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逐梦想 追求卓越

2009-04-23

教师·上 2009年3期
关键词:火炬校长办学

吴 凡

编者按:梨花一枝春带雨,欲催蓓蕾绽新枝。湘潭高新区火炬学校就是朝霞中的这朵蓓蕾,开办才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该校师生们已频频在全国、全省的各项大赛中显山露水,令人瞩目。这究竟是怎样一股神奇的力量?该校的校长黎辉(以下简称“校长”)究竟有着怎样的治校方略?为此,笔者对黎辉校长进行了访谈,从中我们可以探寻到火炬学校迅速崛起的奥妙。

记者:火炬学校创办的背景是怎样的?

校长:火炬学校是湘潭高新区管委会斥资近1亿元倾力打造的一所现代化学校。这是湘潭高新区管委会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高新特点的教育发展大举措,既将原有教育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又优化了经济投资环境。两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湘潭高新区管委会的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记者:火炬学校的硬件建设、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是怎样的?

校长:火炬学校是一所公办学校,其硬件建设比较先进。学校占地面积90亩,总建筑面积30475平方米;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建筑清新典雅、功能齐全,环境优雅别致、引人入胜;教学设施完善、装备一流,艺体馆、天文台、舞蹈室、小白帆电视台、机器人实验基地等特色教育场地更是独树一帜。

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是:秉承“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成长和进步”的办学理念,立足“高素养、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学宗旨,以“追求卓越”为校训,力争将学校办成“市内领先、省内一流、教育高质、管理高效”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基地。

记者:如何保证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计划能顺利实施?如何确保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你认为学校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

校长:要实现学校发展的总目标,我的设想是分两步走:先用2~3年的时间夯实基础,全面规范各项管理制度,主动构建并完善适应未来需要的办学模式,初步形成学校内涵发展、主动发展、持续发展的框架。再用3~5年的时间扎实推进,在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强化优势,突出特色,主动、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

要完成既定目标,要靠高新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更要靠我们教师齐心协力地去奋斗。

学校目前的发展态势是迅猛的、良好的。两年多来,火炬学校取得的成就有:成功通过了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验收;被授予国家级、省级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生获国家级奖47人次,省级奖139人次,市、区级奖552人次;教师获国家级奖56人次,省级奖155人次,市、区级奖357人次。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9名,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均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特级教师2人,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23人。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目标。要知道,我们是一所全新的学校,发展才刚刚起步,要实现我们的目标,其间必定要经历艰难困苦,我们大家已经为此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我对学校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

记者:火炬学校是怎样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

校长:我始终认为教师是实现办学目标的关键。因此,我们学校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的办法是:活动塑造,专家引领,校本教研,体制激励。

活动可以塑造团结奋进的队伍。建校之初,我们开展了教师联欢群英会、教师篮球赛等一系列活动,迅速融洽了来自各方的教师之间的关系。随后,我们又接连开展了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户外拓展培训等活动,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其中,以年级组和教研组为单位的团队比武、联谊活动更是每期必做的项目。这些活动,激活了教师内心的活力,促进了教师团队相互之间的了解,增强了战斗力。

在注重团队精神培养的同时,学校尤其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为了给老师提供迅速成长的平台,我们利用一切机会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做现场的引领。每个学期,我们都会邀请我市各学科的教研员来校视导,有时候是我们自己准备好了研究的课例,有时候是随堂听课,有时候则是借着承接某项教研活动之机来进行。至今,我们先后邀请了全省、全国知名的小数专家、小语专家、团省委少工部长等几十位专家来校指导。除了“请进来”以外,我们更多的是“送出去”。每学期,参加省级以上(含省级)培训的都在30人次以上,市级培训60人次以上,培训的内容涵盖所有学科。然后以受培训的老师反思、上汇报课等形式将信息传递给每一位老师,起到“一人培训、多人受益”的效果。当然,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现场引领只是专家引领的方式之一,我们还要求老师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更多的途径向名师学习,找专家引领。

以校为本,是我们进行教师培训、校本教研时所遵循的原则。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老师已经逐渐摸索出一些门道,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我们已经开出了围棋、街舞、民族舞、形体、机器人等选修课程,我们研究的课题每期都分别编写了《课题研究通讯》,我们的教育论坛在以会议和网络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分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教研组有一点很值得引以为豪,那就是到目前为止,我校承办全市的各学科赛课、研讨活动等,都是由教研组直接承办的,从方案的制定、活动的组织与接待,到事后的评议和总结,全部都在教研组内完成。我认为,这也是我校校本教研最直接的成果之一。

同时,为了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坚守教学一线的岗位,我们在体制上也予以创新,所有教师一律竞聘上岗,骨干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进入“骨干教师系列”还是进入“行政管理系列”,同时,我们制定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的评选、认定及管理方案》,在当选之年内,能履行相应职责并经考核合格者,骨干教师可享受5000元的津贴,学科带头人可享受8000元的津贴,首席教师可享受10000元的津贴,而且优先参加有关教研和学术交流、培训活动。

记者:火炬学校开展了哪些特色的学生活动?

校长:我们学生的活动比较多,如“淘书乐”“废纸换再生纸”“校园环保标语设计”“科普知识竞赛”等。经过两年的磨合,有些系列活动已成为常态下的活动,如10月份的体育节、11月份的科技节、12月份的读书节等,有些活动则结合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或者传统节日而进行,还有些活动已经融入我们的选修课程之中。科学实践活动和经典诵读,则是我校正在进行的特色活动。

我校的科学实践基地包括机器人实验基地、气象站、科技馆、天文台、生物园、科学多功能实验室等。其中,机器人代表队成立于2007年4月,虽说成立到现在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是当年成立当年参赛即获得了不错的成绩。2007年7月参加在重庆举行的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FVC项目,小组赛以全胜战绩出线,获得全国二等奖。当年12月参加了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获得了全国三等奖。2008年5月参加市中小学生机器人比赛,十名选手全部获得一等奖。2008年7月参加在长沙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VEX项目,以省赛第一名的好成绩晋级全国赛,获得全国三等奖。2008年12月参加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中国区选拔赛,获得小学组常规赛全国一等奖。

记者:你原来是另外一所学校的校长,各方面的待遇都非常不错,是什么原因让你有这么大的勇气毅然选择了零起点的火炬学校?

校长:火炬学校的创立在社会上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高新区管委会的这一决策本身具有前瞻性,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给了火炬学校一个最厚实的基础,也让我对学校的前景有着极大的憧憬和信心。火炬学校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更具挑战性的机会,这对每一个愿意投身其中的人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其实,我也是一个揣着教育理想的梦者。回顾这两年多来,创业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困难的挣扎,我都经历了。前面的路不管怎样,我都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我坚信全体火炬人都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记者:在2009年,你和你所领导的火炬学校将有什么样的新举措?

校长:2009年是火炬学校开办的第三年。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悉,从建立到完善的过程。现在看来,有些理念和做法,我们是比较超前的,看了教育部2009年的工作要点,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某些想法。在实践中已经被我们证实是对的,我们将坚持并做精做强,例如我们的科学实践基地建设、经典诵读、选修课程等。当然,也有相当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规划和探索,例如制定教师新一轮的五年培训计划、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等。

记者手记:阳光、雨露与土壤——蓓蕾绽放的情愫;关怀、扶植和倾注——火炬燃烧的元素。作为教育理想的追梦人,火炬学校的领头人,黎辉校长有新锐、超前的办学理念,有务实、求真的办学思想,让我们双手合十,期待圣心的蓓蕾挂满枝头,硕大的“火炬”激情升腾!

(责任编辑:黄佑生)

猜你喜欢

火炬校长办学
接过火炬高举起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火炬照亮关爱路
我与《火炬》20年
《火炬》照我绘“二春”
论校长的修养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