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工艺为基点的企业结构改革新思路

2009-04-21王明远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工艺

摘要: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由于经营者对于工艺和技术理解的偏差而出现的问题很多,有产品质量方面的,技术管理方面的,还有安全生产方面的,等等。文章尝试从一个新的方向来探讨工艺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意义,提出将工艺制订、管理、监督的职能和管辖权分开,形成一种新机制。为企业的结构改革探索一条创新之路。

关键词:工艺;工艺制订;工艺管理;工艺监督

中图分类号:F8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5-0043-02

工艺和技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根据古汉语的解释,工艺的意思是工匠的准则,技术的意思是专业的能力。工艺思想的确立有助于技术崇尚氛围的营造。在有些企业中,工艺成了对技术人员和操作者的单方面限定,没有形成大气候。这就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没人愿意承担起正规的工艺制订工作。二是操作者对工艺的抵触。认为工艺只是对自己的限制,法规的约束只是对自己而言,而没有对其他人有任何作用。在企业内部不树立工艺思想和工艺意识,很容易使企业管理人治化、非理性化。使工艺操作者和工艺管理者之间形成不必要的矛盾,这就很难谈得上工艺权威的树立和工艺思想的形成。

生产管理者必须熟知管辖范围内的生产工艺,即“可不知其所以然,但必须知其然”,生产管理与工艺管理相互依存。生产管理者对工艺的认知是具体的,工艺管理的职能不能只依靠工艺制订者来行使,这应达成共识。对技术而言,有所为有所不为。对正确执行工艺的操作者而言,没有最差的。而对于技术,永远没有最好的。因为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不断会有更新更好的技术涌现。

工艺应是企业参与生产的所有人员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平台。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相关人员,无论是决策者、生产管理者、或是制订工艺的人员、原材料及成品的检验检测人员,等等。对工艺都要做到一个“知”字。这不但是生产实践活动的平台,同时更重要的是相互沟通的“语言”。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一个“通”字。没有这个平台作基础,任何形式的“通”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最终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通常认为工艺是由技术部门制订的,所以理应由技术人员承担起工艺管理的职责,这个说法乍听起来有些道理,但其实完全经不起推敲。比如生产管理者对工艺一窍不通,如何下达生产调度指令,岂不成了只重结果,而无视过程的“睁眼瞎”。生产操作人员是否按工艺操作都不知道,而只知盲目下达生产任务,这样的生产安排又有何科学性可言呢?因此,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经不起反驳的。

工艺是车间的法律,要求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不得有锱铢的偏差,不得打丝毫的折扣。这同时体现了工艺作为生产法规的严肃性。

对于制订工艺而同时又有权来修订工艺的技术人员来说,程序的合法则显得至关重要。我们总能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发现一些好的想法、好的技术,在未征得工艺权威部门审核同意而形成工艺下达之前,是要严格注意区分场合的。如在试验期间的工艺或技术就应严格限制在试验范围内。而不得将其任意通过非正规渠道传播至车间而形成所谓的“工艺”。因为这样一来,短期内可能让人们看到了技术的作用,而从长远来看,对工艺权威的毁损将是难以弥补的,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自毁长城”。

同时对工艺和技术的宣扬上应把握适度。因为我们就是要在企业中营造崇尚技术的氛围。但同时应该看到,在全省乃至全国铸造、锻压、焊接等各工种技术比武中,获得名次的是少数人,更重要的是,他们中几乎全是靠天赋和勤奋取得的成绩。天赋的作用固然少,然而也不可或缺。而其他人终其一生如何刻苦钻研也无法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倒不是因为他们工作不努力,而是人与人先天之间的差距。另一个角度应看到,正是由于大多数人严格按工艺操作,十几年、几十年几乎重复着同样的操作规程,这种心理上的坚守与坚持更是值得弘扬的,这种精神也同时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因为真正创造价值、创造效益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重复动作。

工艺是随着生产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正确的工艺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工艺制订与生产同步是体现企业技术体系运转正常的首要指标。

工艺宣传的目的,不只是针对操作者本人,同时是针对企业参与生产活动的全体人员,每个与生产相关的人员都应是工艺宣传的对象,工艺宣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应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主。首先要使人们能记住,在此基础上做到了解,对工艺是不能一知半解的,必须知其然。这是对每个生产参与者基本要求。

工艺贯穿于产品生产过程的始终,工艺所确定的方法,是使产品制造合格成功概率最大的科学方法。因此对操作人员来说,树立工艺意识应该优先于质量意识,严格按工艺操作就是操作者对质量最好的保障。工艺思想的确立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无论工艺权威、还是工艺意识,最后都要落脚于工艺思想。同时工艺思想的确立不仅对操作者而言,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工艺制订者——技术人员而(下转第171页)(上接第43页)言,必须确立工艺是产品质量唯一保障的意识。应该把工艺放在一个质量保障基础的地位。

对正规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轻工艺而重技术的思潮。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决策者观念转变和制定政策时要着力平衡,而将工人们的事业心引向正确理解工艺、规范执行工艺的道路上来。这是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技术崇尚理念对现代企业的运行才真正有意义。否则离开工艺空谈技术,只能使工艺规范在人们的思想中更加轻视,而被动的去执行工艺。有人管则正规、没人管就随心所欲。甚至把抛开工艺、另起炉灶作为一种技术时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这样做的后果不但歪曲了工艺思想,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技术崇尚风气。使企业的正常发展埋下隐患。这样的悲剧在有些企业、尤其是在国有煤炭企业中已屡有发生。

安全生产工艺也是生产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要义等等与生产工艺性质是相同的,同时也是最容易暴露出问题的。企业决策者在工艺思想上理解偏差,必然在安全生产工艺上如出一辙。只不过安全生产工艺的不规范执行出现的问题更严重。但问题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企业没有形成正确的工艺思想,没有树立真正的工艺权威,根源还是在于企业决策者的思想、意识、观念上。

企业结构改革的重点应将工艺制订(基于工艺的立法)、工艺管理(基于工艺的行政)、工艺监督(基于工艺的执法)分在三个独立的职能部门单独履行和完成。形成“三权分立”的企业工艺战略新模式。权力的分解有助于相互制约机制的建立。解决技术部门既是制订者、同时又是评估和管理者的现状,这种既是运动员、同时又是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机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通过部门划分最终确使工艺制订、管理、监督职能的真正独立 ,相互制约,从而解决企业发展中最根本的结构性问题。

作者简介:王明远(1970- ),男,山西临汾人,山西临汾汽车制造厂工程师,研究方向:铸造工艺。

猜你喜欢

工艺
锆-钛焊接工艺在压力容器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金属钛的制备工艺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螺甲螨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压力缸的摆辗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