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惑与成长:《华女阿五》与《女勇士》成长主题研究

2009-04-21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成长小说

李 琳

关键词:《华女阿五》 《女勇士》 成长小说 文化解读

摘 要:从写作风格上来看,《华女阿五》与《女勇士》是两部风格迥异的成长小说,前者遵循了成长小说的传统模式,后者走向了反成长小说的道路。但是在主题上,它们共同反映出唐人街的第二代华裔少女在两种文化夹缝中成长的困惑,展现出华裔成长的坚强意志、觉醒以及与命运的不懈抗争。

在美国华裔文学当中,黄玉雪的《华女阿五》与汤亭亭的《女勇士》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华女阿五》是华裔文学的开山作之一,黄玉雪更是被誉为“美国华裔文学之母”。汤亭亭的成名作《女勇士》一面世即刻引起美国文坛的轰动,成为最被广泛阅读的华裔作品。这两部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在文学主题上都反映了作为第二代华裔的女主人公在唐人街的艰辛成长历程。

一、两部风格迥异的成长小说

成长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类别,起源于18世纪后半期的德国。《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一直被公认为是成长小说的典范之作。随后,《远大前程》、《凡人之道》等都可被归类为成长小说。Susanne Howe从成长小说的叙事模式角度对成长小说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成长小说主人公独自踏上旅程,走向他想象中的世界。由于他本人的性情,往往在旅程中会遭遇一系列的不幸,在选择友谊、爱情和工作时处处碰壁,但同时又绝处逢生,往往会认识不同种类的引领人和建议者,最后经过对自己多方面的调节和完善,终于适应了特定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的要求,找到了自己的定位。”①

传统成长小说着眼于男性成长,重视教育在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终主人公历经磨难,获得幸福美满。因此,传统成长小说的直线性及向上性的运作方向是其显著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矛盾的出现和小说理论的不断发展,成长小说也以多种姿态的出现回应了这种变化:成长小说在发展过程中逾越了德国成长小说的原型模式,突破了成长小说的男性传统和结构上的线性叙事。

《华女阿五》与《女勇士》由于历史原因按传记作品出版,又先后获得非小说类奖章。小说还是传记?在文学评论界关于这两部作品的文类之争一直硝烟弥漫。笔者倾向于把它们归类为小说,描述主人公成长的小说,亦可以归类为成长小说。这两部在主题上近似的成长小说在写作风格上却迥然相异。

《华女阿五》传承了欧洲传统成长小说的特点:小说保持了现实主义风格,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玉雪的成长;小说重视教育在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玉雪没有独自踏上旅程,而是在家和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最后,玉雪成长为“模范少数族裔”代表,得到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认可,这种幸福大结局也符合了传统成长小说的特点。

与《华女阿五》不同,《女勇士》走向了反成长小说的道路,“通过成长小说与反成长小说的杂糅,揭示出有色人种妇女所遭受的多重苦难”②。在结构上,《女勇士》的成长叙事是非线性的。全书共五章,分别讲述了无名姑妈,女主人公,母亲勇兰,姨妈月兰的故事,主人公的成长在小说中的呈现是片段的,作者把主人公的身份认同与她的女性亲属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改写了成长小说的叙事传统;在第二章中,作者描述了主人公变身为女勇士的奇异想象,神话故事,主人公的想象和她的真实经历交杂在一起,打破了成长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

二、相似的成长困惑

成长小说中的成长困惑总是与时代的变革和发展紧密相连。两部小说中的主人公成长于美国历史上的过渡期(the 1920s -the 1960s),这期间发生了诸如经济大萧条、二战等大事,但两位主人公的成长困惑却与之无关,而且呈现出许多相似性,这说明她们的困惑与她们共同的成长环境唐人街有着密切联系。19世纪中期,华人在美国社会被孤立,开始聚居在唐人街,到20世纪初,由于文化差异和种族歧视,唐人街变成了完全孤立的华人社区。唐人街不但为美国主流文化所孤立,而且由于中国连年战乱、中美关系恶化,唐人街也逐渐被母国文化所孤立,形成奇特的“文化孤岛现象”。所以尽管两位主人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却由于有相似的成长背景,形成了相似的成长困惑。

成长在唐人街,两位女主人公都表现出对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困惑。《华女阿五》中,主人公玉雪的文化困惑主要表现在她对中美不同教育方式的困惑。幼年时的玉雪对惩罚式的家庭教育感到困惑,当她看到美国家庭生活的不同时,开始质疑父母教育的权威性与惩罚的正确性。玉雪上公立学校后,开始对公立学校、家庭教育和唐人街夜校教育之间的差异感到困惑。她对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的喜好,对父母教育权威性的质疑,反映出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第二代华裔对自由、独立的向往,对旧中国父权制文化传统的挑战。

在《女勇士》中,作者采用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主人公对两种文化的困惑。在主人公眼里,中国和美国都充满了形形色色的鬼。鬼是一种模糊的形象,反映了主人公的困惑。母亲故事里的家乡有各种厉鬼:墙头鬼、饿死鬼、压身鬼……在现实生活中,主人公的周围也有各种美国鬼:的士鬼、警察鬼、报童鬼。处在文化夹缝中的主人公被母亲故事中的中国鬼和生活中的美国鬼压得透不过气来,她渴望找到一个没有鬼的地方,走出两种文化的禁锢。

Amy Ling说:“移民到其他国家去的中国人,不管是因为思乡、被疏远或是遭受压迫,总是坚守着从母国带来的习俗。所以当这种习俗在母国已经改变或消失时,它却仍在海外的华人社区继续。”③唐人街与祖国的隔离导致了两位主人公对中国形象的困惑与误解。玉雪一方面感叹生为华人女儿有时非常幸运,另一方面,外婆从中国带来的“驱惊”和她所讲的中国故事又使玉雪感到中国是一个神秘、落后的国家。《女勇士》的主人公头脑中关于中国的形象也相互矛盾,令她困惑不解。主人公对中国的了解主要通过母亲的故事。故事中的中国社会一方面歌颂女英雄花木兰的英勇事迹,另一方面却杀死襁褓中的女婴。主人公既听说了村民的野蛮行径,怪异的食物,也了解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安居乐业,妇女得到了解放。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两位年轻的主人公对中国形象产生了困惑,更糟的是关于中国的负面信息使年轻的主人公把中国看成了迷信、落后的“他者”,在心理上与母国文化疏远。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谈到:儿童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和别人有性别之分,是家庭和社会从小对她灌输所谓“女性化”的特征,逐步培养她的女性气质,因而“女人是逐渐形成的”④。两位主人公受到性别的困扰就是始于父母对儿子的偏爱,对女儿的不公。弟弟的诞生,使玉雪“意识到自己和妹妹一样,在家里无法和婴儿相提并论”⑤。弟弟的出生也给另一位主人公带来质疑:“我出生的时候,你们也用鸡蛋在我脸上滚过吗?”⑥

随着年岁的增长,女主人公意识到更多的男女不平等。在玉雪家,玉雪要帮妈妈承担更多的家务,哥哥却只需好好上学“光宗耀祖”,而且在父亲看来,“当父母财力有限时,儿子要优先于女儿接受教育”⑦。在《女勇士》中,主人公的大伯只给家里的男孩子买糖和玩具,她的三老爷爷瞪着女孩子们喊“蛆虫”。“养女等于白填,宁养呆鹅不养女仔”等唐人街流传的谚语更是加深了主人公身为女儿身的痛苦。社会和父母在积极地促使主人公成长为“优秀女性”,然而在对不公正待遇感到困惑迷惘的同时,受到西方民主平权思想影响的主人公也在默默地蓄积着反抗的力量。

三、不同的成长历程

成长领路人是成长小说的一个重要构件。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孤立完成的,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在《华女阿五》与《女勇士》中也有诸多的成长领路人形象,这些人从正反两个方面丰富着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认识。

猜你喜欢

成长小说
《拉拉的褐色披肩》的成长小说特征
《拉拉的褐色披肩》的成长小说特征
曹文轩作品的双重叙事视角
以《红与黑》为例解读法国成长小说
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生存教育探析
《女勇士》中鬼的意象分析
浅谈儿童文学的本质
皮尔?托马斯和《卑劣街区》
写作主体人格视野下的曹文轩的成长小说
《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墨裔女性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