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鄱湖涛声

2009-04-21黄小蓉

电影文学 2009年6期
关键词:东流红梅鄱阳湖

黄小蓉 史 俊

字幕:1998年7月

汛期的鄱阳湖垸堤,电闪雷鸣,惊涛拍岸。

几千名干群正在奋力加固堤垸。

一刹那,堤坝终于崩裂,咆哮的洪水冲进垸内……旁白:“鄱湖垸,这凝聚着水乡几代人心血和汗水的堤垸,终于抗不过这场百年未遇的大洪水,倒了。望着这浪花横飞的湖面,怎不让人感慨万千……”

推出片名:鄱湖涛声

(1)饶州航运码头晨雨

热闹的航运码头,熙熙攘攘的旅客。

汪星涛在妻子傅红梅的陪同下,来到了航运码头。

傅红梅:“泽国水患不断,据说很快有场特大冬洪……”

汪星涛:“水利上的事,以后我多向你请教。”

傅红梅:“还有件事我想说,只是……”

汪星涛:“只是什么,你说啊。”

傅红梅喃喃地:“你对我可要感情专一……”

汪星涛:“红梅,你又多心了。”

这时,李奇和市委机关的同事也来到这里为汪星涛送行。

李奇:“小汪……”

汪星涛:“李书记,请放心,我有信心做好工作。”

李奇:“好啊,小汪,泽国是我工作过的老地方,我将泽国5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交给你了。”

(2)鄱湖中轮船上日

坐在轮船上凭窗沉思的汪星涛。

滚滚的鄱阳湖,泽国县全景跃入镜头。

“看,鄱阳湖……”坐在他对面的人说。

汪星涛画外音:“鄱阳湖,我的母亲湖,我的亲人和先辈……”(回忆)

(3)鄱阳湖中日

字幕:1958年

雷电纵横,风起云涌,大雨如注。

一条木船在湖中迎风斗浪开来,已已正是奄奄一息。

“爹,坚持一下,就到家了。”一边划船照顾汪天祥的是他的儿子时任鄱湖大队党支部书记汪东流,和时任鄱湖大队的大队长唐大耿。

汪天祥醒来:“儿啊,我这病我说了……不必去区里治,快返回去……回家请老文看看就行了……要不我会死在外面……”

(4)鄱阳湖畔的鄱湖村日

挤成一块的稀散破落的茅草房从镜头前掠过。

(5)汪天祥家

汪东流:“爹,我把文医师喊来了。”

文医师用手电筒照了一下汪天祥的眼睛,转而对汪东流说:“东流,你爹的病是饿引起的。快烧碗稀饭给你爹吃吧,再饿下去,你爹就没命了。”

汪东流无奈地:“缸里一粒米也没有。”

文医师:“有糠吃吗?”

汪东流:“也没有,我叫阿秀挖浮萍根去了。”他又呼唤着汪天祥,“爹!爹!”

汪天祥喃喃地说:“儿啊冈0才我做了个梦,家家户户都有饭吃了。你帮爹盛了一碗又一碗,爹总感到吃不饱,你正要再盛一碗给爹吃的时候,你把爹叫醒了……”

汪东流听了吃惊地说:“爹,对不起。”

汪天祥眼睛一闭,安详地停止了呼吸。

(6)鄱阳湖日

汪东流、唐大耿、章水生、傅岩涛等人乘一叶扁舟来到湖中间。

汪东流对大家说:“昨晚我跟我爹一样做了个好梦,梦见这一片湖水全变成良田了。我想我们与其这样跟爹妈一样饿死在鄱阳湖畔,倒不如大干一场,把这里围垦成一条大坝种粮。”唐大耿:“东流哥,我赞成。”年约三十挂零,身材欣长,鼻梁上架一副眼镜的傅岩涛望了望浩淼的鄱阳湖,惊讶地问:“在湖里围垦大坝,行吗?”

唐大耿笑道:“愚公能移山,我们照样能填湖。”

(7)泽国县鄱湖区人民政府夜

破旧的区政府办公室,汪东流在向身穿旧军装的显得英武高大的区长李奇汇报。

李奇听后高兴地说:“我赞成。县委书记王大胆同志在围湖造田动员大会上提出了‘在鄱阳湖中再造一个泽国县的口号,你们这是与县委号一不拍即合啊。”

(8)鄱阳湖日

狂风呼啸,浪花拍岸。

背着手枪的李奇和汪东流、唐大耿、章水生等10人正在船上用竹竿了解水深的情况。

章水生望了望水中正在游弋的候鸟,伸手想与候鸟嬉戏,渔船一个趔趄,快要倾倒。

“砰砰”,李奇对天鸣了两枪:“鄱阳湖风大浪大,谁再乱动我打死谁!”

(9)鄱湖村前门口日

一棵舌樟树下,汪东流正在组织大家开会。

汪东流:“乡亲们,我认为与其活活地饿死,倒不如大家一起来和老天搏一搏,看看大家有没有不同意见?”

众人都在举手赞同:“我同意,我赞成。”

“我有意见!”傅岩涛站起来,他望了望大家,“乡亲们,我们做啥事都要讲个天理,偌大的一个鄱阳湖好比是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躯体,假如把我们身上的哪个器官缩小了,人能活过来吗?”

唐大耿愤怒地说:“老傅,你不要在这里放毒。”

(10)鄱湖岸边晨

红旗招展,几千人正站在这里召开批判傅岩涛暨鄱湖垸开工典礼仪式。

唐大耿:“东流哥,你下令吧!”

汪东流欲言又止。

唐大耿见状大叫一声:“把破坏兴修水利的阶级敌人傅岩涛带上来!”

(11)鄱湖岸边黄昏

傅岩涛在水边徘徊了一会儿,倏地跳进了滚滚的鄱湖……

(12)鄱湖岸边黄昏

汪东流率观察船上岸。

傅岩涛的儿子傅石浪哭着跑来:“汪书记,不好了,我爹耽心你们明天要送他去区里批斗,跳鄱阳湖了……”

汪东流一愣:“什么?赶紧去找。”他哽咽道,“岩涛叔,是我害了你啊。”

唐大耿:“东流哥,傅岩涛是咎由自取,我们不能因此就偃旗息鼓了。”

(13)鄱湖岸边日

岸上,围湖造田现场悬挂着张贴了一幅幅宣传标语。

唐大耿与用襁褓背着两个孩子的妻子王新丽也上了战场,挺着身孕的胡阿秀与背着孩子的王新丽在担土。

胡阿秀:“新丽,我看看你背上的孩子。啊呀,两个小家伙真可爱,给孩子们取名了吗?”

王新丽笑道:“取了,男孩叫唐田地,女孩叫唐晓月。”

“哗……”忽的一声,鄱阳湖的狂风又刮来了,将他们搭的简易帐蓬也卷走了。

这时,县文工团团员史根水、童华新站在高处打快板:“大风吹来我不怕,重搭帐蓬安好家。鄱阳湖里比干劲,天下粮仓待开发。”

(14)简易帐蓬内夜

胡阿秀正在不断地呻吟。

刚为婴儿喂过奶的王新丽走了过来:“阿秀姐,肯定是你白天太累,你肚里的孩子等不到足月就要生了,来,你使劲一点……”

(15)湖边围湖造田现场夜

人们在观看电影《上甘岭》,有的人在毛竹稻草秆搭起的帐篷里休息。

汪东流正在挑土,他挑了一担又一担,与同样在挑土的唐大耿相遇。汪东流:“大耿……”唐大耿:“东流哥,你也在挑土啊?”

“啊呀……”这时,胡阿秀的呻吟

声不停地传来。

唐大耿:“东流哥,看来你家阿秀快要生了,你快去看看吧,你快做爸爸了。”

“东流哥,东流哥……”这时,祁香兰从黑暗中跑了过来。

汪东流急切地:“香兰,是不是阿秀生了?”

祁香兰:“生了男孩,阿秀大出血,赶紧送往区医院吧。”

(16)鄱阳湖中夜

月牙儿挂在天上,星星在天际闪烁。

一只小船在波浪中游弋,唐大耿奋力摇着撸。

汪东流一手抱着婴儿,一手揽着鲜血淋漓的胡阿秀:“阿秀,坚持一下就到区里了。”

胡阿秀停止了呻吟:“东流……你看我们的儿子……多像你……你帮他取个名字吧……”

汪东流看了看天上的星光,倾听那滚滚的波浪声:“阿秀,就叫汪星涛吧……”

胡阿秀:“星涛,我的儿子……”说着,依恋不舍地永远合上了眼。(回忆完)

(17)轮船上日

“各位旅客,泽国县城到了……”

轮船上广播员的话打断了汪星涛的回忆,他起身上岸。

(18)泽国县委会议室夜

这里正在召开班子成员会议。

县长马海波:“同志们,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新任县委书记汪星涛同志讲话。”

汪星涛清了清嗓子,说道:“同志们,泽国是我的家乡,这里的情况我略知一二。的确,从财政收入、人均收入和基础设施方面,我们泽国县站在全国4000多个县市末尾。贫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根治水患?我们要有个科学的新路子……”

(19)乡问路上日

天色暗淡,细雨霏霏。

汪星涛与县委办主任谭兵善、水利局长周大秋等4人坐在一辆破旧的吉普车内。

谭兵善:“汪书记,第一天下乡,请问看什么?”

汪星涛:“谭主任,泽国的水利最让人耽心,我要下去处理一下防汛上的事情。”

(20)鄱湖垸堤“光荣碑”前日

汪星涛让吉普车停了下来,他独自一人来到“光荣碑”前,伫立。(回忆)

(21)鄱湖垸堤

字幕:1959年7月

洪水滔滔,刚围起的垸堤不堪一击,崩塌了……

(22)鄱湖垸堤

字幕:1960年9月

红旗招展。

垸堤上,工地上的人像蚂蚁一样来去晃去。

汪东流:“乡亲们,努力干啊!”

不时传来“嗨哟嗨哟”的喊声。只见近百人拉着石碾子,来回压土。

在打夯的号子声中,垸堤在升高……

(23)鄱湖垸内鄱湖村日

字幕:1961年3月

全村人正喜笑颜开地搬迁房子,史根水、童华新正在村头刷写“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等标语。

(24)鄱湖垸内日

全村人在插秧犁田,撒秧。

(25)鄱湖村日

字幕:1961年7月

汪东流与唐大耿等人在一块商量工作。

汪东流:“大耿,今年是我们鄱湖村的乡亲搬进鄱湖垸内生活的第一年,李区长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做好防汛准备。”

(26)鄱湖村日

“咚咚……”村口,章水生正在一边敲着铜锣,一边大叫:“汛期来了,大家要注意防洪啊。”

(27)鄱湖垸堤日

唐大耿正在组织人员抢险。

这时,传来喊声,章水生疾步走来报告:“东流哥,李区长来了。”

区长李奇乘一只机帆船上了岸,汪东流与李奇握手。

李奇:“堤就是生命,命就是堤。据气象站汇报,鄱阳湖三天内将有一场强降雨,还有一次七至八级的台风登陆,你们一定要做好抗大洪的准备。”

(28)鄱湖垸堤日

浊浪滔天,大堤险象环生。

汪东流组织群众扛来门板、棉被等物资,用以堵住堤坝漏水处。

章水生跑来报告:“东流哥,我在下面发现一个涵洞严重漏水。”唐大耿:“我下去。”汪东流:“大耿,我是党支部书记,你得听我的。”说完,便抢先提起几个装满沙子的编织袋跳进滚滚的激流中。

唐大耿、章水生等人也跟着跳了下去。汪东流沉入水中……唐大耿、章水生在水中上上下下摸了好一会儿,也摸不到汪东流的身子。

(29)鄱湖垸堤日

一块石头砌起的光荣碑树了起来。

唐老庚在上面郑重地刻下了“汪东流”三个字。(回忆完)

(30)鄱湖垸堤,“光荣碑”前日

“爹……”一种悲壮的人间亲情袭上汪星涛的心田,汪星涛不由地亲切喊了一声。

(31)鄱湖村口日

吉普车刚进入一块石头上标有“鄱湖村”的地盘。前面几个人拉着一口未上漆的棺木走来,后面远远跟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婶,她在哽咽。

“你们这是干什么?”汪星涛停下了车面对那几个人问道。

一个长得虎背熊腰的青年人道:“我是鄱湖乡电排站长,我叫牛大友。这个姓祁的大娘是个刁民,几年来拖欠我们的排涝费总共达3000元。这次站里决定将她的‘老屋(当地人对棺木的叫法)拉到街上抵交排涝费。”

汪星涛听了,不禁一阵惊愕。

这时,老妇走近,是祁香兰。

祁香兰见是汪星涛,难过地叫道:“涛儿……”

汪星涛愤怒地命令牛大友道:“我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汪星涛,我命令你们立即把这棺木还给祁大婶。”

(32)章云祥家日

这是一间四面漏水的瓦棚。

屋中摇椅上躺着祁香兰的儿子章云祥。

汪星涛随着祁香兰进来,见到章云祥不由地叫了声:“云祥哥。”

“嗬,是涛弟回来了。”章云祥要坐起来,汪星涛连忙劝他躺着。

这时,一阵寒风吹过,汪星涛见章云祥因穿着单薄打了一个寒颤,于是他立即脱下妻子傅红梅前几天为他织的毛衣,亲切地说:“云祥哥,穿上吧!”

章云祥连忙拒绝:“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汪星涛干脆动手帮章云祥穿上。又问道:“云祥哥,近来生活得好吗?”

章云祥叹道:“只怪我这条腿,都成了家里的包袱了。”

汪星涛:“你的儿子呢?还有晓月姐呢?”

章云祥:“新天辍了学放牛去了,等着我们交学费啦,晓月只好到外面打工去了。”

(33)唐大耿家日

唐家门开着,但空无一人。

汪星涛进来,不见人影,他打量着屋内。(回忆)

(34)区医院日

王新丽进了医院,小汪星涛在后跟随着。

医师从王新丽手臂上抽完血,王新丽收过钱。

小汪星涛像是明白了什么,瞪着眼睛望着这一切。

(35)唐大耿家日

汪星涛跪在王新丽的面前:“妈,这书我不读了。”

“傻孩子,妈不是好好的吗?”王新丽扶起汪星涛。

汪星涛:“妈,我肚子饿了。”

王新丽:“好了,妈去做饭。”

王新丽打开米缸看了看,叹了口气。这时,唐大耿进来。王新丽:“缸里没米了,我们是不是动点种粮?”汪星涛听后立即走过来:“妈,你不是老说‘饿死老娘,不吃种粮吗?我不饿,种粮可不能动。”

(36)鄱湖垸内鄱湖村秋日

字幕:1963年7月

人们正在收割早稻。

(37)唐大耿家日

唐大耿一家人正在吃饭。

王新丽为丈夫和孩子们盛好饭:“大耿,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我们全家人好不容易吃上了一顿米饭!”

唐大耿笑道:“是啊,今年真是好年景,我们队里亩产达到了200斤。新丽,你也快吃饭吧。孩子们,你们记住,这是我们第一次在鄱湖垸内收割的粮食。等你们长大了,你们必须要同保护生命一样保护好我们的鄱湖垸。”

(38)鄱湖草州日

字幕:1973年3月

青翠的湖滩,放牧的牛群。

汪星涛与唐田地、唐晓月、章云祥、文彩香、傅细牛、傅红梅一起牧牛。

汪星涛:“我们来玩抓特务的游戏好吗?”

唐田地:“好哇,谁当特务?”

章云祥:“从我开始,今天我们一人当一次。”

傅细牛:“不,我们还是换个节目,我们来做结婚的游戏吧?”

汪星涛:“行啊,怎么配对?”

章云祥:“我跟晓月,田地跟红梅,彩香跟细牛……”

文彩香:“我才不跟细牛,我要跟田地……”

(39)唐大耿家日

汪星涛回家,他在门外听唐大耿与王新丽商量着什么。

唐大耿:“孩子他妈,我看要送星涛去念书。”

王新丽“好哇,我赞成你的意见。田地是个懂事的孩子,就不知晓月这丫头不会生气……”

“妈,让晓月姐念书吧,让我在家放牛打草。”汪星涛冲进了门里。

“不,还是让涛弟念书吧,等涛弟从学校回来再教我也行啊。”不知何时,唐晓月进了门抢过话茬道。

(40)唐大耿家夜

满天星光的月夜,皎洁的月亮将村子照得如同白昼。

汪星涛在教唐晓月念书,他写好几个字。

唐晓月问:“涛弟,这是什么字?”

“你抬头看看天上圆圆的是什么?”汪星涛道。

“哦,晓月的月,我的名字。”

(41)鄱湖小学日

汪星涛与傅红梅同桌。

(42)高考考场日

汪星涛与傅红梅进入考场,他们按照准考证入场,想不到两人又是邻坐。

傅红梅:“星涛,你准备报考哪所大学?”

汪星涛:“为改变家乡十年九涝的面貌,我想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你呢?”傅红梅:“我们彼此彼此。”(43)傅岩涛家日傅石浪从抽屉里翻出一本父亲留下的一份手稿,手搞标题为《谈鄱阳湖围湖造田的恶果》。

傅石浪对女儿傅红梅说:“红梅,这是你爷爷留下的,你带去大学里好好研究。”

(44)村口日

长满菊花的村路上,唐晓月在为考上大学的汪星涛送行。

唐晓月恋恋不舍地望着汪星涛。

汪星涛回头笑道:“晓月姐,该回去了。”

唐晓月从挎包内拿出一双绣的布鞋:“涛弟,这是姐绣给你的……”

(45)田野上日

唐晓月正在锄地,章云祥走来。

章云祥笑道:“晓月,我帮你锄,你歇会儿。”

章云祥抢过锄头,把遮阳帽给了唐晓月。

(46)唐大耿家夜

王新丽在与女儿唐晓月交谈。

王新丽:“晓月,你是不是喜欢你星涛弟了?”

唐晓月:“妈,说实话,我是喜欢涛弟,但我没有文化,我不能拖累他……”

王新丽:“那你今后的婚事咋办?”

唐晓月:“云祥追过我多次,我想……”

(47)章云祥家夜

这里张灯结彩,热闹的婚事早已举行完。

洞房内,章云祥已准备上床睡觉,他兴奋地要为新娘唐晓月揭去头上的红盖头。

唐晓月哭着恳求:“云祥哥,别动。”

章云祥感到不解,他情不自主猛地揭开了唐晓月的红盖头,在明亮的灯光下,他发现唐晓月的眼睛已哭成了一对红桃……

(48)唐大耿家日

唐田地在和唐大耿、王新丽商量什么。

唐田地:“爸、妈,我和云祥商量好了,我们准备去上海打工。”

唐大耿:“好啊,你星涛弟在上海读书,这样你们也有个依靠啊。”

(49)上海某厂区日

字幕:1989年7月

打工的农友们正在看电视,唐田地与章云祥也在看央视《新闻联播》的汛期通报。

唐田地:“云祥,我爸也来电话了,这几天鄱阳湖的水位将超出历史最高水位。”

章云祥:“是啊,我们马上向齐总请假。”

(50)上海某大学日

汪星涛来到电话亭前,拨通电话。

汪星涛:“爹,请问家里有什么事?”

电话中唐大耿的声音:“鄱阳湖涨大水了……”

(51)火车站日

傅红梅在送别汪星涛,他们遇到了唐田地、章云祥。唐田地:“涛弟,你……”汪星涛:“田地哥,爸给我来了电话,我们鄱阳湖地区发了大水,我就请了假回去抢险,你们这是……”

唐田地、章云祥:“我们在这里打工呢,也是回去抢险的。”火车就要开动了。傅红梅:“星涛,祝你们安全归来。”

(52)鄱湖村鄱湖垸堤上日

鄱阳湖水浪花滔天。

汪星涛、唐田地、章云祥奋战在抢险的人群中。

垸堤大滑坡处,唐大耿正在组织大家抢险。

唐田地挑着一担泥土赶到这里,望着泥水雨水淋了一身的父亲唐大耿,唐田地和汪星涛同声道:“爸。”

章云祥也叫了一声:“唐伯。”

唐大耿看了看他们,高兴地说:“好啊,你们都回来了。”

汪星涛:“爸,你不打电话我们也会回来的。”这时,面容漂亮的文彩香跑来,与唐田地相遇了。

文彩香:“田地哥,你们都回来了。”唐田地:“是啊,彩香,你这是……”文彩香:“我是一个乡村医生,为大家来堤上送医送药。”这时,狂风卷起恶浪,一层一层地击向垸堤。史根水、童华新即兴唱起了鄱湖渔歌:

挺起我们的胸膛,

扬起我们的臂膀。

我们手拉手迎战洪魔,

胜利的曙光在远方……

人们在挖土,搬运石块,垒堰。

(53)鄱湖垸日

人们仍然正在奋力抢险。

鄱湖水中,浊流滚滚,章云祥与唐晓月驾驶一条装满泥土的船前进。

忽然一个浪头打来,盖住了唐晓月,船翻了。

这时飘来一块门板,章云祥将唐晓

月托放在门板上,自己则在水中往前推。

一根飘浮的大树向唐晓月击来,章云祥急忙用脚顶住,剧烈的撞击使他惨叫一声沉入水中。

(54)鄱湖中日

唐田地与汪星涛摇着一条栽满用编织袋装满泥土的船只在水中前进。

一个巨浪打在船上,负荷过重的船进水了,并开始下沉……

唐田地把双浆朝汪星涛一扔,喊道:“涛弟,快逃走。”

汪星涛惊慌之中抓住了双浆,借助浪力拼命地向堤岸游去。

唐田地却被洪水吞没了……

(55)鄱湖垸堤上日

人们将被洪水吞没,停止呼吸的唐田地抬到了岸边。

文彩香抱起唐田地的遗体,仍在为唐田地掐云中:“田地哥,你醒醒啊!”

(56)唐大耿家夜

王新丽卧在床上痛哭不已。

唐大耿:“新丽,你可要挺住。”

王新丽:“他们两兄弟好像我的左右臂,这下他们没有了,我活不下去了……”

唐大耿:“新丽,慢慢来……我再去找找星涛。”

唐大耿又走出了家门。

(57)鄱湖垸堤夜

月色暗淡,狂风呼啸。

王新丽面朝浪滔滚滚的湖水:“田地、涛儿,妈跟你们一块走……”说罢,便跳进了滚滚的激流中。

(57)鄱湖水中夜

唐大耿划着一只小船在四处寻找汪星涛。

堤内堤外,到处是滚滚的浪花和洪水。

此时,精疲力尽的汪星涛抱着双浆在水中挣扎。唐大耿:“涛儿,涛儿……”汪星涛听到养父唐大耿的声音,他想回应但叫不出,这时他拿出了芦笛吹了起来。

唐大耿听到了笛声,快速划过船来,捞起了奄奄一息的汪星涛。(58)章云祥家夜章云祥拐着腿在招呼唐晓月上床,尔后自己走到竹床边脱衣。唐晓月柔情地:“云祥哥,你是个好男人,今天请你到床上来睡吧。”(回忆完)

(60)唐大耿家日

唐大耿急切地进门。

“爸……”汪星涛与唐大耿紧紧拥抱。

唐大耿:“涛儿,村里早传开了,听说你回来当县委书记了,我儿子真有出息了。”

汪星涛:“爸,我想什么时候治好了我们泽国的水患,儿子才真有出息。”

唐大耿打量着汪星涛,赞许地:“孩子,好样的!”

(61)乡间路上日

汪星涛的汽车在行驶。

路边,一个大约10岁的男孩背着一个用化肥纤维袋改成的书包在一边放牛一边看书。

汪星涛看到此情此景,忙让司机停车,他下了车,来到男孩面前:“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为何不上学?”

男孩子打量着汪星涛:“我叫章新天……”

(62)鄱湖小学日

校长室里,汪星涛和小新天坐在校长面前。

汪星涛:“校长同志,不能让小新天这样的孩子辍学呀,村里还有辍学的孩子吗?”

校长:“汪书记,我们村穷,像章新天这样因没钱停了学的学生已有27人……”

汪星涛:“你通知他们都来上学,学费问题我回去通知团县委把你们作为希望工程解决……”

(63)泽国县防汛总指挥部夜

室外,雷声隆隆,狂风如吼。

室内,汪星涛在打电话:“是气象台吗?”

电话中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是的,你是哪里?”

汪星涛:“我是汪星涛,请问最近天气如何?”

对方电话声:“啊,是汪书记啊,我正要向你报告,由于受冷暖空气南下和低压潮东移影响,近日长江流域将连降大至暴雨,鄱阳湖将会出现历史上罕见冬洪……”

此时,县委班子成员都在静静地听着。

汪星涛放下电话,对在场人说:“同志们,现在是早上8时,水文站最高水位达40.6米,超警界线1.5米,全县25个乡有40座垸堤频频告急,三座保护面积共达15万亩的圩堤险象环生。我对抢险工作做个部署,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分好工,各就各位奔赴一线开展工作……”

(63)鄱湖垸堤日

人们正在堵漏水的水闸。

唐大耿带人各扛着一块门板前去堵漏。

汪星涛乘吉普车来到这里时,在雷电闪鸣中,汪星涛发现祁香兰用板车拉着那口棺木,正陷在泥坑里,他连忙带人前去帮助推车。

汪星涛对祁香兰说:“大婶,这‘老屋您老人家还是留着吧!”

祁香兰:“孩子,在这节骨眼上,村里人的性命才要紧啊!”

牛大友不忍心前去用祁香兰的棺木堵漏,连忙说:“大婶,这可不行,不行……”

祁香兰:“不,就这样办吧!”她自己动手将棺木推进了缺口……

(65)汪星涛家日

傅红梅:“星涛,你这个县委书记真忙啊,要不是今天来市里开会,还不知什么时候你才能回趟家。”

汪星涛:“红梅,我想把你调往泽国县水电局工作。”

傅红梅:“好啊,那俊秀怎么办?”

汪星涛:“俊秀可以办转学啊。”

(66)泽国县一中高三1班日

章新天刚坐下,汪俊秀走了进来。

章新天打量了一下穿着朴素,但显得十分端庄漂亮的汪俊秀,玩笑道:“请问天上掉下的林妹妹来自何方?”

汪俊秀也笑道:“还用问,刚才你不是讲了,是‘天上来的吗?”

(67)泽国县中学图书馆日

汪俊秀与章新天正在查阅资料。

汪俊秀:“新天,你准备报考什么大学?”

章新天:“我们泽国是个农业大县,我想报考中国农大,你呢?”

汪俊秀:“我跟你一样。”

(68)鄱湖大垸田野日

字幕:1998年7月

良田万亩,稻浪滚滚。

转而,天降暴雨。

(69)县防汛指挥部日

汪星涛正在组织大家开会,傅红梅也在座。

汪星涛:“同志们,又到了汛期了。现在一场百年未见的特大洪灾正向我们泽国县袭击,为此,今天我们召开紧急防汛工作会议,我主要讲的是一句话,八个字,这就是‘科技作剑,人定胜天。下面请傅红梅同志给大家授课。”

傅红梅:“同志们,我向大家简要地讲几点科学抗洪法。一是如何在滑坡面上开挖导渗沟,加压,卵石导渗沥水;二是如何处理堤上建筑物接触性渗漏导致的管涌;三是在排查深水泡泉时,如何采取手拉手,拉网式搜查方法……”

(70)鄱湖村垸堤。

汪星涛与傅红梅在堤下坟墓群前谈论什么。

傅红梅:“星涛,我爷爷手稿中谈到过,堤下坟墓群是导致渗漏的罪魁祸首。”汪星涛:“那必须迁走。”这时唐大耿走了过来。汪星涛面对唐大耿说道:“爸,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唐大耿:“啥事?你只管说。”

汪星涛:“我……我想把我生父他们的坟迁走。”

唐大耿:“人世间最恶毒的莫过于

挖祖坟,世上哪有你这种不孝之子!”

傅红梅:“爸,请你听我慢慢来说。我在大学读的是水电工程系,我爷爷讲过堤下的建筑物是造成堤坝渗漏的罪魁祸手。据说,很快有场特大冬洪。为了鄱湖垸不倒,星涛和我商量必须马上迁走这些坟墓。”

唐大耿:“星涛,你好好想想,你这样做怎么对得起你死去的亲人……”(回忆)

(71)鄱湖垸堤日

字幕:1973年7月

大雨滂沱而下,堤垸险情不断。

唐大耿在组织大家抬红石、垒砂包:“乡亲们,我们还必须组成一支20人的敢死队,敢死队的队长让谁担任呢?”

众人争相着自告奋勇:“我担任!我担任!”

唐大耿见章水生、傅细牛、王中吉、文金贵的拳头举得最高:“好吧,水生,这队长还是请你当了。你们去吧。”

章水生:“坚决完成任务。”正要带着敢死队下去除险。

这时,王中吉的妻子李月娥走来了:“中吉,今天是你生日,你就别去了。”

王中吉:“不,月娥,我得去。”

文金贵的妻子汤芳将小女儿文彩香放在文医师面前:“爹,我要跟金贵一块去。”

文医师点点头:“好,孩子,去吧!”

章水生面对身后20个青壮年:“敢死队,跟我走。”

章水生等20人上了机帆船向村里驶去。

(72)鄱湖垸堤日

大雨仍在下着,人们仍在堤上忙着。

这时,湖中间划游来一个竹篾子,竹篾子上站着一个人。

有人喊:“看,水生他们回来了!”

众人跟着唐大耿迎了过去。

竹篾上只有傅细牛一个人。

唐大耿急切地:“细牛,水生他们呢?”

傅细牛哭着说:“我们20个人在湖中间碰上了风浪,只有我一人逃了回来……”祁香兰和全村人哭声一片。(73)鄱湖垸堤日堤下,唐大耿郑重地在墓碑刻上章水生、李木根、文金贵、王中吉、汤芳等19人的名字。

堤上,李月娥面对10多个群众:“乡亲们,这地方没法呆了,我们走吧。”

乡亲甲:“是啊,我们的房子到了这个时候就要下陷,还开裂。”

乡亲乙:“每年的汛期一到,可以说每天夜里都要竖起耳朵睡觉,稍稍听到一点动静,就吓得半死。”

乡亲丙:“每晚听到洪水的吼声,我就生怕洪水一下子把我连床也带走了。”

唐大耿:“月娥妹子,你们别走了,以后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李月娥摇摇头执意要走。

望着李月娥等人远去的身影,唐大耿泪流满面。(回忆完)

(74)鄱湖村垸堤日

面对唐大耿,汪星涛噙泪道:“爸,我知道我对不起我的生父,对不起水生叔,更对不起田地哥……”

唐大耿:“别说了,涛儿,我知道,你也是为了保护咱们的鄱湖村啊,我支持你……”

汪星涛的泪花溢出:“爸,我谢谢你……”说着跪了下来。

唐大耿扶起汪星涛:“涛儿,快别这样。”

(75)鄱湖堤垸日

吉普车在堤上奔驰。

车上,汪星涛的对讲机中不时传来各乡民垸告急的声音,汪星涛沉着应对。

下了车,汪星春与正在巡圩的唐大耿相见。

汪星涛对唐大耿说:“爸,这次我们抗洪全部采取的是科学抗洪法,有什么事你可以对红梅说。”

唐大耿:“好的。”

此时,傅红梅他们分别几十人一组拉着一条200多米长的防浪布罩成一道防浪墙。

傅红梅:“星涛,全县的水情怎样?”

汪星涛:“形势非常严峻,都一个月了,鄱阳湖的水位一直在警戒线以上,全县40座民堤都在摇摇欲坠,严重影响了大堤的安全。”

傅红梅:“星涛,抗洪已进入持久性的阶段,堤脚经历了长时间高水位的侵泡,开始发软,渗漏严重,泡泉成了圩堤的致命杀手,而深水中的泡泉又不易察觉。我参考了我爷爷写的东西,集中了几个乡群众的智慧,提出了手拉手探泡泉的办法,这几天全县共查出深水泡泉100多个。”

汪星涛:“这个办法好,赶紧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及时形成文件在全县推广。鄱湖垸堤上的管涌处理了吗?”

傅红梅:“通过摸测,我们发现管涌水漏较高,带出的泥沙无腥臭。我从我爷爷的书稿中得出判断,先筑起外围堰封堵,然后开割外侧堤身,进行查洞堵漏,通过开割,再打钻灌浆,目前已经控制了险情。”

这时,汪星涛手中的对讲机响了。

汪星涛:“喂,是李书记吗?好,我明白了。”

汪星涛面对众人:“乡亲们,我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我们现在应该以保大堤为重,要丢卒保车。为了确保鄱湖大堤的安全,市里指示我们准备对鄱湖垸堤实行爆破泄洪。”

(76)鄱湖堤垸日

几个武警正在鄱湖垸堤上放置炸药。

唐大耿带领乡亲们站在这里拦阻。

武警:“乡亲们,拦阻也是没有用的,这是市防汛指挥部下达的命令。”

唐大耿质问武警:“上面怎不征求我们的意见?”

武警无言应对,村民们纹丝不动。

汪星涛哭泣着朝众人鞠躬:“爸,乡亲们,快走吧,我求你们了。”

唐大耿:“汪星涛,你这个王八羔子,你不撤走炸药,我就要在鄱阳湖算了。”

这时,汪星涛的对讲机响了。

汪星涛:“是李书记啊,我们正在准备炸堤。”

李奇电话中声音:“为照顾群众的感情,现在我下令,撤回炸毁鄱湖垸的命令。全县上下要组织群众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大小圩堤不倒!”

(77)鄱湖垸一角日

暴雨倾泻,狂澜骤起。

几千名干群正在奋力加固堤垸,无数的脚在前行,无数双手在铲土,无数的肩在扛着砂包。

忽然,堤上有人大喊:“不好了,有管涌!”

人们闻钟声鱼贯地赶来。

一身泥水的汪星涛赶到这里,双眉紧拧:“赶快急救!”

就在汪星涛下达命令一刹那,堤坝终于崩裂,咆哮的洪水冲进垸内。

(78)鄱湖村日

洪水从决口处冲出,洪水流入村头,房子在渐渐地进水。

金色的田野逐步被洪水吞没。

(79)村子里日

傅细牛来到文彩香家,从水中救起了年迈的文医师。

洪水中,他发现文彩香被水冲出几十米,傅细牛见状连忙前去打捞文彩香。

(80)泽国县会议室日

汪星涛正在组织大家召开县委扩大会。

马海波、唐大耿、傅红梅等人也在座。

汪星涛泪水涟涟,用严峻的目光望了望大家,道:“同志们,这次尽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科学抗洪法,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啊。这次洪水属百年未见的一场大洪水,除了几座保护面积为10万亩以上的鄱湖大堤依靠科技防洪法得以保住外,全县40座1958年以来围垦的大小

垸堤,几乎全部倒塌。全县有灾民多达20万人,千多人遇难……这不知是老天的过错,还是人的过错,请大家提提意见。”

常委甲:“我还是一句老话,只要洪水一来,我们就要做到兵来将当,水来土困。”

汪星涛:“这个建议无疑是对的,但我今天想的是另一个问题。我想起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是退一步想,假如我们都把鄱湖旁边围堰的垸子破了,把群众都迁移到高处,我们群众不就永远摆脱了水患吗?”

常委乙:“汪书记,你提得有道理,可是鄱阳湖这么大,单是我们破垸行洪,对整个鄱阳湖来说又有多大作用呢?”

常委丙:“是啊,这个课题看来不是我们一个县能解决的,至少要上报省里甚至中央解决才行。”

(81)泽国县委宿舍夜

汪星涛在台灯下认真地写稿。

文章的标题是《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退田还湖的思考》。

(82)长江委办公室日

墙壁上挂着“华东六省一市湖区生态论坛”的横幅。

长江委蔡主任:“同志们,今天我们开个湖区生态论坛会,意在如何更好地挖掘湖区生态经济的潜力。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泽国县委书记汪星涛同志发表见解。”

在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中,汪星涛上了讲台。

汪星涛:“同志们,我想就《鄱阳湖的人与水的和谐,人与鸟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发个言。洪水是可利用资源,所以我认为鄱阳湖应顺应洪水,发展避洪生态经济,实现退田还湖……”

(83)唐大耿家夜

唐大耿在组织一伙人开会。

唐大耿:“乡亲们,你们说这么多年来我唐大耿做过对不起你们的事吗?”

乡亲甲:“没有啊。你是我们大伙儿的功臣啊。”

乡亲乙:“你应该是我们的功臣了,为了抗洪,你把儿子田地的命都送了,你妻子也因此跳了鄱阳湖。老唐,你永远是我们的掌舵人,你有什么吩咐只管说。”说着便跪了下来。

唐大耿:“好,现在是几点了。”

乡亲甲:“现在是子夜二时。”

唐大耿:“好,我们马上动手,复堤堵口……”

(84)鄱湖边晨

长江委蔡主任带着一行专家乘轮船来到这里。

汪星涛、马海波前去迎接。

汪星涛与蔡主任亲切握手:“蔡主任,欢迎你们来到鄱阳湖考察!”

蔡主任:“星涛同志,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将根据你的报告出台一项根治鄱湖水患发展鄱湖生态经济的重大决策。”

这时,汪星涛的对讲机响了,他抓起对讲机:“请问哪里?”

电话内传来唐晓月的声音:“爹已经带人正在复堤堵口……”

汪星涛:“好,我马上赶来。”

(85)鄱湖垸堵口处晨

这里人山人海。人们在唐大耿的带领下,正在复堤堵口。

唐大耿正在填土,正当他把土即将倒入决口的地方时,被一双大手拦住了,唐大耿回头看是汪星涛。

汪星涛此时带来了几台大型推土机。

汪星涛:“爹,你住手!”

唐大耿两眼一瞪:“你……闭嘴!”

汪星涛:“爹,你不要再做鄱湖村的千古罪人了。”

唐大耿笑问:“什么,你真是倒打一耙,你才是鄱湖村的千古罪人。”

汪星涛一点也不示弱,对几个推土机驾驶员说:“赶快将这些刚填的土推走。”

众司机:“是!”

(86)鄱湖垸堤上夜

堤上,灾民们搭着茅草房在此栖居。

茅草房内,汪星涛在组织大家开座谈会。

汪星涛面对唐大耿:“爸,洪灾过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的方针,省里也下达了计划,按照规划,以鄱阳湖区为主的江西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使用国债资金占全国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总资金的35%。县里也已作出决定,全县40多座垸堤要平垸行洪,包括鄱湖垸……”

唐大耿气愤地:“什么,鄱湖垸堤也要平垸行洪?”

汪星涛:“是的。人的生命是多么宝贵,为了不使更多人无谓地牺牲,我们县委才作出这样的决定。爸,我知道1958年以来全县围湖造田的土石方如筑成宽、高一米的圩的话,可以绕地球三圈。在当时来看,确实是为了打粮,是被逼出来的。然而由于湖面锐减,堤筑得再高,也难免灾情不断的厄运,这就是因实施围垦造成的恶果。”唐大耿:“我水平低,你的话我听不懂了。”汪星涛:“爸,你难道不会算帐?我们鄱湖村有1万多亩耕地,一年的纯收入才30万元,而每年花在堵口复堤和抗洪的费用每年多达上百万元,简直是得不偿失啊。水利部的专家说得好,人与水争地谋利,以致水与人争地为患。历年来,我们与特大洪水苦苦抗争,今年洪灾带来的损失更为惨重,我们泽国县共3座大堤100个小垸子,其中像我们鄱湖垸万亩以上的堤垸有40座,几乎座座溃决,溃垸的灾民多达20)5"人,直接经济损失达l 0个亿。全县为保护垸堤共有1000多人付出了生命,像田地哥这么优秀的青年……我们作出这么大的牺牲值吗?”

唐大耿:“什么,难道你亲生父亲为了抗洪死得不值吗?不!”(闪回)鄱湖垸,雨过天晴。唐大耿、章水生将汪东流捞上了岸,此时汪东流早已停止了呼吸。

这时,区长李奇乘船来了,李奇脱下头上的军帽向汪东流的遗体深深地鞠了一躬,动情地说:“当年我的战友黄继光用自己的身子堵住了敌人喷射的机枪口,如今汪东流同志用自己的身子堵住了涵管漏水,英雄行为一样悲壮啊!”他面对唐大耿,“东流同志家里还有什么人?”

唐大耿哽咽道:“他爹前年饿死了,妻子前年挑圩时难产死了……”

王新丽将小星涛捧到李奇面前:“这是他留下来的唯一的儿子汪星涛。”

李奇接过小星涛,激动地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等洪水退了,你们要在这里树块光荣碑。(闪回完)

汪星涛:“爸,我不否认你们的奉献精神。几十年来,为了,这鄱湖垸我们形成了一种从不低头的献身精神,这光荣碑上的100个名字,可以看出全村人百折不挠的精神。但是,现在提倡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对于我们的过去,我认为是要吸取教训,那种盲目的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我们今天必须革除。”汪星涛越说越激动,“在母亲湖畔,我看到了奔腾前进的时代潮流,它是那样的汹涌澎湃,浩浩荡荡。作为鄱阳湖的儿子,在围垦鄱湖到退田还湖的一段历史之后,我总在思考,思考人与自然的搏斗、思考几代人的沟通、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对峙,思考是否尊重客观规律带来的不同结果,思考我们鄱阳湖的过去和未来,思考我们为之付出的带着血迹的教训,思考浸着汗水和泪水的经验。”

唐大耿听了汪星涛的话,心里有所

震撼:“星涛,我个人还是想不通,但我服从党的决定,保留个人意见。”

(87)田野上日

文彩香正在田埂上寻找草药。

傅细牛扛着犁走来,他看看文彩香,轻声地说:“彩香,你知道吗,我好爱你……”

文彩香:“我知道,可是……细牛,唐田地走了,我的心也死了。”

(88)鄱湖村文医师家日

文彩香躺在床上沉思。

文医师进来:“彩香,你又病了。”文彩香:“是的,爷爷……”文医师:“爷爷知道,你这是心病。”

(89)鄱湖新村日

唐大耿与汪星涛边走边说,

唐大耿仍是顾虑重重:“涛儿,退田还湖以后,乡亲们吃什么,住哪儿?看来我这个村书记当不下去了。”

汪星涛:“爸,这次我们县委一班人每人挂一个村,帮助群众搞移民建镇,我挂在了咱们村。退田还湖实际上就是对生态透支进行补偿。”

(90)平垸行洪后的鄱湖村日

此时,这里的房屋全部迁走,这里已成了洪水的天下。

唐大耿一人乘船来到这里。

唐大耿依恋不舍地在寻找一种失落的情感。(回忆)

(91)鄱湖村前日

一棵古樟树下,汪东流正在组织大家开会。

汪东流面对大家:“乡亲们,与其活活地饿死,倒不如大家一起来和老天搏一搏。刚才我把我的想法告诉大家了,看看大家有没有不同意见?”

唐大耿第一个举手表态:“我赞成。东流兄说得对,大寨人能斗过狼窝拳,我们也能斗过鄱阳湖。”

(92)鄱湖岸边日

岸上,悬挂着张贴着一幅幅宣传标语,“在鄱阳湖中再造一个泽国县”、“敢把五湖四海变良田”、“人定胜天”等等。

这里人山人海,红旗招展,热火朝天,高音喇叭里播着毛主席语录歌,打夯的号子声、履带拖拉机的隆隆声、劳动竞赛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汪东流站在高处用广播喊道:“同志们!乡亲们!党和毛主席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

唐大耿:“社员同志们,大家好好干啊!”(回忆完)

(93)平垸行洪后的鄱湖村日

字幕:1998年12月

人们正在喜迁新居。

有不少人在种速生丰产林。

唐大耿也在女儿唐晓月的帮助下搬进了新家。

(94)傅细牛家日

汪星涛、傅红梅领着几个人来到这里。

汪星涛:“细牛哥,我们请来了这几位水产技师,为你们服务。”

傅细牛:“真是来得太好了。”

人们坐下来高兴地研究着。

(95)章云祥家日

汪星涛和傅红梅坐在章云祥面前。

汪星涛:“云祥哥,你腿不方便,我建议你办个鱼篓厂。至于晓月姐,可以在鄱阳湖边办个龙虾加工厂”

章云祥:“星涛,只是家中一贫如洗,没本钱。”

汪星涛:“我和红梅说好了,我们用工资担保帮你们去信用社贷款。”

章云祥感动地拉住汪星涛的手:“星涛,真是太感谢你了……”

(96)傅石浪家日

汪星涛、傅红梅在与傅石浪交谈。

门外响起了一阵喇叭声。

傅石浪出来一看,前面驶来了一辆小轿车,轿车里走来一位年过九旬、白发胡须的老人。傅石浪:“请问你是……”白须老人:“石浪,我是你爹啊。”傅石浪前去与傅岩涛拥抱,两人流泪:“爹,你怎么还活着?这么多年你怎么不想着回家?”

傅岩涛:“是啊,那天我耽心被人送区里县里批斗,就跳了鄱阳湖……”(闪回)

围湖造田现场,红旗招展,几千人正站在这里召开批判傅岩涛暨鄱湖垸开工典礼仪式。

章水生等一伙民兵将五花大绑的傅岩涛带了过来。

汪东流见状只好说道:“乡亲们,今天是我们的鄱湖垸堤开工典礼仪式,也是斗争破坏水利建设的反动分子傅岩涛大会。”

唐大耿带头高喊口号:“谁破坏水利就砸烂谁的狗头!”(闪回完)

傅岩涛:“我并没有死,算我命大,洪水把我冲进了鄱阳湖的孤岛鞋山岛,只是我一下子失忆了,对我在鄱湖村生活的事情几乎全忘了。在鞋山岛我以打鱼为生,后来我又回到你祖父的老家河北省天山村。前不久我从央视新闻节目中看到鄱阳湖平堰行洪的消息,我的失忆症一下好了,这样我就回来了。虽然是九十多岁的人了,但总算回到了母亲湖的怀抱。”

汪星涛:“傅爷爷,鄱阳湖要建生态经济区了,你回来得真是时候啊!”

傅岩涛感慨地:“涛儿,想不到我这百年老朽也有枯木逢春的日子。”

傅红梅:“爷爷,这几年我们在家乡治水利,真感谢你的那些书稿。”

傅岩涛:“不,青出于蓝胜于蓝,爷爷得向你们年轻青人学习啊。”

傅岩清从包里拿出一本手稿:“涛儿,这是我写的一本新书稿,有100万字。”

汪星涛接过手稿一看,《鄱阳湖围湖造田与退田还湖》手稿标题跃入了他的眼帘,他认真地翻了一页,敬佩地说:“太好了,这本书我帮你拿去出版。”

傅红梅:“爷爷,这本书你是怎么写成的?”

傅岩涛:“那次我逃出了鄱阳湖,虽然是得了部分失忆症,但对鄱阳湖依然有模糊感觉,几十年来,我好不容易写了这么多字。”

汪星涛:“傅爷爷,你的手稿太重要了,我代表县委县政府聘请你为我们县生态经济区指挥部总顾问。”

(96)鄱湖大堤日

字幕:1999年汛期。

湖风拂面,浪花拍岸。然而,大堤却稳如泰山。

(97)唐大耿的新家日

汪星涛来到唐大耿的新家。

此时祁香兰在为唐大耿做饭菜。

汪星涛:“婶子,现在搬到这里,大家的感觉怎样?”

祁香兰:“涛儿,我们去年退田还湖后都搬到高处,晚上再也不用竖着耳朵睡觉了。”

汪星涛:“爹,你的感觉呢?”

唐大耿:“涛儿,感觉真是太好了,今年的洪水跟去年的一样大,但今年我们住在高处却太平无事,高枕无忧。乡亲们按你的布置用入垸的洪水搞科学养殖业和种植业,冬季洪水冲刷过的湖床草绿土肥,成了放牛、放养、养猪的好牧场,比种粮不知收入要强多少倍。”

汪星涛:“是啊,鄱湖新村的乡亲再也不怕谈之色变的‘洪魔,崭新的生产观念和经营方式让全村人走上了和水和谐相处之路。走吧,爸,我们去村里看看。”

(98)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日

汪星涛高兴地说:“爸,你看我们村的这个基地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芡实和乌鱼养殖基地。”

唐大耿兴奋地点点头:“涛儿,你真有法子。”

沿着养殖基地的田埂前行,他们来到傅细牛的养殖区。

汪星涛:“细牛哥,今年收成怎样?”

傅细牛接过话茬说:“涛弟,我和彩香合作承包了35亩水面,获得纯收入

137J"元。”

唐大耿:“彩香,想不到你也成了养殖大户了”。

文彩香感动地说:“大伯,我得感谢星涛哥啊。星涛哥还支持我们准备利用乌鱼皮办了个生产皮鞋的工厂啦。”

(99)北京中国农业大学日

字幕:2008年

绿树绿荫道上,汪俊秀与章新天在散步。

汪俊秀:“我爸说家乡搞新农村建设,特别是鄱阳湖生态区建设急需优秀大学生当村官,所以我决定报考家乡的村官。你呢?”

章新天意味深长地:“我和你一样。”

(100)傅石浪家日

汪星涛、傅红梅带着女儿汪俊秀来到傅家。一家人正在吃饭。汪星涛捧出一本新书:“傅爷爷,祝贺你的书稿已由中国江湖出版社出版了。”

傅岩清激动地接过出版了的(《鄱阳湖围湖造田与退田还湖))一书:“涛儿,你们如此看重我这个老朽,有生之年我一定会好好干,争取出一本《鄱湖生态志》。只是年纪大了,力不从心。”

傅红梅:“爷爷,我当你的助手。”

(101)鄱湖移民新村风力发电厂日

牛大友带祁香兰来此参观。

此时,几个员工在安装测风塔。

牛大友:“大娘,这是我办的风力发电厂和洁净家园工程。”

祁香兰:“什么?风也能发电啊,大友,你可别哄大娘啊。”

牛大友:“大娘,你不信我,可得信汪书记吧?这办风力发电厂的信息就是汪书记提供的,如今利用湖风发电成功,既改善了我们湖区的生态环境,又有利于经济发展。”

(102)章云祥家日

傅红梅来到门前,她犹豫一下,望着大门,想起了什么。(闪回)

上海某大学,汪星涛与傅红梅走出教室。

一位同学把一封信给了汪星涛,汪星涛拆开信,看了信后,心情沮丧不解的样子。

傅红梅玩笑道:“星涛,是不是晓月来信了?”汪星涛不悦地点点头。傅红梅:“星涛,你这是怎么啦?晓月不是很爱你吗?”

汪星涛:“别说了,他跟云祥好上了。”

傅红梅:“我真不相信,她怎么会呢?”

汪星涛拿起信:“可这是白纸黑字。”

傅红梅有点害羞地但又是大胆地:“星涛,假如这是真的,我为你另外介绍一个人……”汪星涛:“她是谁?”傅红梅含蓄地:“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闪回完)

傅红梅淡淡一笑,进了门。

唐晓月在做鱼网。

傅红梅:“晓月姐,现在你们的日子过得好吗?”

唐晓月:“红梅,真感谢你帮我们用工资抵押联系了贷款,我们做的“鄱湖鱼篓”获得了国家专利,今年产值达500万元。”

傅红梅动情地:“晓月姐,要说感谢,我一生也无法偿还你的感情债。我后来才知道,你曾经那样深爱过星涛……”

唐晓月深情地:“红梅,我的好妹妹……”

(103)县委会议室日

李奇在组织县委常委在开会,里面坐着汪星涛,马海波等人。

李奇:“同志们,今天我是来宣布班子的。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报省委组织部批准,任命汪星涛同志任中共饶州市委常委兼中共泽国县委书记。马海波同志调往万县担任县委书记……”

众人鼓掌。

(104)县委门口日

李奇与汪星涛在漫步。

李奇:“小汪……”

汪星涛:“李书记。”

李奇:“我这是最后一次以市委书记的身份来你们这里工作了。”汪星涛:“最后一次?”李奇:“是的,我的年龄到了,马上办离休了,省委已批准我调往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指挥部担任顾问。”

汪星涛:“那太好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大的进步就在于将生态和经济融为一体,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的协调发展。李书记,泽国县的鄱湖开发同样离不开你啊。”

(105)鄱阳湖中日

水天一色。

湖水中,汪俊秀与章新天在划着旅游轮船。

章新天:“俊秀,在大学里,你就是个金嗓子,这下你唱首歌给我听听好吗?”

面对美丽的鄱阳湖,汪俊秀动情地唱了起来:“手把一只划船的小浆,卖完了鲜花买衣裳……”

(106)鄱湖新村委会日

唐大耿将村党支部村委会公章交给汪俊秀和章新天。

唐大耿:“俊秀,爷爷老了,早该退了。建设鄱湖生态区靠你们年轻人,爷爷以前做过不少违背客观规律的事,你们可得……”汪俊秀:“爷爷……”(107)章云祥家夜祁香兰在织毛衣,章云祥与唐晓月在织鱼网。

坐在一旁的汪星涛朝唐晓月使了下眼色。

唐晓月会意,对祁香兰说:“妈,这是帮谁织的?”

祁香兰充满深情地:“这是为你爸,他一人太苦了。”

唐晓月:“妈,我想和商量一件事。”

祁香兰笑道:“快说吧,晓月,别在妈面前吞吞吐吐的。”

汪星涛:“婶,我们想为你做媒”。

祁香兰:“什么,婶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做啥媒?”

唐晓月:“妈,我爸这人怎样?”

祁香兰:“你爸当然好哇,他虽然有个倔性子,但心肠好,人正直……”

章云祥:“妈,干脆把我岳父请到家里和你一块过。”

祁香兰羞涩地一笑:“妈都快入土的人了……”

汪星涛:“婶,人常说60成亲,80做寿,人生还有20年好时光啊。”

(108)文医师家日

汪星涛带着唐大耿来到文医师家。

文彩香在为他们倒茶。

汪星涛:“彩香,细牛哥等了你这么多年,你不能再让他等下去啊。”

唐大耿:“是啊,孩子,田地是个通情达理的孩子,假如他地下有知,你再这样下去,他会为你不安的。”

文彩香终于点了点头。

(109)傅细牛家日

傅家正在张灯接彩,举办婚事。

汪星涛、傅红梅、唐晓月等人前来祝贺。

文医师看见汪星涛来了,高兴地说:“星涛,想不到你也来了。”

汪星涛:“文爷爷,彩香妹的婚事我要来当司仪。”

(110)章云祥家日

人们正在为祁香兰与唐大耿举行婚礼。

来祝贺的人有汪星涛、傅红梅等人。

汪星涛拿过一对用芦花做的枕头:“爸,今天儿来祝贺你们的婚礼,祝福你和祁婶。”

唐大耿高兴地接过枕头,不知说什么好:“这孩子……”

汪星涛欣喜地望着高兴不已的唐大耿。(闪回)唐大耿家,唐大耿正在做饭。祁香兰走了过来:“大耿哥,新丽妹走了,今后做饭洗衣的事,我帮助你。”

唐大耿感动地:“香兰,谢谢你了……”

屋内,唐大耿正在为星涛缝衣,一时不慎,手指被针刺出了血。

祁香兰走了过来,拿出墨鱼粉为其

熬上,尔后抢过针线:“大耿哥,为孩子们做饭补衣的事不是你们男人的事,今后,还是我来吧。”

门口,汪星涛背着行李正要出门。

祁香兰来了:“涛儿,这就回学校了?”汪星涛点点头。祁香兰递过来一个布袋:“这是些熟鸡蛋和几双大婶做的布鞋,带上。”

汪星涛感激地接过:“婶儿……”

祁香兰:“涛儿,你妈不在了,今后我会跟你妈一样……”

汪星涛含泪:“婶,谢谢你了……”(闪回完)

汪星涛又对祁香兰:“祁婶,不,我今天该叫你妈了,妈!”

祁香兰热泪盈盈:“星涛,我的儿啊!”

两人拥抱。

(111)平垸行洪后的鄱湖垸原地日

如今的鄱湖垸,绿草青青,碧水盈盈。

汪星涛、唐大耿、李奇、傅红梅、傅岩清和游客们乘一艘仿古游船游来。

这时,湖上空飞来了一排排候鸟,远处传来一声清脆的鸟铳声。

唐大耿:“又有人打鸟了。星涛,爸爸除了抓好村里工作外,又找到事做了。”

汪星涛:“爸,什么事?”

唐大耿:“星涛,你晓得爸一生都是闲不住的人,我想跟你祁婶一起成立一个老年护鸟队。”

汪星涛:“爸,你真是老有所为,英雄找到了用武之地了”。

船来到已平的鄱阳湖垸中间。

游船上,唐大耿分别与傅岩清亲密交谈:“老傅叔,我一直后悔过去不该批斗你啊。”

傅岩清:“大耿,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你不必多心了。”

汪星涛赶紧转了个话题:“傅爷爷,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鄱阳湖湖面已经从过去的的3950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5100平方公里。对此,作为百岁老人,你有什么感叹?”

傅岩清:“看到这种情景,爷爷我的心情回到了金色的童年。”

(1 12)岸边乌鱼皮鞋场日

怀有身孕的文彩香与傅细牛正在将用乌鱼皮做的皮鞋装上大船。一会儿,船要开动。文彩香:“细牛等等。”傅细牛转头不知何事,只见对方给了他一个深深的吻。

文彩香恋恋不舍地:“细牛哥,你从未去过大城市,到了上海办公司,你可不要想家。”

傅细牛的眼睛红了:“只是夜里会常梦见你的……”

(113)鄱湖移民新村村委会日

唐大耿、傅岩涛与汪俊秀、章新天正在交谈。

这时,走进来头发花白的李月娥和几十个乡亲。

汪俊秀:“大娘,你们……”

傅岩涛一下认出来了李月娥:“月娥妹子……”

唐大耿也认出了李月娥:“月娥……”

唐大耿:“俊秀、新天,这就是我常跟你们提起过的当年那几户主含泪离开咱们鄱湖村的乡亲。这就是你李月娥大娘。”

傅岩涛:“月娥呀,这可是咱们的新一代鄱湖村人哪!这是当年的小星涛的女儿俊秀,这是云祥的儿子新天,如今都是咱鄱湖村的领导了。”

李月娥流着泪,抚摸着两个年轻人的脸:“好!真是太好了!”

汪俊秀真诚地:“李大娘,鄱阳湖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代表乡亲们欢迎你们回家啊。”

(114)鄱阳湖移民新村日

一台由泽国县艺术剧团“情系移民送戏下乡”活动正在举行。

台下人山人海。

汪星涛与唐大耿坐在一起,亲切交谈。

这时,已是老年但化装后返老还童的史根水、童华新在众人的伴舞中边跳边唱起了鄱湖渔歌:

鄱湖浪花朵连朵,

昨天唱来今日和。

昔日湖水血连泪,

今天水乡歌连歌。

金色的太阳洒在鄱湖移民新村,折射出万道霞光………

(剧终)

猜你喜欢

东流红梅鄱阳湖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酬东坡(新韵)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登高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Behaviourism i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鄱阳湖好风光
梨花凝雪水东流——读王毅的《眼儿媚·重访簰洲》
谁家千古梦,无与问东流
浅析太平军鄱阳湖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