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琴童的云南德宏之旅
2009-04-21苏彬
苏 彬
来到云南德宏
云南德宏的全称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毗邻缅甸,是旅游的好去处。我是因为听过著名作曲家杨非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和施光南的《月光下的凤尾竹》这两首描写德宏傣乡的著名歌曲,才逐渐对德宏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知道德宏不仅拥有绝妙的大自然景观,更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柔情似水、婀娜多姿的傣族孔雀舞,热情奔放、铿锵有力、场面壮观的景颇目瑙纵歌,浑厚苍劲的象脚鼓舞,悠扬柔美的葫芦丝吹奏……都是被誉为“孔雀之乡”、“葫芦丝之乡”边陲德宏的民俗风情。
2009年1月16日,应云南德宏州政府的邀请,李斐岚和董刚锐两位老师带领10名年仅5-12岁的琴童及部分家长,来到州政府所在地——潞西市参加“北京一德宏青少年儿童心连心钢琴音乐会”的演出。作为西洋乐器的钢琴是否真的会受到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和欢迎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走出德宏芒市机场,已是晚上八点多,陈振冲副州长和德宏的老师、同学代表亲自前来迎接,映入眼帘的是“欢迎北京琴童来德宏”的大横幅。据陈副州长介绍,德宏尽管地处边疆,经济不够发达,但学琴的氛围很浓厚。为了能让边疆和首都同学之间加深了解、交流琴艺、增进友谊,州政府非常重视此次音乐会。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这台音乐会,州政府决定一律不收门票,还通过手机短信向大家发布关于这场音乐会的消息。
北京的同学们也被这份真挚的热情深深感动,不顾长途旅程的疲惫,一到酒店放下行李就要求去琴行练琴,好为第二人的演出队真做准备。
令同学们惊讶的是,当大家夜里10点来到市区的琴行时,居然还有不少当地的琴童仍在琴行里专注地练习。住孩子们叮咚琴声的背景下,当地的钢琴老师王育民动情地介绍说:“我们这儿经济不够发达,人均收入较低,大部分练钢琴的孩子家里买不起钢琴,一般都是在老师家或琴行里练习。我的一个学生,学了很多年,直到考上音乐学院了,家里才攒够给她买钢琴的钱。还有的学生每周来回坐公交车走8个小时的山路进城上一次课。可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也还有很多热爱音乐的孩子长年坚持学琴。德宏的琴童家长还传诵着‘下岗工人培养出多项省级钢琴比赛第一的孩子的佳话呢!”同学们听了,心里充满了敬佩和感慨!
“北京——德宏青少年儿童心连心钢琴音乐会”
经过一天紧张的排练,1月17日晚8点,“北京一德宏青少年儿童心连心钢琴音乐会”开始了,芒市上千人的大礼堂充满了春节前夕的喜庆气氛,座无虚席,就连过道也被观众挤得水泄不通。
音乐会在潞西市文化馆葫芦丝艺术团60位少年儿童吹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葫芦丝乐曲声中隆重拉开了帷幕。接着,钢琴表演的开场曲目再次将这首孔雀之乡的美妙乐曲以6人联弹的形式呈献给观众。只见来自北京和德宏的6位琴童分在两台琴上忘情地投人这首原产自德宏的名歌名曲的表演;紧接着又精神抖擞地合奏了《我爱北京天安门》,用琴声表达了首都和边疆琴童心连心的钢琴音乐会主题。随后,两地琴童轮流上台献艺,有些德宏琴童还穿着鲜艳夺目的民族盛装,孩子们人人信心十足,个个倾情投入,激动人心的琴声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除演奏《夜莺》、《天鹅湖》、《保卫黄河》等中外名曲外,还演奏了富于少儿情趣以及云南风情和民族特色的各种独奏与联弹曲目。当两地四位同学在双钢琴上联合演奏《拉德茨基进行曲》时,全场观众更是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的节拍起劲地鼓掌,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德宏的表演者中,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袁咏秋同学。据介绍,她同时考上了英国4家著名的音乐学院,但是由于家里无力承担学费,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她的老师决定慷慨解囊,资助部分学费。我们为德宏的同学对音乐的执著而感动,也为德宏的音乐老师无私的奉献而喝彩。
尾声
大家在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芒市的琴童新朋友后,乘车驶往“音乐之旅”的其他几个城镇,领略云南德宏边陲美丽的风光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最后一天经昆明回京,行前同学们到西山瞻仰了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纪念碑,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聂耳生平和他的爱国主义情操。同学们肃然起敬,表示一定要继承音乐先辈的遗志,长大好好报效祖国!我们在聂耳墓前留下了这次“音乐之旅”的最后一张集体照。
为期9天的“音乐之旅”圆满结束。同学们不仅在音乐表演的舞台上得到了锻炼、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还在人生成长的旅途中获得了多方面的教育和启迪,同学们忘不了在旅途车厢中回旋飘荡的动情歌声,忘不了在民族村里和少数民族朋友一起翩翩起舞的场景。相信艺术将会是同学们一生最好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