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60年“张飞”变“貂婵”
2009-04-22耿国彪
耿国彪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生产以及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着相互利用、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新中国建立以来,一个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的国家处于一种百废待兴的状态。为使国家经济尽快恢复,并走上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建设者们以超乎寻常的热情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
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需要资源开发,一个走向繁荣的新中国需要能源的动力。60年来,从工业学大庆到三峡精神,中国的资源利用和工业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54年至2008年,我国能源工业累计完成投资100945亿元,年平均增长14.7%。其中电力投资年平均增长15.8%。通过大规模的投入,我国能源供给能力迅速增强。
2008年,原煤产量达到27.88亿吨,是1949年的87.1倍。1995年组建的神华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煤炭生产企业。2008年,原油产量1.9亿吨,是1949年的1583倍;天然气产量为789亿立方米,是1949年的11276倍。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海洋石油工业,随着198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成立,获得了高速发展,海洋油气产量从1982年的9万吨迅速升至2008年的4293万吨油当量。
2008年,电力生产量达34669亿千瓦小时,是1949年的806倍。自1985年第一个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以来,我国核电从无到有,到2008年,已形成885万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风力发电迎来发展高峰,2008年装机容量为839万千瓦。
中国在能源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石油勘探开发、水电建设、综合机械化采煤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时,节能环保取得进展。2008年全国共关停小火电1669万千瓦,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60年,对一个国家来说只是历史的开端,但60年对于资源利用来说,足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60年来,中国资源开发从粗放型走向节约型,从一味开发走向开发与保护并举,从观念到实施都经过了一个由“张飞”到“貂婵”的变化过程。
资源危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1987年7月11日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向南斯拉夫医院里刚刚分娩的一位母亲表示祝贺,她的新生儿有幸成为地球上第50亿位居民,这一天被联合国定位“50亿”人口日。
而今,随着那个婴儿的不断长大,50亿这数字也在不断膨胀。现在的世界人口已然超过60亿,短短二十多年间地球上的人口净增十几亿。虽骇人,但确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汹涌的人口浪潮,现在人类无可避免地面对生存与未来的抉择1
20世纪,全球15%的人口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消耗了同期全球60%的能源和50%的矿产资源。人类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面临着人口的压力,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难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也同样面临着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资源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即: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本文所指的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一切自然资源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受到有关自然规律的支配。人类只有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否则,必将产生相反的效果。
中国国土面积占世界土地面积的7.2%,居世界第三位,但中国人均土地面积却不到世界平均数的1/3。中国地表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但人均水资源仅居世界109位,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3种,其中45种主要矿产探明储量潜在价值占世界矿产总价值的12%,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矿产资源只居世界第53位。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再加上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使资源开发受到制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加速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
在中国第五大城市武汉市,曾赫然耸立起一块大字标语牌:“同志们请警惕——我们已不再拥有地大物博,而只剩下人口众多!”二十几个字的标语带给人们极大的震撼和些许恐慌。
大力节约资源,更快地提高资源效率,无疑是既能缓解资源约束、保障资源安全,又能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必然选择
马永顺是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建国之初,国家急需木材,他是伐木的模范;在国家需要保护生态资源时,他又是植树造林的英雄。由伐木到造林,彰显出中国资源利用观念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马永顺以忘我的热情,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他一个人完成六个人的工作量,“一把弯把锯,威震兴安岭”,创造出手工年伐木1200立方米的全国记录。他根据自己多年经验总结出的“安全伐木法”和“四季锉锯法”,被写入全国手工伐木作业的教科书。
1959年,在全国群英会上,周恩来总理亲切地对他说:“你们不光要多出木材,出好木材,还要多造林,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从那以后,马永顺就想着要把自己伐的36500棵树木补上。每年春季造林,他都坚持早上山晚下山,抓紧劳动间歇栽树。1982年马永顺退休了,还差8000株树没有栽上。他下决心要把这笔“账”还上。有人对他说:“你劳累了大半辈子,该享享清福了。”马永顺说:“我是林业工人,过去主要是伐木,现在正好有时间栽树了,我才刚刚上岗!”
1991年,马永顺已78岁高龄了,还差近千棵树。子女们怕他累着,表示全家人上山,帮他在一年内把这笔“账”还完。当年,马永顺率领全家三代15口人,到荒山坡上营造义务林,还完了1000棵树的“账”。马永顺的夙愿实现了,但他依然造林不止。截至1997年5月,他同家人又栽下落叶松4000多株。
从马永顺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国家和公民对资源观念的转变。在对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中,他们逐渐认识到,在自然界中,一切生物都是与周围的环境同处于一个生态系统里,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都随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调节好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成分的关系,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状态,使自然界最大可能地维持人类的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20世纪以来,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但是,资源消费过度已成为一种全球性危机,它严重的阻碍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威胁着人类的未来。
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就向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
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发展。”1987年,以挪威原首相布伦特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在世界各国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浪潮。1992年6月,中国政府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首脑会议上签署了环境与发展宣言,其后我国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即《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5年,中国正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大国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对资源的使用。人类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也是建立在消耗资源的基础上。这一点毋庸置疑。可回顾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资源的消耗速度却超过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长此下去,资源将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资源和环境所能承载的前提下,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向前发展,即做到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生态可持续。可持续发展观念要求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能够同人类向自然的反馈达到平衡,这也就是循环发展的理念。
近日,北京市立足于50年垃圾处理及可持续发展需要,将择机建设东南西北4个循环经济生态园区。循环经济生态园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以上,不仅具有综合处理功能,还将发展环保、生态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等产业,具有促进当地就业和生态建设,惠及周边百姓等多种功能。这些循环经济生态园区内的垃圾处理设施周边2至3公里内将不规划和建设居住区,并拆迁现有居民区,预计垃圾处理规模将达到7000吨/日以上,同时还具备扩容和应急处理能力,可满足50年垃圾处理的需要。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林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善了中国生态状况,也为全球的生态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中国森林覆盖率已由8.6%增加到18.21%,人工林面积达到8亿亩,居世界第一,在世界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情况下,中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全国沙化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约3436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约1283平方公里,总体上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这些成绩都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努力。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共享一片蓝天,因此保护地球是每一个地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我们享受工业文明带来幸福的同时,也要在生活上注意节约,保持与环境的友好。
节能减排:我们的基本国策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产业经过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农业、能源、原材料供给能力迈上新台阶,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完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国也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石油资源消耗过多,浪费现象突出等问题。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十一五”期间要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三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了工作力度,节能减排取得了重要进展。“十一五”前三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0.1%,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累计分别下降8.95%和6.61%。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措施,节能减排作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取得明显成效。今年第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9%,降幅同比提高0.27个百分点,今年要力争达到5%。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这都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我国石油资源缺乏,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石油需求迅速增长,国内石油生产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据统计,2008年我国石油净进口2亿吨左右,占全部石油消费量的51.3%,而且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还在逐年上升。如果不推进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难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势必影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今后要紧密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和相关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力度,研究制定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等低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
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重视能源节约和提高能效,并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除了加大节能减排管理力度外,还通过技术进步节能。中国把支持节能技术研发作为政府科技工作的重点领域,在科技支撑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等计划中安排重大科技项目,加大对节能领域关键技术的开发力度。在节能技术推广方面,2007年印发了《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在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召开专题技术推广会,积极推动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高科技在节能提效中的贡献率。
2009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合作的“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项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业遂、财政部副部长李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中国首席代表马和励出席了签字仪式,这标志着中国绿色照明国际合作进入新的阶段。
我国政府从1996年开始组织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将其列入“九五”、“十五”节能重点领域和“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为克服节能灯推广的市场障碍,中国政府出台了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的办法,对居民用户、大宗用户分别给予50%~N30%的补贴。去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节能灯6200万只,今年的推广任务是1.2亿只,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各地组织实施。
去年底,国务院出台了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今年初,调低了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能效等级1级或2级以上高效节能空调、冰箱等10大类产品,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加大推广力度。6月1日实施以来,能效等级2级以上的高效节能空调销售比重由5%左右一跃上升到15%左右;中央财政安排70亿元,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这些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
我国节能减排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形势依然严峻,任务相当艰巨。我们要进一步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节能减排不动摇,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以应对金融危机、应对气候变化为契机,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型战略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到节约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可再生能源:我们发展的前景
2008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26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28.5亿吨标准煤,分别是1949年的110倍和53倍。1979年至2008年,能源生产年均增长4.9%,支持了GDP年均快速增长。
在这些能源中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像煤、石油、天然气等需要经过地质年代才能形成的资源就是不可再生能源;而光、水、风、地热、潮汐、生物质等属于可再生能源。
在人类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这些能源分布在地球表面,具有能量大、分布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等特点。因此,各国在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发生危机时,都将目光转向了风、光等可再生能源。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过高,这带来了运输紧张、环境污染严重、产业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必须发展清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起步较晚,还比较单一。2007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折合2.2亿吨标准煤,相对于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5%。可再生能源比重较大的是水力发电,我国有水力发电4800多亿千瓦时发电量,占整个发电量的16%。风力发电增长较快,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0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有1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我国的年生产能力达到2300万平方米,使用量达到1.2亿平方米,是世界上使用面积最大的。光伏电池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千瓦,是世界第一大光伏电池的生产国。另外我们还利用生物沼气,大中型沼气设施有5000多处,户用沼气池有2700多万口,主要是农村的农民作为燃料。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为了大力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国家制订了《可再生能源法》,在2007年1月1日生效。我国还制订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当中提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高出部分在全社会进行平摊。为了鼓励风力发电,我们对风力发电减半征收增值税,一般增值税是17%,对于风力发电只增8.5%。最近几年,国家的风力发电飞速发展,现在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的第五位。中国风力资源丰富,在内蒙古、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国家布置了一系列超过百万千瓦乃至一千万千瓦的大型风力发电基地。最近这几年,我国开展了消灭无电乡的光明工程计划。中央政府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在西藏高原主要用太阳能的办法来解决牧民的用电问题,最近这几年总共解决了90万人口的用电问题。另外,中国用太阳能热水器的面积是全世界最大的。
如果我们翻阅一下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不难发现,迄今为止人类能源利用经历了三次大的革命。18世纪,瓦特发明蒸汽机,使煤成为驱动火车、轮船和机器的动力,从而开辟了工业文明。19世纪60年代,以石油为动力的内燃机进一步提高了人类利用能源的能力,使人类第一次可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19世纪70年代,随着电磁学的发展,人类发明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电动机和发电机,使人进入了电气化时代,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能源革命。20世纪末,人们开始更深入地研究利用原子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新型能源,构成了第三次能源革命。
可以说,每一次能源利用范围的扩大,都伴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每一次高效的新能源的利用,都会使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尽管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才刚刚开始,但我们可以认识到它的巨大潜力,也许在未来的时间里,还会有更新的能源为我们服务,使之能够达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
绿色生活:我们新的生活方式
1971年,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詹姆斯·欧文这样描述远眺地球的情景:“站在月球上远远望去,我这一次惊异地发现,我们的地球是那样伟大而美丽,又是那样的渺小而脆弱!……造化赐给人类的竟是一个如此的生存空间,她太宝贵了!我突然扪心自问,我们从前的生活方式是不是有些自私?那一刻,我最迫切的想法是重返地球并告诉所有的人们:只有我们的地球是温暖的,有生命的,好好地照料我们的地球,珍惜我们的地球,加倍地爱护环境,爱护生命,爱护生活吧!”
我们感叹欧文对地球赞美的同时,也自然而然产生了自身的思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已经在很多人中抬头,地球已没有能力支持这种过量消费的生活方式的发展,人的“欲壑难填”,而资源有限。如果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享乐主义者成了全人类的负担,这既不符合社会道德,也不符合环境道德。我们应树立一种新的消费观念:以知识和智慧的价值代替物质主义的价值;以适度消费代替过量消费;以简朴的生活代替奢侈和浪费。鉴于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中心问题,这就使绿色消费成为简朴生活的新表现。
所谓绿色消费是以过简朴和健康的生活为目标,在物质消费中偏爱“绿色产品”,在选购商品时宁肯多花钱也乐意买绿色产品。例如,买无污染、安全而富有营养的绿色食品,低能耗绿色灯具,无氟绿色冰箱和空调器,绿色汽车等。这种消费又引导一个新的市场方向,即绿色产品渗透和占领市场,从而形成一个新市场——绿色市场。它以绿色消费为动力带动绿色生产的发展和推动绿色技术的需求,从个体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促进了无污染工业、农业发展及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利用。
我国太原钢铁厂退休老工人李双良是治理污染的实干家。80年代初,李双良虽已退休,但他却想在晚年干一件对社会、对后代都有益的事,他决心把工厂的废渣山搬走。从1983年起,他带领20多名老工人用10年时间,终于将一座巨大的渣山削为平地。李双良他们不仅搬走了渣山,而且做到了化废为
宝。人们记不清有多少路是用李双良拉的废渣铺成,又有多少废钢铁经由他的手又重新投入熔炉!李双良用自己的汗水说明了中国治理工业废渣的希望所在。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人怎么可以改变环境?不错,一个人的学识、能力、时间和经验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去关注和解决某一个问题,那么集体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如果每个人化作一片绿叶,挽起手来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这个世界上就多一片抵御风沙的绿荫;如果每个人是一条小溪,汇集起来就是奔腾的江河,这个世界上就会有更多干涸的土地得到滋润。有些事情看起来虽小,但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却意义重大,我们不妨试一试。
城市中用水紧张,如果我们每个家庭能将水源重复利用,便可提高其使用效率;限制含磷洗涤剂的使用,改用无磷的肥皂、洗衣粉能够降低生活污水中磷含量,从而降低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选用绿色照明,节约能源又降低了经济支出。
农村能源问题比较紧张,修建沼气池,利用作物秸秆、杂草及人畜粪便发酵后产生沼气,可解决燃料和照明问题。而部分地区利用其地理优势修建太阳能房屋,利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降低了燃煤对大气的污染程度及伐砍薪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程度。
随着社会发展,使用一次性商品已成为一种时尚。从一次性筷子、饭盒、杯子、饮料瓶、注射器到用完就扔的打火机,只用一次的纸制餐巾、围嘴、尿片,以及大量的塑料包装物。它们中除了少量纸制品在自然中能自行分解外,大部分都变成了难以处理的垃圾,污染着环境。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餐具进行洗涤消毒,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在商场及农贸市场购物时,用布制或纸制的包装袋替换塑料袋,以降低因其难降解带来的长期无人效应。
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指出:“文明若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在自觉的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因此,尊重和爱护地球,也就是尊重和爱护人类自己;反之,污染和破坏地球就是自毁家园。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民对资源的利用经历了资源无限的“张飞式”思维到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貂婵式”观念。这种对资源认识的转变,就是要切实保护资源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资源是家底,环境是家园,只有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