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2009-04-21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施工安全公路工程管理体系

李 平

摘要:文章针对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分析了其存在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5-0188-02

“西部大开发”期间,国家加大对西部公路建设资金的投入,新疆高等级公路和地方公路建设迅猛发展,大大改观了阿克苏地区运输环境。但是随着基建规模的扩大,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施工队伍也迅速发展,一大批新工人(特别是农民工)未经正规培训就上岗,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出现了违章现象多,安全隐患多,伤亡事故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就此分析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安全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一、成因

1.机构不健全,制度不落实,徒有形式,安全工作处于被弱化的状况。

2.有的领导对安全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

3.施工队伍发展过快,职工素质偏低,多数未经过系统安全教育就上岗。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而且他们多数分配在重活、脏活、危险作业岗位上操作,从已发生的伤亡事故统计来看,85%是农民工,合同工。

4.建筑市场管理乱、挂勾转包、肢解发包、以包代管、包而不管、偷工减料、质量低劣、无证设计、无证施工、越级承包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企业一线管理人员中,上岗者无证。报建、监督、审批制度,对某些工程失去约束力。

5.盲目压工期,抢进度也往往造成事故的发生。有的建设单位不顾客观实际,盲目压缩合同工期。一些机械化程度比较低的施工单位,为了履行合同不致受罚,只好日夜加班抢进度,职工劳累得疲惫不堪,神经紧张,精力不支。不该发生的事故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6.侥幸心理和老“经验”在部分职工中还有市场。有的人把暂时没出问题的违规操作,当做“经验”推广,必然会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有的职工虽然懂得违规操作是不安全的,但是为了效益,为了囊中利,怀着侥幸心,自我“壮胆”,鼓起“勇气”,置安全不顾而蛮干。

7.职工科技水平低,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由于职工文化素质低,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掌握不了,操作中无知蛮干,往往造成事故的发生或设备的损坏。有的科技成果,甚至专利,总是在报纸上报道,却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面向市场,为生产建设服务,帮助人们摆脱笨重的体力劳动和不安全的操作环境。

二、对策

1.法制体系

(1)用好用足现行法规条例,把安全工作推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必须认真执行部、省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条例,不许任意取舍,降低标准。

(2)有关部门要形成共识,认真执行国家预算定额和工期定额,克服和制止“造价越低越好”、“工期越短越好”的盲目压造价、压工期的做法。

(3)坚定不移地把“安全一票否决权”落到实处。把它作为评选,晋级、加薪、招标投标、质量评比、资质定级的先决条例,以增强领导和职工“安全第一”的意识。

2.组织体系

(1)健全安全机构,认真解决编制和经费问题,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本前提。

(2)企业内部要单独设置安全专管机构,配备懂业务的专职安全人员。主管部门要把它纳入资质管理和年度目标考核范围。

(3)安全机构要纵横交织形成网络。行业管理纵向到底,企业管理横向到边。既要依靠专职安全员的管理,又要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做到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不留死角。

3.管理体系

(1)明确管理责任,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在工作中要认真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要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实行包括领导在内的重奖重罚,奖罚兑现。

(2)发挥安全监督机构和监理机构的权威作用,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没有办理安全监督手续的工程不准开工,安全不达标的工程,不许参加优良工程评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市场行为,是促进主、客观环境好转,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工程承包必须克服和制止层层转包、肢解承包的现象,严厉打击承包人“金钱第一”、“效益至上”、不择手段、偷工减料、以次充优的行为。

(3)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是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增强领导、职工安全意识的重要举措。严格认真地检查,对领导,对企业无不具有威慑作用,它能促使领导重视安全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检查要注意三戒:一戒虚张声势,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二戒检查未始,电话先通,给基层充分“准备”时间,实况被掩盖,使检查发现不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整改,潜伏更大隐患。适当搞些不事先通知的突击检查有好处。三戒奖罚不兑现,言行不一致,光打雷不下雨,蜻蜓点水,不了了之。要做到集中检查与平时监督相结合,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把“安全第一”,达标管理,落实到现场。

(4)坚持持证上岗,是增强安全员责任感,搞好安全生产的新举措。这不仅可以增强持证人员责任感,还可防止无证上岗和一本证书满天飞现象,促使企业重视岗位培训,加快培训进度,平衡各工种之间的比例关系。

(5)注意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安全生产环境,是克服不安全因素的有效手段。每个工程的现场环境条件都不相同,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颇多,诸如设备状况,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季节、气象变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噪音等,均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对这些因素都要事先了解掌握,并制订应付措施,化险为夷,给操作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生产环境。

4.教育科研体系

(1)加强人才培训,提高职工文化技术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有计划地对现有职工进行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培训、考试,并结合技能鉴定,发给相应的等级工资,以激发职工好学上进的积极性。

(2)积极研究和推广先进的施工工艺,努力研制先进的施

工设备和设施,不断提高施工的机械化程度和安全等。

5.设备保证体系

(1)加强设备管理,确保正常运转,防止事故发生。现代工程建设离不开各种设备和设施,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设施,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也有利于安全施工。但如果哪一个环节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也会造成事故发生,现场对未经检查验收合格的设备、设施不得投入使用,加强维修保养,定期进行检查,不准带病作业,凡应装而未装安全装置的设备不许使用。

(2)保证安全投入,增添必要的设备和设施,提高机械化水平,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为安全生产创造物质基础。

(3)实行三定(定人、定机、定岗)操作,坚持持证上岗,是加强设备管理,减少伤亡事故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晋.新形势下公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交通安全,2004,(9).

[2]龚卫民,张国君.如何降低工程安全风险[J].中国公路,2002,(4).

猜你喜欢

施工安全公路工程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各阶段造价控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投资快速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