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茅盾文学奖的启示
2009-04-21次仁罗布
次仁罗布
去年举行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传出一个强烈信号:在入围的24部作品里,彰显出少数民族题材(有些是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的作品就有6部,其所占比重为历届之最。这说明民族题材的作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它所传达的价值观符合大众的精神需求。与此同时,民族作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化转型,在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差别日趋缩小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趋于雷同,乡土观念日渐淡薄,精神价值、怜悯之心有所缺失,虚构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感人至深的主题,深刻的道德寓意,叙述手法的多样性和艺术性,是文学急待解决的问题。纵观茅盾文学奖获奖和入围的民族题材作品,它们之所以受到评委的青睐,不光因其地域特色和另一种生活状态的抒写,更深层的原因是这些作品里传递出的人类的坚韧与勇敢、包容与和谐、耐劳与牺牲、怜悯与荣誉。正是这些闪光之处,使阅读者看到了人值得生存、活得有价值的意义。也正是这种博大的胸襟,印证了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容格所言:“扎根于大地的人永世长存”。
这些民族题材的作品里充盈着一股凛然正气,一种脉脉温情,一种悲天悯人的包容,它拒绝颓废,拒绝媚俗。问鼎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把鄂温克民族的百年史写得荡气回肠,苍凉悲壮,细腻地镌刻出了鄂温克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对死亡的超脱和淡然,困境中的坚韧与奋争,这些积极的元素构筑了作品的主要气韵,是作品的精华所在。《藏獒》体现出的勇猛忠诚,凶悍坚贞,加之青海草原异样的风景,弥补了当下生活中我们精神上的某种缺失。《水乳大地》更是以一种宽容、大度的风范来叙写民族间、宗教间的相互交融,体现出文化的、精神的、人性的厚实感。许多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多年,或长期深入实地进行调研的汉族作家进入了民族题材的深度书写。而对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人生观、价值观更有着深刻了解的少数民族作家,显然更具有民族书写的优势,但如何把各民族优秀文化转化成全人类产生共鸣的作品,是一件不易的事情,还需要相互借鉴和思考。
记述民族心灵,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是文学的天职,少数民族作家应具有不可回避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茅奖作品的叙述视角、表现手法、传达的思想均具有益的启示,我们理当努力提高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和宏观把握能力,拓展小说的功能、叙述的策略,倾注人文关怀和个人化经验,为读者创作出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