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手段在挖掘整理民间体育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

2009-04-21

电影文学 2009年6期

张 娜

[摘要]众所周知影视媒体的逼真再现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对受众意识的震撼和体育精神的激发是任何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民间体育面临着经费短缺,老艺人手艺失传,农村主阵地渐缩及民间体育被遗弃、吸收和肆意改造的严重危机。提出通过影视手段与体育比赛、网络、学校和高校体育资料室相结合,提高民间体育的地位和知名度,从而达到挖掘和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影视手段;民间体育;挖掘整理

我国民间体育,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斗争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强身娱心的重要手段,也是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保持民族特色的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多元化的影响、举国体制下的“精英体育”的冲击和融合,一些民间体育项目面临着被遗弃、吸收和肆意改造的严重危机。因此研究挖掘整理民间体育文化有着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民间体育目前的现状

民间体育主阵地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是民间体育生长发育的发源地。近年来由于经济观念的冲击,加之人们缺乏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文化被不知不觉地抛弃,甚至处于被遗忘的境地。加之随着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造成一些民间传统体育因后继无人而逐渐消失,甚至淡出历史的舞台。民间体育面临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困境:最主要的是由于民间体育根植于农村,受农村落后文化的限制,缺乏组织性、连续性和专业体育人才的组织指导及有效搜集整理,就更谈不上升华和传承了。

二、挖掘整理民间体育文化的意义

具有优良传统的民间体育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一个人,一个国家连根、本都无视存在,她还有发展进步的可能吗?拯救、发扬和推动中国的传统民间体育文化和技艺,是一次新的革命理念,是一次拯救中国民族文化和推进广大中国民众生活质量提升的关键。民间体育是传承优秀文化的载体,是地方民俗的标志。没有民间体育的支撑,现代体育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力发展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可以提高中国下一代的身体素质,降低中小学生胖而无力的危害及近视的比例,修正学生的心灵和意志力,强化学生的品德,使青少年能自觉远离网吧,身心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民间体育文化,不但可以弥补当地文化的缺位,还可以弥补制度上暂时的不健全。我国的民间体育素有养生之功效,追求健康长寿是人们朴素的人生愿望,当今医疗制度还不健全,广大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看不起病,民间体育锻炼可以起到祛病强身、节约医疗费用的目的。

三、影视手段在挖掘民间体育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

1、通过影视手段提高民间体育文化的知名度

影视手段是宣传民间体育文化的主要途径。众所周知影视媒体的逼真再现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对受众意识的震撼和体育精神的激发是任何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以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式将民间体育文化自然地带入各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当中,并不断地影响着下一代。各地政府可以先从地方电视台开始,借省级卫视打“民族牌”、“地方牌”,对地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包装宣传,积极地介入各地的民间体育盛会和运动项目传播中,如河南卫视和福建卫视对少林武术,新疆卫视对“达瓦孜”,湖南卫视对端午节龙舟竞赛,辽宁、吉林卫视对秧歌的民间体育样式进行针对性传播。作为国家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更应该设立固定的民间体育文化栏目,采用直播和后期艺术剪辑,提升对民间体育盛会如农运会、少数民族运动会、各民族体育盛会等的传播数量和质量。

2、通过比赛和影视宣传提升民间体育地位

要想把一项体育活动搞起来,就必须进行比赛,因为“比赛是撬动体育项目发展的杠杆”。只要比赛,哪怕是小范围的、非正式的,参与者的积极性都会格外高涨。政府可以政策要求,让农运会脱掉“政府”外衣,真正做到“让农民办,让农民参与,让大家看”。不要让农运会总是穿着民间体育的外衣,搞起奥运会式的“精英体育”。国家应该大力提倡在全中国各地举办具有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力求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举办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体育竞赛,并努力争取将那些独具特色的中国民间体育技艺利用影视宣传手段及网络宣传手段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

3、加强并改革民间体育的影视传播方式

应该说,影视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尤其是国际传播方面功不可没。以武术为例,像20世纪70年代以徒手搏击为特征的真功夫片《精武门》,20世纪80年代李连杰主演的传统武术影片,对武术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影视作品大都用虚幻的特技手段,注重了花哨、热闹的场面,不注重体育的内涵。所以我们应该对体育文化的影视传播方式进行改革,多使用运动员,少使用特技,使体育文化内涵尽可能“原汁原味”。

4、以学校为载体,以影视为手段进行传播

中国民间体育是一笔有形和无形的“财富”,必须利用教育的渠道来聚敛。借鉴历史,任何体育项目只有进入学校教育中,才能在理论和方法上得到升华,才能在普及上得到拓展,也就是说学校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像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都是在接受了中国古代武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使之便于教学、训练和比赛,并通过学校作为主要渠道向青少年推广,得到愈来愈多的人的喜爱,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后,方得到国际奥委会认同的。因此可以利用高校人才资源,尤其是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校,整合民俗、社会学考古学的人才,将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发扬光大。在全国高校中,湖南的吉首大学就做得比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设了陀螺、秋千、抢花炮、高脚马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研究和推广,并组织了民族传统体育代表队。

5、体育专业资料室利用现代影视手段对民间体育进行搜集整理

由于历史的原因,民间体育文化从未得到过与精英文化等同的地位,始终停留在口传心授、自生自灭的边缘状态,没有人真正关心它的生存与灭亡。民间体育几乎是以一种草根性顽强地生存着。高校体育专业资料室除了服务本专业教学科研外,还应该肩负起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优势,搜集地方体育文化遗产,为地方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挽救作出应有的贡献。对那些有利于体育专业研究的体育文化遗产可以将其制成拓片,或利用现代影视手段进行录音、录像、摄像将其保存下来。像山东潍坊的风筝节,陕西的花样跳绳,安康的龙舟赛,广东的舞龙舞狮等等。对于那些留存不下来的,应当记录下来,留下它的影子,留下它的形态,保存下这么一段发生过的体育文化形态。

四、结语

电影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影视媒体不仅带来了大众传播历史上的革命,而且带来了人类文明中宏伟而壮丽的文化景观,体育节目则是这文化景观中最能吸引观众的节目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借助影视媒体这个世界性的大舞台,使我们的民间体育文化与影视产业链接轨,使我们的民间体育文化经得起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体育产业与影视产业高速度发展的挑战,所以我们应该借助影视手段,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民间体育,使我们的国粹——民间体育项目借各种电波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中华民族的国粹跨出国门,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