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行为形成的四要素、四阶段模式
2009-04-23马进
马 进
[摘要]道德行为的产生是道德反应、道德判断、道德激励和道德实践四要素、四阶段整合的完成,道德心理反应模式是这个整合的机制,道德理性是这个整合的框架和灵魂。这四要素、四阶段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人以道德的方式体会、认识、理解、把握、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它们的和谐性决定了道德实践出现的必然性。
[关键词]道德行为道德反应道德判断道德激励道德实践
[中图分类号]B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09)02—0045—03
道德行为的形成既是道德心理反应模式建构过程的完成,也是道德理性的支配地位得到确立的结果。英国哲学家休谟最先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道德的认知、情感系统和道德行为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可分割,道德行为就是对这个认知系统和情感系统的模仿和再现。可惜,休谟本人没有进一步研究包含在道德行为中的认知、情感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关系,特别是这个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是怎样相互作用从而促成了道德行为产生的问题,同时,休谟对道德理性的排斥和厌恶也妨碍了他对道德行为的复杂成因做进一步探讨。对于这个重要问题,以后的伦理学家也没有进一步展开探讨和研究。本文拟从道德心理反应模式的新角度、新视野研究和探讨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认为道德的心理反应模式由四个要素、四个阶段构成,即道德反应、道德判断、道德激励和道德实践。人的道德行为就是这四个要素、四个阶段整合的完成,道德心理反应模式是这个整合的机制,道德理性是这个整合的框架和灵魂。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整合理解为道德行为产生的方法。奈文思和瑞斯特认为有的人在道德方面的失败不是他们没有健康的道德意识和健全的道德能力,而是他们不知道整合道德各个要素的方法。
一、道德行为形成的四要素、四阶段
(一)道德行为形成的第一个要素、第一个阶段:道德反应
道德反应就是人对客观世界做出的道德回应和道德解释。道德反应与一般的反应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道德反应是“同情式的反应”。这种同情式的反应在康德看来是人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的反映,在边沁、密尔看来是人类总体幸福和快乐的反映,在罗尔斯看来是人类的公平正义的反映,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的本质和阶级本性的反映。“同情式的反应”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有两个特点:其一是人的痛苦大于快乐的反映;其二是人的伦理本性的反映。当人需要做出道德反应时,通常是与对社会的道德规则的遵守和不遵守的感觉结合在一起的,遵守社会的道德规则往往意味着个人的自我利益的损失和牺牲,不遵守社会的道德规则虽然不存在个人的自我利益的损失和牺牲,但是此种反映已经偏离了社会道德的规范,会引起人的内疚、后悔、歉意等痛苦的情感。伦理本性是德国哲学家费希特首先提出的,指人先天就有的带有心理趋向特征的“驱迫感”,即人的利他的人性本能。“同情式反应”可能会产生“二次分裂”(split—second)的现象。所谓“二次分裂”是指人在同情反应或者伦理本性反应之后把一件原本应该与道德相联系的事情,错误地移植到与道德无关的事情上。例如,一个人原本要给一位乞丐施舍,但是这个人想到这个乞丐可能是冒名顶替的骗子,就可能会放弃行善的想法。“同情式反应”能够产生实施道德行为的冲动。但是,这种冲动还不能立即转化为道德行为,还是黑格尔所说的“在直接意志中表现为直接现存的内容”的意志的偶然性。人这时候只是有休谟所说的“感觉印象”,还没有形成休谟所说的“反省印象”。“反省印象”是道德判断的开始,是道德理性的出现。这是人以道德的方式把握和占有世界的开始。
(二)道德行为形成的第二个要素、第二个阶段:道德判断
道德判断的作用就是把前一阶段出现的冲动引导为道德冲动,沃尔诺克曾指出道德判断的本质在于确立道德的尺度和标准。道德判断的尺度和标准有两个:其一,社会的道德规则;其二,人的认知水平。社会道德规则是人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原则,康德把这个原则概括为人的义务与人的权利的结合,表现为理性颁布的绝对命令。罗斯把这个原则概括为表面义务与实际义务的结合,表现为道德直觉。边沁、密尔把这个原则概括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表现为趋乐避苦。罗尔斯把这个原则概括为自由平等,表现为无知之幕背后的平等选择。马克思把这个原则概括为实践,表现为以“真实的共同体”代替“虚幻的共同体、冒充的共同体”。社会道德规则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认知水平的研究起始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道德心理学家科尔博格进一步发展和系统化了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他对50名男孩从10岁开始一直研究到26岁。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的理论。后经美国心理学家考尔比等人对这个模式进行修正,形成了认知水平模式。奈文思和瑞斯特认为人的认知能力就是人的道德判断能力,经过六个阶段,才能成长、成熟。第一个阶段是处罚和服从阶段,以好坏作为核心的认知和道德判断观念。第二个阶段是谨慎和简单的交换阶段,以自我作为核心的认知和道德判断观念。第三个阶段是和睦与和谐阶段,以和睦作为核心的认知和道德判断观念。第四个阶段是法律与秩序阶段,以法律和秩序作为核心的认知和道德判断的观念。第五和第六阶段是规则阶段,以公正作为核心的认知和道德判断观念。
通过上述六个阶段,人的道德理性、心理反应模式得以建立和形成,前者的标志是伦理精神的最高理念公正的出现。后者的标志是人有了自主性、独立性和较好的认知能力。道德判断所反映的人的价值序列、逻辑序列、情感序列代表了人的理性至上原则的确立,标志着人在道德认知方面的成熟,人此时已经把社会的外规则转化为人生必须遵循的内规则,人已经可以运用心理模式做出对世界的反映。这时人对道德与不道德的判断更依赖于已经达到的认知水平,而不是“感觉印象”直观等不确定的因素。
(三)道德行为形成的第三个要素、第三个阶段:道德激励
道德评价只是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冲动是道德冲动,还没有告诉我们怎样去把道德判断里包含的道德理性付诸实施。道德激励扮演了把道德理性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角色。道德激励包括道德需求的出现和个体满足道德需求的策略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与人对道德需求的选择和对道德结果的认识有关联。人面对环境和刺激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选择,人的选择也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后果。在道德激励下做出的选择,往往意味着人把道德的价值看得高于其他方面的价值,也意味着人把道德的观念看得高于其他观念。道德价值和道德观念所以高出其他价值和观念,主要有以下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一,人性说,人性的利他倾向是压倒其他倾向的主导倾向。其二,性格说。人的性格中的害羞、担心和羞耻感强迫人按照道德规则生活。其
三,行为说。人通过接受社会教育和训练,特别是对道德模式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道德行为包含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观念的作用。其四,激励说。在公正和谐的社会里,人的道德选择被社会所奖励,不道德选择被社会所谴责和处罚。其五,身份说。在一个自由和民主的社会里,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念受到保护,人有做人的尊严,人敢于坚持道德的理念,敢于实践道德的价值,敢于维护道德的权威。其六,理解说。在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里,法制健全,人人都把道德责任视作自己的义务。人们在实现道德的价值的过程中所做的牺牲为全社会所理解和认可。
人的道德需要之所以在道德激励的作用下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是社会与人、自我与集体、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磨合的结果。人之所以要满足道德的需求是因为道德理性在这个阶段成为人的心理反应模式的主宰者和“绝对命令”的发出者。按照科尔博格的理论,这个阶段的人的道德需求类似于服用“大麻”时的“成瘾”状态,呼之欲出。人的应对策略这时已经完全融解在顺从的唯一选择里。
(四)道德行为形成的第四个要素、第四个阶段: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就是把经过道德判断所选择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实践。道德实践的效果的“标杆”作用和“蝴蝶”效应是从对社会的影响方面产生的。道德行为的实施者虽然可以获得内心的快乐和满足,但是其个人所付出的很可能是自我的奉献和自我利益的损失。因为社会和他人得到的帮助和受益,很大程度上是道德行为实施者的奉献和牺牲所致。不论道德实践的结果是什么,道德行为实施者的精神境界都令人刮目而视。原因是在这个阶段,人不会满足于以道德的纯粹理性的方式观察、认识和解释世界,而是要以道德的实践理性的方式认识、把握和改造世界,人此时站在理性至上的起点上,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心理反应模式。
道德行为的产生就是道德反应、道德评价、道德激励、道德实践互相衔接、互相促进、不断发展的结果,是一个心理反应模式连续的成功的构建和道德理性的支配地位的最终确立。贯穿于这个过程的是对存在于自我里的自私、功利、野蛮、粗俗等不文明、不道德因素的消解,是各种“私人我”向社会道德规则确立的“公共我”的回归。
二、道德行为形成的四要素、四阶段的关系
其一,这四要素、四阶段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其架构和层次看,这个系统的四要素、四阶段排列有序,循序渐进,先后有别。从其对认知的依赖看,这个系统中的人的自主性、独立性、选择性不断得到强化。从心理反应模式的形成和理性至上原则的确立看,这个系统中的人的道德行为开始有规律地出现。
其二,这四要素、四阶段是人以道德的方式体会、认识、理解、把握、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它与哲学的、美学的、自然科学的方式共同构成了人的完整和巨大的精神世界的内涵,显示了人的活动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和人的非凡的把握世界的能力。
其三,这四要素、四阶段的和谐性决定了道德实践出现的必然性。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出众的,但是他们很难把道德评价转化为道德实践,原因就是在他们的道德模式里缺少道德激励,道德的价值和道德观念没有被置于意识的最顶层的位置,没有成为支配和指导他们行为的第一原则。还有一些人缺乏道德意志,无法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常常以夸夸其谈代替实实在在的行动。
其四,道德行为的产生不是偶然和突发的,能否把道德反应、道德判断和道德激励转化为道德实践,关键在于人有没有能力把一个道德反应的心理模式建构出来,有没有能力把一个居于支配地位的道德理性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