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精彩英语课堂

2009-04-23皮德云

教师·上 2009年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维教师

皮德云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使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愉悦、精彩,无疑是英语学科教学的一次革命。

一、创设真实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时的优先注意倾向和从事某种活动时的爱好倾向,它表现为个体为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如果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现代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色彩结合起来,通过语言的描绘、文字的表述、图像的演示、动画的模拟、音乐的渲染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如在教八年级(上)Page 3的Section B时,我利用计算机呈现姚明在NBA中的出色表现,教Page 4时我又利用VCD呈现贝克汉姆在奥运开幕式上的精彩画面,通过利用多媒体把图像和声音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攀升。

二、改变呈现方式,突破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构成知识体系中最为重要、本质的学习内容,它是指概括性、理论性强的知识以及应用范围广的方法、技能。由于重点知识具有共性和概括性,能产生广泛的迁移。抓教学重点,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科学知识;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能抓纲带目,更好地掌握知识结构,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多媒体教学可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物可看,寓创造性思维于顺向思维中。看着精彩的画面,听着优美的音乐,置身于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会很轻松地用英语将课文内容描述出来,教学重点、难点便迎刃而解。利用配套的电脑光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在八年级(上)Page 21的1a中,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回放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又通过视频展示了英国伦敦的标志性建筑,看着那些画面,课堂气氛顿时热烈,学生们仿若身临其境,轻松地用英语将北京奥运会用过去式叙述了出来,并用一般将来时设想了英国伦敦2012年奥运情况,学生说的能力得到了极

大的提高,学习效果非常好。

三、整合媒体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多感官进行的,通过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多重感官的协同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记忆成效,形成正迁移。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手段十分单一,教具就是挂图、小黑板、实物等。有的教具不便于准备、携带和保存,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教师讲得苦,学生学得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素质的培养。现代信息技术集图形、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感觉器官,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吸引学生,增加信息获取量,使英语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自始至终保持强烈的兴趣,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同时还扩大了学生想象、思维的空间,解决了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矛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积极智力开发,给学生以丰富想象的天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动眼观察,动口叙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各个不同的界面都留给了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参与中调动了各种感官来感受知识,培养了他们的注意力,也提高了课堂效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我在教“Our world”一单元时,先放映了一段《动物世界》中的精彩片断,然后让学生谈论自己身边熟悉的动物。学生们畅所欲言,乐于开口且急于开口,用英语进行三分钟演讲比赛,谈论了pig、dog、cat、duck、goose、rabbit、sheep、horse、cow等十几种动物,接着再设置情景让学生对话、表演。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迅速提高,教学效果好。

四、创设评价平台,反馈教学信息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如何,能否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行学习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媒体技术也能协助教师完成这项工作,并使教学活动显得更加丰富、有趣味、信息交流活动更贴近真实。比如我们可以将学生需要完成某一层次练习制成类似于电子游戏的交互界面,当学生完成某一层次练习以后,便通过关卡,进入更高层次训练,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斗志。

教学还必须重视信息的反馈,只有用反馈的信息与所预期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才能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教学信息,并高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学生完成书面练习后,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解法和存在问题的共性,及时投影,师生共同评价,进行信息交流,使学生尽快发现不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我在教Food and health一文时,设置了许多自主练习题,联想到“三鹿奶粉事件”中的问题,让学生用if大量造句,并投影句子If we choose the wrong food, we may become sick.让学生注意从句时态和主句情态动词may的用法,看能否用must替换,让学生讨论二者之间的区别,还投影了很多学生们的代表性句型,调动学生去思考。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学生的全部作业迅速收集整理,分析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进程,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扩大知识领域,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则是学生形成创造动力的开始,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关键。在科学的探究活动中,问题的发现与再发现贯穿在整个过程中。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已由知识的传播者、科学实验的示范者转变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作为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启发、鼓励学生提问题,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件制作中安排一些学习资源和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学习探究活动,并创设学习体会、学习成果交流平台,如BBS、聊天室、电子邮箱等,让学生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表达对知识的理解。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有效有序地开展,教师应在课前对种类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和组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予以帮助。在教八年级(下)Page 5的Section C前,我发动学生从网上选择了许多关于不同国家风俗习惯和用餐礼仪的图片和短文,课堂上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尽可能将这些图片和短文展示出来,学生边看图片、边读短文、边提问题。然后互相探究,一起筛选重点,并让他们以“Western Table Manners”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由于课件图文并茂,形象具体,学生讨论热烈,学习热情高涨,许多同学作文很棒。本堂课学生说、听、写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深得同学及老师们的好评。

六、创新练习设计,培养创造品质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一节课的练习阶段往往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为主要目的,因而让学生操练某一类的习题。实践证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通过CAI课件精心设计的练习同样使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积极地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创造性的应用能力。

1.英语教学要讲来源、讲用法,通过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学起来自然、亲切,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设置生活中的场景请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表演,达到熟练地运用知识的目的,如:打电话、商店购物、农场劳动等等。

2.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课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课堂练习形式更加多样化,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欲望更加强烈。例如教学八年级(上)Page 94 “A Change in the Old City Walls ”一文时可以用计算机显示北京城新旧城墙的变化。教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The Great Pyramid”一文时,可以用幻灯打出胡夫金字塔的图像。教 “the Great Wall”一文时,可以用VCD放映出有关中国长城的历史和图像。让学生根据直观的画面用英语叙述课文内容。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兴趣盎然。

3.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即对一个问题,所求的答案往往与他人的不同,有新想法,新设计。在教学Food and health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在网上查找different kinds of illnesses及诊治方法,然后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并归纳。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不知不觉掌握了should和had better等句型的用法。

总之,信息技术手段引路课堂,能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施创新教育。

(责任编辑:郑卫)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思维教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最美教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