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机之下中国鞋业迫切“三要”

2009-04-21盛百椒

中国名牌 2009年4期
关键词:三要鞋业采购商

盛百椒

要降成本就要提升“效率”。当前制鞋行业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成本上升,但出口价格升幅甚微。目前这种境况也就是出口商与采购商博弈的过程。中国企业面对成本上升,企业无法消化的时候必然要提价,采购商一定不愿意提价,也一定要去寻找其它的途径,但即使找到了也是有限和暂时的,因为像中国的制鞋业规模是无可代替的。加工企业本身怎样提升自己,是一个升级提高的过程,其中的关键之一就是提高效率。对百丽来说,所谓的“效率”就是:一个总面积1980平米的车间,400多名员工,而整个管理团队只有两个底部主任、两个帮部主任、一个质检员、一个生产计划员。一年产量75万双鞋,涵盖从开料到成品包装和上柜销售的全过程。效率提升是抑制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手段,要靠管理。

要解决劳工短缺需要“智慧”。有人说中国劳工短缺,但事实如何?说短缺,那是中国特定用工模式和中国特定的地区差异造成的。中国企业大都是异地用工。中国有大量的30至50岁的劳工没有利用起来,如果把这些劳工计算在内的话,中国不缺劳工。如何找到一种方式把30至50岁的劳工使用起来?这考验的是管理者和经营者的智慧,涉及到公司整个的经营流程、生产流程、需要流程和劳动力再造流程。如果无力再造大龄工人,就只能争夺低龄劳动力,其结果是成本越来越高。

要做大市场就要加强“研发”。目前中国鞋业生产能力过剩,相当一部分制鞋企业存在着短视行为。企业不注重科研、开发、设计,多以来样加工或以相互模仿、抄袭为生,甚至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搞市场调查。这种状况导致企业在市场上信息不灵通、产品设计式样滞后、花色品种单一、舒适性差等问题,档次无法提升,价格卖不上去,总在中低档徘徊。在制鞋业中,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就是建立自己的研发能力。培养自有品牌运作能力,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如果有这样的能力,就应该做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市场很大,完全可以在这个大市场中抢得一块蛋糕。

猜你喜欢

三要鞋业采购商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视察乐至万贯鞋业产业园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三要”
第33届国际鞋业大会在印度召开
2014中国鞋业十大事件评述
四川省经委主任陈新有一行前往“西部鞋业基地”调研
基于Credit期权的集群式供应链采购模型及算法分析
信息不对称下基于VMI模式的讨价还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