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英国的视觉盛宴
2009-04-21李志甜
李志甜
[摘要]视觉传播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脱胎于传统的艺术研究,在1990年成为比较成熟的体系,1993年国际传播协会IOA把视觉传播作为专门的讨论主题和大众传播等传统的讨论话题一起成为IOA一个固定的类别。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多集中于电视、电影、报纸等媒体的视觉传播研究。本文也将从电影方面的视觉表现进行分析,以获得2006年奥斯卡4项提名的英国电影《傲慢与偏见》为例,分析该影片中的视觉表现和影片主题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视觉传播;奥斯卡
2005年电影版《傲慢与偏见》改编自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故事背景为18世纪英国中产阶级以及极为富有阶层之间,影片的主演、导演、编剧等制作班底全部来自英国,因此观众在影片中欣赏和感受到的都是不折不扣的英伦风,这部影片在色彩的运用、服饰的搭配上、风景的拍摄、影片中的建筑上都体现了18世纪英国特有的特点。正因为该部影片在视觉方面的出色表现,在2006年奥斯卡中获得了4项奥斯卡奖项的提名,其中就包括了视觉方面的最佳美术和服装设计奖,本文接下来的几个部分将对影片中的具体的视觉元素进行详细分析。
一、色彩
在人类的感觉器官中,视觉器官最为重要,它担负着70%以上的信息接受任务。世界的明暗、颜色、形态、空间都是靠人的眼睛来识别和感受的。色彩是一种光,当光线通过人的眼睛进入视网膜,就必然会发生生理兴奋和反应。这种兴奋沿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会产生色彩感觉。
该部电影主要突出的是女性细腻的情感,观众以女性为主。这部分群体一般喜欢“青春、新鲜、爽朗、清澈、甜蜜的女性化色彩,或者喜欢透出明媚、清澈、淡雅、轻柔、浪漫的情调的颜色”。
该部影片最开始的镜头便以灿烂的阳光照射大地开始,随后便是女主人公在阳光下阅读的情形,灿烂的阳光给人以温暖,透出明媚、清澈、淡雅、轻柔、浪漫的情调。影片中随后也大量采用了自然光的颜色,画面明亮,整个电影基调色也为很明亮的纯色以及大量强的自然光,刺激人的感官神经,与影片的柔和、舒缓的情节发展以及最后喜剧结尾的风格很好的配合起来。
同时,从色彩的重量感和色彩的适度感来看,影片中大量使用了轻的白色。在影片中两次重大舞会上,女性都身穿浅色系的服装,这减少了影片的凝重色彩。影片中很少运用黑色这种凝重的颜色,只在主人公之间发生了不愉快的经历时才采用该种颜色加上昏暗的光线渲染剧情气氛。
二、服饰
英国是传统的绅士国家,影 片的故事发生在中上层社会之间,所以为了达到与影片的风格贴合,必须还原18世纪英国当时的穿着,让观众更能感受欧洲的古典。
18世纪英国的穿着基本沿袭了中世纪的风格,但是有所创新和发展。17世纪形成的男子三件套装到18世纪在款式造型上逐渐向近代男装发展,下装的克尤罗特采用斜丝裁剪做得十分紧身。同时,18世纪中叶,英国进入产业革命,男装为之一变,最大特点是门襟自腰线起斜着裁向后下方,这是向下个时代“燕尾服”迈出的第一步,也是现在礼服的始祖。影片中男性的服装基本为此类服饰。仆人穿着讲究,带有假发,贵族一般着男性三件套。
这个时期女装的特点则开始向新古典主义转向,但是仍然受到洛可可风的影响。洛可可艺术形成于18世纪初的法国,精致、甜美、幽雅为其主要艺术特色。其特征是:具有微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运用C形、S形或漩涡形的曲线和轻淡柔和的色彩。18世纪的洛可可服装则是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因此洛可可样式集中表现在女服上,这个时代是女性沙龙的中心,是供男性观赏和追求的“艺术品”和宠物。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女装的外在形式美(人工美)因素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特点就是紧身胸衣加裙撑。这一风格也是影片中女性的穿着风格,从衣着的颜色、帽子的样式,细致到彩带的颜色。尤其是影片中两场精彩的社交舞会上女性的穿着:女士内着紧身胸衣,外着绣有精致花边的浅色系裙装,下方裙摆巨大。
女士出行一般需要戴上帽子、彩带、手套、手袋等装饰,彩带颜色多为浅色系列。整部影片中的服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面貌,让观众亲身体验了一次当时的时尚风。这部影片也因为服装方面的成功,被提名为2006年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三、建筑和美术
影片中的视觉盛宴还表现在影片中的建筑和美术上的表现,也因为这样,影片获得了2006年奥斯卡最佳美术奖的提名。
在影片的官方网站上一共推荐16个景点,分散在英格兰各地,其中最精华的区域就是德比郡(Derbyshire)。此外,影片中主人公府邸大多为英格兰古老建筑,符合原著中的建筑特色。如格鲁姆布里奇庄园(GroombridgePlace),影片中Bennet一家居住的地方;巴斯尔登庄园(Basildon Park),影片中的尼德斐庄园,即宾利先生暂居之所;伯利别墅(Burghley House),影片中罗辛斯庄园,凯瑟琳·德·包尔夫人宅邸;维尔顿宅邸(WiltonHouse)与查茨沃斯庄园(Chatsworth House),影片中彭伯利庄园,达西先生宅邸。
这些建筑集中体现了18世纪英国建筑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多为哥特式建筑风格。哥特式是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成就,建筑的平面一般是十字架形,高耸的塔楼多为尖笋状,斜柱加固支撑较薄的墙面,形成特殊的外墙结构,薄壳般的穹顶正中开有三个大门,中间的大门为主要通道,内部是轻盈裸露的棱线飞肋骨架穹隆,高大宽敞的内部空间具有良好的采光性能,窗户多为植物的叶片式,窗户上用五彩玻璃作镶嵌图案,多是圣经故事,哥特式以蛮族的粗犷奔放、灵巧、上升的力量体现教会的神圣精神,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冲力,把人们的意念带向“天国”。
另一大特色就是影片中家居装饰方面的特色,体现在房屋中的家具的摆设和室内美术绘画。18世纪的英国的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趋向小巧、轻盈,采用织锦做壁挂和铺设,门窗、柜橱装饰以大型刻花玻璃镜子,悬挂晶莹夺目的枝形灯,室内还装饰有著名艺术家的绘画和雕塑珍品等。影片中达西先生家中的家具装潢充分体现了当时英国的装修特色,门廊为灰色金边,沙发椅背的金黄色的人面像也是当时英国家具的特色。达西先生和凯瑟琳女士宅邸中四周以及屋顶的壁画让观众的眼睛得到一次享受。
四、风景
电影的直观视觉符号如画面、场景、人物的表情、动作等最容易打动观众的神经。英伦三岛山岭起伏,多丘陵,风景秀美。如茵的草地森林、树丛与丘陵地貌相结合,构成了英国天然风致的特殊景观。目前,英国的田园风光已经在全世界形成了旅游的品牌,而英国的湖区景致更是追求浪漫的人首选旅游地。同时,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色和空旷的山丘相结合,更让英国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影片中大量独立的风景画面把英国的风貌呈现在全世界观众的眼前:如英国传统园林斯托海德园林、山峰国家公园(PeakDistrict National Park)。其中山峰国家公园为英国第一座成立的国家公园,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产。
展现英伦风貌的场景为影片提供了很好的时代背景材料,也让观众为英国风情感染,得到了一次视觉上的享受和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