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主场景的艺术特点与设计流程分析
2009-04-21江朝伟
江朝伟
[摘要]影视动画主场景是动画场景的核心,是表现动画风格的关键创作环节。影视动画主场景的艺术特点包括虚拟场景的自由构建、造型元素的独特表达、文化精神和艺术风格的载体,以及动画角色表演的蒙太奇舞台。本文全面分析了影视动画主场景的艺术特点,并归纳总结了影视动画主场景的设计制作流程。
[关键词]影视动画;主场景;艺术设计
一、引言
故事、角色和场景是影视动画的三大构成要素,其中场景是除动画角色以外的一切画面内容,是整个动画故事和角色得以存在的典型环境。影视动画主场景是动画场景的核心,是表现动画风格的关键创作环节。本文分析了影视动画主场景的艺术特点,并总结了影视动画主场景的设计制作流程。
二、影视动画主场景的艺术特点
1、虚拟场景的自由构建
作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现代视听艺术,影视动画追求的不是逼真写实,而是夸张、变形、奇幻、意趣和理想的艺术世界,具有高度的虚拟性。而主场景作为影视动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具有动画艺术的这一特征,将其概括起来就是虚拟场景的自由构建。但是影视动画主场景的想象和创造不是抛弃现实中的东西去凭空臆造,这种想象和创造必须有一套基于现实基础的合理解释,这种解释能够让观众信服创作者的“想象和创作”。由此可见,虚拟场景是以一定现实基础为依据的自由构建,这样的主场景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性。2、造型元素的独特表达影视动画有三大造型艺术元素,即线条、色彩和光线,任何一部影视动画,无论是二维动画还是三维动画,在造型上都离不开这三大元素。场景的线条的造型风格要与角色的造型风格相统一,这样才能使角色和场景统一起来,使它们能融为一体。色彩和光线则让主场景中的物体具有自然材质和一定的体积感、质量感,不仅使主场景遵循了基本自然规律,同时也让主场景拥有了情感的氛围。不同风格的线条、丰富的色彩和明暗变化的光线为导演、美术设计和场景师构建动画主场景提供了丰富的造型手段,只有将这三种造型元素按照这一艺术原则进行表达,才有可能创作出独具风格的动画片主场景。
3、动画角色表演的蒙太奇舞台
动画的艺术本体是绘画和影视的联姻,影视语言尤其是蒙太奇的运用是决定动画片质量的关键,同时它也使动画片的画面获得了全新的视觉内涵。主场景是动画片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画角色表演的舞台,角色的运动与场景空间具有交融性,二者共同构成了动画片的蒙太奇句子。不管是影视片还是动画片在拍摄时,都要考虑场面调度,尤其是演员的调度和摄像机的调度。不同的是动画片的导演在拍摄时,对他们的调度可以非常自由。因为作为动画角色表演的蒙太奇舞台,主场景则为动画片提供了无限丰富的表演支点和拍摄支点。
4、文化精神和艺术风格的载体
动画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特有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代表着国家民族精神的文化。动画主场景在动画片的画面中所占的比重最大,能够非常容易地打上某种文化精神的烙印,它是文化精神展示舞台的重要支柱。一部优秀动画片的主场景往往是民族文化、自然地理风貌与时代特征的融合。而艺术风格是动画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独创性,反映了动画片的整体风貌。对艺术、生活理解的不同,艺术风格会有很大差异。在动画艺术家的艺术风格的指引下,动画主场景也会形成一套特殊的表现手法,有侧重的关注生活中某些具体的方面。动画主场景成了体现动画导演艺术风格的重要手段。
三、影视动画主场景的设计制作流程
主场景的设计与制作贯穿于影视动画创作的前期和中期,它的设计与制作流程大致有三部分,分别是美术设计、绘制镜头背景设计稿、制作镜头背景。
1、美术设计
“剧本”是影视片创作的基础,同样也是动画片创作的基础。动画片的制作环节是从“剧本”开始的。剧本提供了动画片故事、人物、场景和具体的细节等基本要素。剧本完成后,美术设计根据导演和剧本的要求,设计和确立美术风格,设计人物造型,设计和确立主场景。在对主场景的设计过程中,美术设计人员要做好与导演的沟通工作,及时了解导演对故事场景的要求和追求的艺术境界,然后确定主场景的设计图以及它的色彩样稿,它们直接关系到整部动画片的整体视觉效果和艺术风格的确立。
主场景设计是影视动画中景物和环境的基础,比较系统的主场景设计包括平面图、结构分析图、色彩气氛图等关键构成部分。首先根据剧本和导演的要求,美术设计人员设计、绘制出每一个主场景的平面图,并制定出人物活动的空间和行动路线。然后以平面图为基础推导出主场景的三视图,即结构分析图,同时明确主场景的空间结构关系与各元素的比例关系。在结构分析图中,相关的细节的设计要到位,并且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的关系,要有大小的概念,例如把握好室内各种器物之间的比例关系等。所有的这些信息要在结构分析图上标明,方便以后场景的制作。最后,美术设计人员还要对主场景进行色彩指定,形成色彩气氛图。主场景的色彩气氛图一旦确定下来,也就意味着整部动画片色彩风格的确立。每一处场景都要遵循主场景的色彩风格来绘制。
2、绘制镜头背景设计稿
在动画创作的前期,动画的分镜头台本绘制完成后,美术设计人员就要将分镜头画面细化,绘制出设计稿。设计稿可分为镜头背景设计稿和前景运动路线图。镜头背景设计稿决定了镜头的空间范围、镜头的角度、画面的透视关系,是场景师绘制镜头背景的施工设计图,同时也是展开角色动作设计,安排角色的活动范围和运动透视的重要依据。绘制镜头背景设计稿的关键是准确地把握画面的空间范围和透视关系,这样才能正确地反映出镜头的角度,一系列美轮美奂的画面才能出现。镜头背景设计稿一般用铅笔绘制成素描稿或单线白描稿,这些信息包括艺术信息(如光线、材质、阴影、模糊部分)和技术指导(背景轮廓界限、对景线、连景、借用、技术注释)。光线:要标明光线的方向,还要标明光线的类型,比如是白天的光线还是晚上的光线,是室内光还是室外光等。材质:标出物体的类型,比如是木质还是金属质的箱子,是泥土路还是柏油路等。阴影:用斜线标出阴影的位置。模糊部分:标记好景深之外的画面,进行相应地模糊。背景轮廓界限:用黑色线条标示出背景轮廓界限。对景线:对景线是用于标明背景中景物与景物或景物与角色之间位置的对位关系的一条或多条位置线。连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背景具有连贯性时,要用文字标出,以保证画面的流畅统一。借用:当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背景可以相互使用时,要用文字标出,这样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制作效率。技术注释:标记好镜头的编号、背景的编号、规格大小等等,以方便其他制作人员进行检索参考。
前景运动路线图给出了画面拍摄的范围和镜头的运动技巧,包括镜头的推、拉、摇、移等,还给出了角色的关键动作、起始位置和运动轨迹,同样也要对信息进行标明。原画师就是根据前景运动路线图,对角色的动作进行具体的设计。3、制作镜头背景设计稿在动画制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设计稿绘制完成后,标志着动画片背景的设计工作已经结束,背景的制作由此展开。对于二维动画而言,场景师将按照镜头背景设计稿的要求,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逐步绘制背景。绘制好的背景经过上色、校色,就可以同动画角色进行合成、拍摄,从而完成一部二维动画片的制作。对于三维动画而言,场景师将根据镜头背景设计稿,为场景构建模型、添加材质、贴图、灯光等,最后渲染输出图像,然后再同动画角色进行合成,从而完成一部三维动画片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