深的思考。在分析二战产生的深层原因和法西斯主义的心理时,他认为道德规范的制定和遵从不足以使人成为道德的人,如果没有健康的人格,那么所有文明的产物——自由、平等都将被破坏,甚至用以为恶。
此外,弗洛姆将人格置于伦理学的核心地位,还因为人格对人的存在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人具有二重性,在生物学意义上,人类似于动物,但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于后者。动物或者完全适应环境,或者不适应而遭到自然淘汰,鲜有中间状态;人却有所不同,人是整个生物进化过程中本能适应性最弱者,但几乎能够适应可以想象的任何环境,包括奴役、饥饿、压抑甚至敌意的环境。弗洛姆认为,在人性中,并非所有部分的适应力都是一样的,属于生物本能的那部分的适应性是有限度的,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人作为生物体就不能存活。而真正属人的那部分也就是人格才具有特殊的适应性。人格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因而对人类特有的道德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弗洛姆将人格看作是伦理学研究的主题。
那么,什么是人格呢?弗洛姆认为人格是“在同化和社会化过程中用以诱导人的能力的(较固定)方式”。人的能力是指人先天具有的、未经环境改变的潜能,包括理性和情感的潜能。潜能处于未发的状态,只有在与世界的特殊联系中,才能培养并激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力量。人与世界联系的方式可以划分为同化和社会化过程。同化过程是指人的学习和适应外界的过程,在此,人按照其理.解能力和选择能力接受外界事物,将外界的规范或观念内化成为自己的观念或规范(良心或良知)。社会化过程是“使自己与他人(及自己)有关而使自己与世界发生着联系”,是自己的潜能外在化的过程。人的行动并不是潜能的习惯反应,但如果每一次行为之前都要下一番决心,那么生活就太烦琐了,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一般来说,人日常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半自动做出的反应。潜能通过良知、良心转化为行为,经过行动的多次选择形成习惯,就不必每次行为前都思忖一番。
人格是诱导人的潜能的方式,健康的人格能将人的潜能现实化成为理性和爱的行为,并且能够以正确的、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使人的行为向善并且成为善良的人;如果自发的能力受到压抑而不能展现,就产生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格本身就具有善恶价值。弗洛姆认为在选择善恶时,人们通常以为自己有完全的自主选择的能力,但实际上当一个人形成了恶的人格,那么作恶就成为他对外界的基本反应方式,他无法克制自己作恶的欲望;而他如果具有生产性人格,人也只能选择善,同样没有选择的能力。因此,弗洛姆断言如果人一旦形成了某种人格,他将变得不再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只能按照他的某种人格的定向、态度对外界做出回应。但是这种定向、态度却是可以选择的,尤其是当人的自身力量发生了失衡,人才具有权衡和选择的自由。通过失衡期 的权衡和选择,人们形成了新的人格;当一定的人格保持稳定时,他的选择也就具有稳定性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格塑造本身也具有道德价值。
弗洛姆进一步指出人格是动力性的而不是行为性的。一直以来,注重行为取向的心理学家都将人格视为个体的行为型式。但弗洛姆则认为人格只是行为的内驱力,它构成了行为的基础,但不是行为。这两种观点的差别决定了道德判断中一些重要的区分——动机和效果。在日常的行为中,行
为和行为背后的动机即内在人格存在根本的不同。行为是为人所能观察到的,而人格则不能。比如在战争中,勇敢可能是为野心所激发,也可能由恋死的动机所激发,也可能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想象力,还可能是为了真正的理想和目标而牺牲。在行为心理学家看来都是同样的勇敢的行为,却来源于不同的动机,由这些动机产生的行为还是有所差别的。由前三种动机产生的行为可能会违反中道原则,往往使自身与战友都陷入可以避免的危险之中;而后一种动机虽然会激发勇敢的行为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但却是在必须的情况下,才会这么做。并且行为人的每一次出于某种动机的行为都会加强动机,而动机又指导行为,结果行为最终会显现隐藏的动机,并导致失误。而在善的人格指导下的行为,不仅力图达到善行而且要达到善本身。如果将人格等同于行为,那必然会抹杀这些重要的区分。人格是行为的基础,它虽然隐藏在行为后面,人们可能没意识到,但是却决定了人的行为的性质。
二、生产性人格界说
弗洛姆认为人格实际上纷繁复杂、多种多样,伦理学研究的重点不在于这些人格的差异性,而在于它们的共通性,亦即“在一个群体共同的基本经历和生活方式作用的结果下,发展起来的该群体大多数成员性格(人格)结构的基本核心”。因此,弗洛姆提出了人格取向的概念,它是一种纯理想的形式,不是对现实中某一特殊个体人格的描述,完全排除了个体的气质特性或行为特性。人格取向①基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非生产性取向,一种是生产性取向。现实中的人格并非单一的取向,而是各种人格取向部分或全部的综合物,通常其中一种取向居于主导地位。
“人格的‘生产性取向是一种基本态度,是人类在一切领域中的体验之关系的模式。它包括人对他人、对自己、对事物的精神、情感及感觉反应。”生产性人格取向实际上是人运用他之力量的能力,将人自身的生产性的潜能充分体现出来。生产性人格能充分发挥人身上的所有潜能——爱、理性等力量,使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处于良性的健康发展的状态;并且能够影响其他人格在内化和社会化过程中积极和消极的方面的比例。相反,如果人不能实现自身的潜能,就会向人的沥头(死亡、原始乱伦状态)回归,于是就产生了恶。因此,恶就是人消除了人的特有的东西——理性、爱、独立性,是丧失了生产性的结果。
生产性人格取向首先要求个体以生产性方式体验世界,充分实现理性的潜能。人通常以两种方式体验外部世界:一种是再生方式,一种是原生方式。一个只能用再生方式认识世界的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但他没有办法透过瑚象看本质,也没有预测将来发生事情的能力。另一种认知方式(原生方式)丧失了再生的能量,例如精神病患者在内心中创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他只活在这个内心世界中。这两种方式都丧失了理性。在弗洛姆看来,生产性是人与世界联系的一种模式:用理性的方法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并且依靠自己的认识使世界丰富多彩。这种模式通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种能力在相互作用中发展,产生新的能力。这里,弗洛姆将生产性与创造性进行了区分,他认为创造性的对象主要是外部世界,生产性的对象既包括外部世界,还包括人本身。生产性不是指某种创新的能力,而是人们认识、体验、思考事物的态度和能力,是每个人都可能具有的,可以进行培养和塑造的,因而具有道德含义,可以进行价值评判。
在生产性取向中,人与世界相联系的形式除了理性,还包括爱。人的存在的一个矛盾就在于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又必须在与他人的联系中才能生存。人生而具有这种和他人结合的情感的潜能——爱。但同时弗洛姆也认为没有一个字比爱这个字眼更模糊了,由于拥有爱的人所具有的人格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而有的行为则是具有破坏性的。所以弗洛姆强调“除了努力积极发展你的全部个性,使之形成一种创造性人格倾向外,一切爱的尝试都是一定要失败的”。生产性爱的力量使人冲破与他人的界限理解他人,又可以保持自身。构成生产性的爱有四个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知识。前两者意味着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包括对关心的事物做出反应并且为其成长和发展付出劳动。但如果没有尊重和认识,关心和责任可能会堕落成统治和占有。后两者意味着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看到事物,包括客观性即用理性的思维认识事物,也包括意识到事物存在的唯一性。
弗洛姆生产性人格思想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是对1941年的《逃避自由》中所阐述的自发性概念的发展。在该书中论及解决现代社会人逃避自由的心理枷锁时,他认为“积极的自由在于全面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自发活动就是自我的自由活动”。自发即按照自由意志从事生产性活动。活动不是做某事,而是能在人的情感、理性、感觉经历及意志中起作用的活动特征。弗洛姆著作中还有其他一些概念,如生存(或译成存在)、恋生综合症等。这些概念也与生产性并无本质差别,只是在不同向度上侧重不同而已。
生产性人格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类型。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特征往往是一种或几种人格取向的综合。在人格取向的混合中,弗洛姆更为关注的是生产性人格在整个人格中的作用。人的人格不可能都是生产性的,也不可能完全丧失生产性,生产性取向占整个人格取向的比重大小,决定并改变着非生产性取向的积极或消极的性质。非生产性人格并非恶的人格取向,而是生活正常而又必要的组成部分,每个人“必须能听从权威,引导他人,独处及表现自己”。但在非生产性取向占主导地位的人格中,由于不具有发展自身的能力,其消极性质就会体现得明显,人往往会表现出服从、统治、撤回、破坏;而随着生产性取向在整个人格中的比重逐渐增强,人会表现出积极品格,如忠诚、权威、果断、公平。非生产性人格取向所体现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的比例是由生产性取向的比重所决定的:生产性高涨时就可以看到理性、系统、井然有序的取向;而生产性衰弱时,则显出非理性、迂腐、勉强。
弗洛姆认为生产性人格是伦理学所追寻的目标,人们应当培养生产性人格在整个人格构成中的决定性比重,从而使人真正成为道德上、心理上健康的人。可以说,他的伦理思想就是围绕生产性人格及其培养和塑造展开的。这样,生产性人格也决定并影响了伦理学的其他主要概念,比如良心、快乐和幸福、道德信仰以及人性等,对这些概念的正确认识及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启示与诘难
弗洛姆的生产性人格学说是对现代社会价值观危机的反思以及对个体道德成长问题的解答。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持续更新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社会达到空前的繁荣状态。人们认为自然和社会都处于人类掌握之中,人类已经发现并解决了一系列自然、社会问题,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即将并最终得到解决。与这种乐观态度相对应,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到越来越无力,他无法改变社
会,因为他只是社会大机器上的一个微小的零件;他也无力改变自身的命运,如果不适应社会机器的运作规则,就会被这个机器淘汰掉。在这个席卷时代的洪流中,价值观危机、心理危机并发,社会伦理道德陷入混乱状态,社会中的个体也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弗洛姆的生产性人格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是对这些现代性问题的解答。
弗洛姆的生产性人格实际上否定了建立在社会化大分工基础之上的现代文明。他吸收了马克思的观点,认为现代分工使个体异化,超越异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展生产性人格。弗洛姆又将马克思关于经济社会的论说与心理学联系起来,将人格提高到与物质、人类本身同等的地位上,认为生产包括三个方面:物质生产、人的繁殖及人格的生产。人格的生产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来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格能够生产(或繁衍自身)就能引导理性、爱等潜能的充分发挥,人就会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反之就是恶的。弗洛姆的生产性人格也是对弗洛伊德的生殖性格的反思和超越。弗洛伊德的生殖性格属于生理学范畴,缺乏伦理学意味。弗洛姆将人与社会结合起来探讨生产性人格问题,摆脱了生理学的局限。并且与前辈相比,弗洛姆更为重视健康人格——而不是仅仅关注病态人格,他不仅关注前者,而且强调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发育生产性人格。
弗洛姆的人格学说是建立在对当时规范性文化的批判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完全强调对规范的遵从必将走向规范的死胡同,要么主体完全丧失自我,要么以自我为中心,而规范的意义最后将落空。他进一步强调现代文化的最大弊病,就是规范性文化正走向“死胡同”,这种规范是一种僵死的不能繁衍自身的东西,完全丧失了这种文化发展的余地和空间,这是现代性问题的根源。而以规范为中心的伦理体系的缺陷在于仅仅培养遵从道德规范的人,不足以使之为善,也难以保持自身,而只有培养健康的人格,才能成就善本身。
就人格的提出而言,弗洛姆已经触及德性伦理学。但是弗洛姆认为德性伦理学不可避免地与相对主义联系在一起,为了反对相对主义,他坚持人格是一种规范,以生产性人格为核心组织起来的伦理学就是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弗洛姆将规范与绝对主义,德性与相对主义等同起来,同时又将绝对与僵化教条等同起来,正是这种逻辑使他陷入坚持规范和反对规范的矛盾困境之中。
弗洛姆将生产性人格冠之以规范,也体现了他对伦理学概念不清楚的一面,这可以说是他的伦理学很难得到其他哲学家认同的重要原因。他将生产性人格、爱、理性(生产性思维)都看成是重要的规范,从而认为人们应当按照这样的规范行为。首先,从传统意义上讲,人格、理性(智慧、理智)、爱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都属于美德的范畴。爱是基督教三主德之一;理性是希腊四主德之一,也是基督教七德之一;而人格虽然不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但是它属于美德的综合体。因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说,单个的德性难以成就一个具有美德的人,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诸多美德并能将美德以适当比例关系融入自身的人才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其次,人格、理性、爱不能作为规范原则。规范作为一种标准、规则或准则,首先着重于人们对规则的遵从,意在促使善良的行为;而人格、爱和理性三者却更着重行为背后隐藏的动机。不同的行为都可以宣称自己出于理性和爱的动机,在实践中无法考察。规范应给人以具体的行为指导,而以此三者作为行为规范,将产生不同的相对立的行为。
弗洛姆反对美德论的理由也是所有反对美德论的哲学家经常提出的美德论不能成立的理由。具体地说,人们关于什么是美德、什么是核心美德缺乏统一的标准。但与其说人们对美德观念从来没有达到统一,倒不如说人们对规范以至于整个价值观从未达到真正的统一。作为美德,无论各个哲学家从怎样的角度去论述,或认为与角色有关,或重点强调何种德性,从古至今凡是被认为是美德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只不过按照当时的规范和价值观,各种美德所具有的内容确实可能存在天壤之别;对于核心美德的强调也千差万别,这是因为不同时代、不同思想家所具有的价值观不同所致。弗洛姆的规范人本主义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两个结果。第一,他的理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将人格等看成是规范导致了相对主义,不能确立以人为本的规范伦理学。第二,他的伦理学被所有人误解,规范主义认为他不属于规范伦理学,美德主义伦理学也很难将他列入自己的范围内,所以当20世纪80年代美德伦理学再度兴起时,弗洛姆被所有美德伦理学者忽视了。弗洛姆的人格理论和他的整个伦理学如果期望得到正确的评价,必须重新对理论进行合理的定位。
弗洛姆的生产性人格以及人格塑造论说,既是对规范文化引起的现代化焦虑的道德解决,又是对规范文化的补充和发挥。他意识到了规范性文化的弊端,也预见了美德理论复兴的端倪,同时坚持了道德的绝对性和至上性。因此,虽然弗洛姆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并未真正实现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的统一,但在规范主义泛滥的时代,生产性人格和人格塑造说仍为美德理论的复兴奠定了有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