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红与黑》为例解读法国成长小说

2017-04-10孙洪梅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成长小说红与黑法国

孙洪梅

摘要:成长小说,也可称为教育小说,这种文学体裁首先出现在18世纪末期的德国,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被认为是这一小说类型的原始模型。随后,成长小说在欧美文学舞台上得到普及。其中,法国是这一文学类型最具代表性的继承者和创新者。十九世纪的法国涌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成长小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司汤达的《红与黑》。

关键词:成长小说;法国;《红与黑》;主人公

一、成长小说的概念

成长小说中的“成长”来源于德国的“Bildung”一词,该次在德语中的意思是“教育”,虽然在歌德的成长小说模型《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并未出现过改词,但他在谈论自己作品以及在《歌德谈话录》中却频繁使用这一表达。它的衍生词“Bildungsroman”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成长小说的代名词。这类小说的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叙述主人公通过各种经历和体验,进而认识到自己在人世间的位置和作用,教育小说得结构大都是三段式的,人物经历了“青少年懵懂时期——游学和反省时期——成熟和醒悟时期”的发展模式:如《红与黑》中的主人公的个体发展就是如此。

事实上,成长小说的概念一直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才传入法国。法国成长小说的概念起初是在文学评论界流行起来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文学评论家乔治· 卢卡斯在其文学批评作品《小说理论》中对法国成长小说的归类影响最为深远。法国成长小说的发展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978年的法国大革命在新的一代人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轻人开始推崇民主平等自由的信念,然而,君主专制的复辟使这一代人完全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他们极其渴望成为像拿破仑一样的大英雄,但现实的困境和社会大环境让他们的学识抱负无处施展。

二、法国成长小说的特点

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通常是贫困的年轻人,他们胸怀大志想摆脱其困顿的状态。《红与黑》中作者这样描写于连:“这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看起来弱不禁风”。除年轻这一特点外,另外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贫困,贫困来源于主人公社会地位的低下,我们可以通过于连的衣着打扮看出来他的寒酸,“朴素的衬衣”。在这种条件下,对物质的追求对主人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物质的可以满足主人公内心的虚荣。于连的野心和摆脱贫困的志向是紧密相连的,当他在市长家里当家庭教师时,这种野心是不明显的,因为当时他更多的是想维护他的自尊心和爱情。野心的萌芽时期是他在贝尚松神学院的时候,为了谄媚院长和大主教,于连假装学习神学理论,并觉得自己不久后会成为主教。对于连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他迈出了自己野心家的第一步。当他来到巴黎成为德·拉·木尔侯爵的秘书后,在周遭环境的影响下,他的虚荣心迅速膨胀,完全成为了一个野心家,处心积虑的实现自己的抱负。总的来说,年轻,贫困和野心家是成长小说中主人公的三个特点。

成长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成长的历程,这就需要主人公经历不同的环境,接受不同的历练,因此从外省到巴黎的跨地域学习过程构成了法国成长小说的另一个特点。在作家笔下,外省和巴黎是两个对立的存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省是一个枯燥无味,令人窒息的空间,在这里,主人公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读书是唯一的消遣,这种思想的贫乏让主人公无处施展才华。《红与黑》中用“地狱”描绘外省生活,这也构成了主人公背井离乡追求自身抱负的推动力。但在作者的笔下,巴黎完全是一个充满各种可能和梦想的新世界,巴黎的富丽堂皇的建筑,鳞次栉比的街道以及奢侈的生活排场都让于连震惊,这也是主人公背井离乡的拉力,在这种环境下,主人公的虚荣心和野心更加膨胀。

三、法国成长小说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

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人,其中,女人在小说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她们不仅是主人公情感的表达,而且在主人公获得成功的道路上给予一定的帮助,有时候,女人成为主人公“上位”的重要手段。这就造成了主人公内心的自我挣扎,因为他分不清他追求女人是为了真爱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走向成功的捷径。

在成长小说中,爱情是成功的捷径还是真爱?这对于于连来说是很复杂的。首先,他始终把爱情看成是他对贵族阶级的报复和取得成功的手段。这一点,也在于连和玛特儿侯爵小姐的交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敢于轻视傲慢的玛特儿小姐,并曾这样想:“我知道保持我的自尊心,我没有向她说我爱她。”这不是爱情,简直就是一场斗争,而斗争的目标便是贵族阶级的荣誉和地位。正如于连自己所说的那样:“在这场尚在准备的战斗里,身世的骄傲,像一座高山,是她和我当中的军事阵地,这高山,便是我进攻的目标。”由此看来,于连并不仅仅把她们作为女人去“占有”,而是当作一个阶级去“ 征服” 的,这也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在和瑞那夫人的关系上,于连是相当纠结的,一方面,他很珍惜这份感情,另一方面,他把这段感情当成报复市长的手段。通过最后于连在监狱里的忏悔,可以看出他是真的爱着市长夫人:“他很少想起玛特儿侯爵小姐,很后悔朝瑞那夫人開枪,在寂静的夜里,瑞那夫人经常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最后选择死亡来表达他的忏悔。

参考文献:

[1]司汤达.红与黑[M].闻家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世界文学编辑委员会[J].世界文学,1983(4).

[3]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欧美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4]王立道,甘大祥,沈来清.中外文学人物荟萃[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成长小说红与黑法国
法国(三)
法国(一)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国浪漫之旅(二)
《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墨裔女性的成长历程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