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统一性和规范性到个性化和多元化

2009-04-23蔡基刚

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展望大学英语

摘要:改革开放的30年见证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从很低的水平发展到已拥有一整套完善、规范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水平。展望未来,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应该向个性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发展回顾;展望

在回顾大学英语走过的这30年的道路时,我们惊奇地发现,这30年正好也见证了我国大学英语从无到有,从水平较低到相对成熟的发展过程。回顾这30年大学英语的发展历程,我们不仅为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骄傲,更重要的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了非常宝贵的财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大学英语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

如果要对30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发展进行划分的话,大致经历了这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到1986年,第二阶段是1987到2001年,第三阶段是2002年到至今。

1第一阶段

我国大学英语的前身公共外语是和共和国成立同步的。但是外语语种的选择左右摇摆,大学生规模较小,以及文革受到干扰种种原因,从一开始就制约了我国公共外语的发展,可以说共和国成立后30年的“公共外语教学始终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付克1986)。直到了1978年,随着高考的恢复,大批学生涌进大学校园,尤其是197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外语系和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杂志编辑部联合发起召开的“科技英语研讨会”,才标志着“人们开始把公共外语作为外语教学中一个重要领域来加以研究”(付克1986)。

当时的公共英语教学对象人数较少,新生的英语水平是很低,不少是一点没有基础的从工厂农村考进的历届生,而教师大多是从俄语转过来的,因此整个公共英语教学的水平是很低的,对公共外语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达到目的要求的途径和方法都是相当模糊的。在这个背景下,1980年6月,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几所院校联合制定的《英语教学大纲(草案)》在上海召开的高等学校理工科公共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审订通过。这份大纲堪称为第一份公共英语教学大纲,它(1)对不同层次的新生提出了阶段性要求。如新生超过大纲入学要求,可直接进入第二阶段学习,达到大纲要求后可选修翻译、写作等课程。(2)明确地提出了听、说、写的目标。(3)把“专业阅读”作为一个阶段正式列入大纲。尽管如此,由于各个大学面对成绩好坏不一的新生,分班的依据、每学期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各个学校都不一样。不仅学校与学校之间没有可比性,就是每届学生之间也没有统一的标准。1980年《英语教学大纲》实际上是松散性的,主要是针对少数重点大学。

为了适应新的情况,1982年4月,当时的国家教委在武汉召开了高等院校公共英语课教学经验交流会,会议决定修订大纲,并正式成立了教学大纲修订组。这次会议的精神通过《纪要》,以教育部文件形式发到全国各高等院校,成为这一时期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文件和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此后,公共英语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鉴于我国大学中的理工科和文理科公共英语教学情况和教学目的要求有所不同,大纲修订组决定制定两个大纲。在经过两年的新生英语水平调查和历届毕业生的科技外语社会需求调查,教学大纲草案形成。1985年和1986年国家教委正式下发文件,批准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用)》(教高1985[004]号)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用)》(教高1986[010]号)。这两个大纲的共同核心就是分级教学。大纲把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分成了六个级别,规定其中的一至四级为必修课程,五至六级为选修课程,然后通过制定了统一的词表、语法结构表、功能意念表和语言技能表,对每级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作出了定性和定量的规定。这“不仅有利于外语教师组织教学,也大大促进了校际之间的交流”(应惠兰1996)。可以这样说这两个大纲对于规范和指导刚刚起步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建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第二阶段

为什么第二阶段是从1987年开始?第一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虽然在文理科和理工科两大学科内部统一了起来,但在这两个学科之间,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要求方面还是有较大的差别。前者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基础上,后者更注意科技英语的特点。前者只有听说读写要求,后者还有“译”的要求。词汇要求方面也有20.3%的差异,前者注意的是共核词汇,后者不少是专业方面的词汇。另外教学课时安排也不相同。因此,为健全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发展,第二阶段大学英语发展的主要工作就是统一和规范。这个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界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1987年全国统一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正式开始实行。当时国家教委专门发文规定四、六级考试作为教学大纲的配套措施,不仅是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的评估体系,同时也是教委检查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依据。客观地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影响很大,功不可没。它直接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引起各级教学行政部门,甚至整个社会的重视,从而保证了《大纲》的贯彻执行,推动了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可以这样说,没有四、六级的统一考试,就不可能有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也不能有大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的迅速提高。第二件事就是1999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的公布。显然,“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需要的强大压力下”,“要求制定一份全国统一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缪君强1996)。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原国家教委于1994年7月和12月分别在大庆和桂林召开了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和全国大学英语教学上新台阶座谈会。这两次会议的主题是:大学英语教学如何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应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培养跨世纪人才。会上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在2l世纪上一个新台阶的规划蓝图,并决定修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与1982年4月的武汉会议一样,大庆会议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1996年5月,大纲修订组和《面向21世纪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组正式成立,经过近三年多层次的社会需求调查、学生英语水平和词汇量调查,1998年12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正式公布。这个大纲1999年大纲不再分文理科和理工科,在全国第一次提出了统一的教学目标和统一的教学要求。大纲主要内容(1)强调“阅读为第一层次要求”,培养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为第二层次;(2)规定大学英语四级是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3)提出了“四年不断线”的原则。这份大纲为在21世纪初使大学英语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正是这两件事情使这个时期的大学英语进入了一个

迅速发展和繁荣的时期。

3第三阶段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方面,和国际交往与日俱增。二是高等教育实行扩招政策,从1998起,大学生规模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为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同时解决扩招带来的师资紧张压力和教学质量压力,教育部决定启动新一轮大学英语改革。2002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一个星期内两次召开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座谈会”,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基本思路》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草案》两份草案文件听取意见,商讨大学英语教学如何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形势。同年12月以教育部文件形式正式颁发了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通知,从而拉开了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序幕。这场具有自上而下特征的改革虽然只有短短的6年,但改革的力度大比以往都大。它有三个重要内容:(1)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确立“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目标;(2)建设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改革原有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由测“考核已修完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各项目标”的考试转变为“测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试。教育部为推进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挑选了180试点院校和65所示范点院校,设立面向一线教师的近400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组织宣传团,到各地宣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交流建立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经验。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大学英语的教学环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和提高,各大学在不同程度上更新和配置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建立了英语多媒体自主学习中心。同时教师的现代化教学理念也有了普遍的提高。毫无疑问,这次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它对于改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传统观念和模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其意义正逐步显现出来。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1问题

回顾这30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发展轨迹,我们走的是一条高度集中和统一规范的道路,这是必要的。在大学英语刚刚起步时期,各学校大学英语理论水平较低,教学方法比较简单,整个大学英语体系尚未形成,学生的英语基础又普遍较差。如这时没有相对统一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要求是不可能带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也不可能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迅速发展。同时整个教育体制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其理念、模式和方法势必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政策的制定。

但是自我国进入21世纪起,情况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1)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已经形成,大学英语理论和教学方法日趋完善,各学校都有一批大学英语教学经验相当丰富的教师。

(2)社会对英语能力的重视和国家加大了对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蔡基刚2004)使得大学新生的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不少重点大学的新生水平已达到和超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

(3)一方面校内外的外语学习环境已大大改善,另一方面学生的参与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依赖教师的程度大大降低。我们的问卷调查表明一半以上的学生是依靠自学提高自己英语的。

(4)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扩大招生政策,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仅为108万人,而到了2007年,规模已达到567万,其结果是导致大学新生英语水平差距日益拉大。

(5)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的差异越来越大,出现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四种基本格局,同时新型的专业性和职业性院校不断涌现。

(6)由于办学定位等的不同,各校对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作了重大调整,不少学校的大学英语学分正在压缩,从16学分压缩到12学分。而一些重点大学,以及普通院校更是压缩到6~8个学分,如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复旦、浙大、南开、东南大学、宁波大学等。

鉴于这些新情况,再继续搞统一规范,必定会制约大学英语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我们如果还是继续规定一个全国所有大学生都必须达到的划一要求(以及必须学习的时数)就好比把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统一编在一个班学习,同时开课同时结束。这种“齐步走”和“一刀切”的做法必然会使一部分人再努力也达不到要求,而另一部分人不需再学任何英语,一入校就能通过。前者即使把学习专业的时间都花在学习英语上,也难以通过标志着达到一般要求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根据原四、六级考委会主任杨惠中的统计,全国每届本科生四级考试的平均通过率仅为62.4%),结果,这一大部分学生必然会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失望和绝望。而后者由于课程内容重复,缺乏挑战,“这就不仅造成令人遗憾的学习资源浪费。费时费力,而且引发了英语学习中的一种懈怠”(戴炜栋2001)。

实际上在这轮改革的初期,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2004)就指出:“十几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设与改革,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外语教学规范化的道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统一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与统一的测试体系。《大纲》与考试,在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但是,由于将大学英语教学高度‘规范在统一的《大纲》与考试之下(在《大纲》中甚至限定了学生应掌握词汇的范围),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高校的英语教学的发展,这显然与高等教育多样化、个性化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2方向

我国的大学英语已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时期,发展的方向是个性化和多元化。具体说来有下面几个方面:

(1)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不应全国统一。也就是说不宜制定一个全国大学生都必须达到的统一要求。取而代之,可以在全国制订一个统一的语言等级量表。语言等级量表对每级中要达到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只作标准上描述,不作硬性的具体要求。等级量表放在那里供,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专业根据自己情况去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指标和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学生。

(2)大学英语能力培养不应一样。在大学四年时间里要像培养英语专业学生一样,要求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听说读写译方面都达到一定高的要求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由于学生进校的水平不同,今后发展和工作就业不同,我们可以让学校甚至专业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自己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是全面发展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还是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或还是培养学生的专业阅读能力,由学校和各专业自己决定,而不是统一规定。如导游专业的学生对听说要求高一些,而对读写的能力则要求可低些。

(3)大学课程设置应当个性化。不根据学校办学情况,要求所有大学都把大学英语规定为必修课程,修满

16学分,是不科学的。大学英语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或学生进入大学直接进入双语课程学习;大学英语主要是通用英语(即基础英语),还是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相结合,或主要是ESP课程;学分是16学分,还是8个学分等等,应当由各个学校根据自己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来决定。

(4)教学模式应避免一刀切。在提倡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大前提下,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如学校的资源和硬件环境,师资力量和学生水平等来决定具体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是否多媒体教学要替代或部分替代传统课堂教学,是否要建立英语多媒体自主学习中心,是否要求有封闭式的多媒体学习教室,规定计算机终端有一定的比例,还是建立无线上网的开放式学校局域网系统,是否要把听说放在多媒体教室上解决,把部分学分放在自主学习上等等,不能强行推行一种教学模式。

(5)大学英语教材应当放开。目前我国大学基本上使用高教司推荐的5套教材,这些教材对于推动各校教学改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这5套教材的编写都基于同一理念和原则乃至框架的,这不利于各学校的特殊需要。我们认为不宜把学校教学改革情况、教学成果评奖和教育评估等与是否使用政府推荐的教材联系起来。学校和教师应有选择教材的自由和自主权,因为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不同起步层次、不同编写理念、不同内容偏向的大学英语教材出现,才能迎来大学英语教材百花齐放的春天。

(6)大学英语评估体系应该多元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考纲已经修改了考试目的,这是正确的方向。四、六级考试应该进一步和教学脱钩,弱化其大学英语教学指挥棒的作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无论是形式(如实行网考)还是内容(如听力占到70%),有一点必须清醒:千万不能让考试来统一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同时应当鼓励学校建立自己的测试体系,反对用四、六级考试来作为学校的教学考试。

三、小结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没有教学大纲,到有两个不同的大纲,再到统一为一个大纲,再到废除大纲由教学要求替代,最后取消统一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由统一性和规范性回归个性化和多元化并不是回到30年前,而是在一个比较完善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基础上进行新的突破,新的发展。目标是大学英语教学适应新形势,与日俱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

[责任编辑:陈立民]

猜你喜欢

展望大学英语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