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半分碧水”推波助澜

2009-04-22余建华陆永和

绿色中国 2009年10期
关键词:水利部门采砂村规民约

余建华 陆永和

“漫步乡村堤岸,杨柳吐青依伴,碧水接连天,少女金溪纱浣,惊叹,惊叹,白鹭斜飞江畔。”这是开化生态河道的写照。

开化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区,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境内沟谷纵横,山河相间,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共有大小溪流2424条,总河长3500公里,年平均出境径流量27亿立方米,是浙江省重要水源保护区。为了这“半分碧水”,近年来,开化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兴县”发展战略,把生态水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入实施“百里生态河道”、“百里绿色长廊”建设,着力改善城乡水环境,许多地方呈现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新面貌。全县境内地表水常年总体水质保持在I、Ⅱ类水平,出境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水标准,确保了“一江清水出开化”,生态河道建设成效显著。

创新理念,突出生态主题

开化是一个纯山区县,生态是最大的品牌和优势。为全面推进河道建设,开化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从安全、生态、和谐的角度出发,审视把握河道建设,并把这一理念贯穿于方案设计、工程施工和建后管理的始终。

在规划方案上,做到“三个结合”。科学划分河流河段生态功能区、水源保护区、鱼类繁殖区等功能,将河道建设规划与流域安全、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休闲旅游相结合,突出生态特色和源头文化。在设计方案优化过程中,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期、疏浚与筑堤、防洪与排涝、自然与人工的相互融合,提高河道建设的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生态性。

在设计内容上,突出“两个字”。一是“实”字。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建堤筑坝,清障疏浚,防洪排涝、保持水土。二是“新”字。摒弃“呆板”、“僵硬”河道建设旧模式,注入生态、绿色、旅游等新元素,充分利用保护河道自然岸线和原生植被,建设河道景观长廊。

在施工过程中,把握“一盘棋”。针对山区河流暴涨暴落的特点,通盘考虑水利工程建设,如在疏浚河道中,“退堤不切滩”,因地制宜,依势而建;在河堤砌筑上,就地取材,变废为宝,采用“鹅卯砌半堤,坡面植草皮,堤顶种绿树”的方案,并辅建洗衣埠、游泳台、休憩园、观景台,以及“鱼道”、“鱼窝”等设施,把生态河道建成防御性工程和休闲性场所。

村规民约,落实自主管护

“三分建,七分管,要管好河道必须发挥乡村自治作用,用多数人监督少数人,才能管好河道、美化河道”,通过调研,开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由于河道线长面广,水利部门难以监管到位,而乡镇村无权监管,河道管理成为水行政执法的盲点。为改变这一现状,开化将河道管理部分权限纳入村规民约,由村民自主管护。全县18个乡镇125个村制订了河道管理村规民约,被管护的生态河道长达370公里。

明确管护责任。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小组会形式,制订确立河道管理村规民约,把护堤护树、河道保洁、渔业保护等工作纳入村级公共事务管理范畴,明确管护责任。如《马金高韩村河道管理公约》中提出,“严禁砍伐护岸林木、毛竹,破坏护岸绿化植被,违者每根林木赔偿50~200元,每根毛竹赔偿10~50元,每平方米草坪赔偿30~80元,并责令其在当年更新补种。”在各村建立河道管理领导小组,明确河道保洁员,加强河道日常管理。《华喜村河道管理公约》中明确,“建立河道保洁制度,设立河道保洁员2名,保洁范围为河道水面、堤防及绿化地。河道保洁员每周保洁两次,保持绿地、堤防整洁,水面无飘浮物。”

适度下放权限。实行“抓大放小、放权搞活”,对部分涉河管理权限予以下放,并在村规民约中予以体现。如水利部门在审批采砂经营权前,必须首先征得村委会同意,由村委签署认可意见,乡镇拿出初审意见后,水利部门方可依法审批。对农民建房采砂的,除上级明令禁采地段外,在不影响河势稳定,确保堤防等水工程安全的情况下,可由村集体自行负责管理,只需报水利部门备案,免收采砂费用。又如,《华喜村河道管理公约》中明确,“除水利部门与采砂户签订责任书,交纳保证金外,村委与采砂经营者也签订责任书,实行采砂保证金制度。采砂经营者须向村委交纳保证金3000~5000元,接受监督,采砂弃碴及采砂作业造成的深坑要及时平整,保持河道整洁、流畅,防止溺水事件发生。”

实行奖惩并举。开化县财政专列生态河道示范村建设资金,配套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改厕改水等工程进行补助。同时建立举报奖励制度,严厉查处破坏生态河道行为。各村村规民约均明确规定,若村民发现违反规定的,应立即向村河道管理领导小组举报,由村委会作出处理,整改落实,情节严重或造成危害较大的,上报县水利等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综合治理,确保长效监管

在实行河道村民自治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综合治理,长效监管,推进生态河道可持续运行。

定界立碑,划红线。开展省市县三级河道勘测定界,明确生态河道保护“红线”。在全县各乡镇选取1~2个环境优美、管理到位的生态河道示范点和主要河段,设立“两碑两牌”:生态河道界碑、村规民约告示碑,禁渔通告牌、采砂警示牌。通过碑牌警示,带动全县生态河道建设。

禁控结合,抓整治。制订《生态河道保护规划》,明确河道禁采区、控采区和可开发区。强化河道巡查,构建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和河道执法快速反应机制,严厉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河涉水难点案件。加强河道采砂作业管理,引导和鼓励发展机械制砂,淘汰机船采砂。贯穿全县的干流马金溪已全面实现机船禁采。实行禁渔增殖。全县300多公里河道实行全年禁渔,累计放流各类鱼苗达270多万尾,有效促进了水生态平衡。

加强宣传,造氛围。每年开展生态河道示范村评选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介平台,加强河道法律法规和河道建设宣传,及时报道正面事例,曝光反面案件20余次,增强公众参与河道管理、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意识,营造内外联合、左右联动、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山水灵秀境,诗画钱江源”。生态河道建设是改善城乡水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水利行业服务绿色环保大局的一个缩影。站在新的起点,开化不辜负历史使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为主线,以山水为依托,全面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让“半分碧水”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责编:耿国彪)

猜你喜欢

水利部门采砂村规民约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沁阳市部门联动打击非法采砂活动
健全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助推乡村治理
关于我国水利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探讨
对村规民约体系重构的思考
加强水利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
我国将打击长江非法采砂
水文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探讨
规范采砂管理 建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