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反思

2009-04-23

教师·上 2009年3期
关键词:口服液课程标准情景

杨 红

高中化学新教材已全面推广,但在新课标下的教学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惑,反思起来,觉得很有必要对一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

一、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的关系

在必修模块1教学过程中,我们反映较强烈的问题是内容太多,课时太少。事实上,进行期中考试时我们没

有学完第二章,只学习到了第2节离子反应。课时紧张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就只有在备课上多动脑筋。我们仔细研究《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发现必修1和必修2几乎涵盖了所有高中化学知识,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也就是说,必修部分是为所有高中生铺垫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所有学生对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有大致的了解,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在选科后通过选修模块加深拓宽。所以我们要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在教学过程中不宜随意扩展内容,也不宜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如在Na与O的教学中,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Na与O2的反应的情况,体验实验的方法,知道实验条件控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重要性,此时就不宜只关注Na的两种氧化物的对比,尤其是对Na2O2与水、酸、CO2的反应的化学性质进行拓展,又如在讲“铁的化合物”性质时,不宜补充Fe2+被强氧化剂HNO3、KMnO4(H+)、O2等物质氧化和Fe3+被H2S、SO2等物质还原的内容。因为《课程标准》中对“铁及其他化合物”的要求仅仅是“根据生活中的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已。

所以,我们要按照课标要求,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该删的要删,该减的要减。

二、把握好合理设置教学情景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关系

化学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情景”这个词语,如“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等等,从中可看出,情景教学是新课程基本理念指导下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今后能用知识独立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这就意味着需要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而情景教学能提供给给学生各种接近生活或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各种生活情景,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在讲述“铁的化合物”性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及相关问题:铁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是组成血红球的重要成分,完成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任务。如果人体缺铁,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展示市售补铁口服液包装说明。问题1:包装袋上显示的含铁量指的是铁元素还铁单质?问题2:怎样检验口服液中铁元素的存在?问题3:口服液为什么要密封保存?这些直接来自生活的教学情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以为,一个好的教学情景应该与主题紧密吻合,具有全局性,它不是用来举例子说明观点的,它是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和环境的,而且教学情景的设置应该具有合理性,一方面是在时间上要合理,不能占有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另一方面是一堂课教学情景的数量不能过多,这样会减弱学生对情景背后知识的关注;再有,创设的情景教学不要太难,要吻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情景要“阳光”些,不要一谈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令人想到就是(下转96页)

猜你喜欢

口服液课程标准情景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情景交际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HPLC法同时测定四磨汤口服液中5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