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识字教学走向生活

2009-04-21丁成霞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09年2期
关键词:比一比识字汉字

丁成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扩大学生识字量,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生字,还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资源,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汉字是一种文化,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是一个广阔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汉字的天地。教师应该打破课堂、课本的局限,引导学生在沸腾的生活中自主识字。建立一个识字教学的开放系统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让识字走向生活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要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必须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产生驾驭文字的乐趣。比如把一些没有学过的字拿来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多。激发他们表现自己的欲望,体验让同龄小朋友刮目相看的自豪。看过《西游记》的都认识“西”、“游”、“记”三个字;会下棋的都抢着认“将、士、相、车、炮、卒、马”;什么“蓝皮鼠”、“大脸猫”等等几乎是所有学生都能异口同声地喊出来的。当我故作惊讶问他们怎么认识这些字时,个个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别人。有的说爸爸妈妈教的。有的说看电视的……我都一一肯定他们热爱学习,学生识字的兴趣也空前高涨。

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掌握正确学习汉字的方法是提高生活识字效率的重要保证。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变“学会”为“会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1、贴一贴

陶行知说:“文字只是生活的符号,要与生活连在一起教。”识字与认物合二为一,是学生识字的好方法。我鼓励学生给家里和学校的用品贴标签。学生自制卡片、纸条,写上字词贴在物品上。例如在门边贴上“门”字,床头贴上“床”字。椅子贴上“椅子”两个字,“电视机”贴上“电视机”三个字,将家中物品贴满字条。班级的讲台、黑板、课桌也贴上自制卡片。在贴一贴的活动中,学生不但认识了许多字,而且点燃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2、认一认

刚入学的新同学认一认各自的姓名也是难得的一次让学生主动识字的机会。第一次发作业本,我就提出选拔小助手的“标准”:认识本组每个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全班同学姓名都认识的就有资格当科代表。学生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于是一下课就围着班级人员名单认真识记。没几天工夫,许多同学能顺利地帮助老师发本子了。由于调动了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学生姓名近百个汉字轻而易举就记住了。

其实识字无处不在,让学生平时留心认一认广告、电视、电影、招牌、物品的包装上的汉字,既扩大了识字量,又感受到了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我们只要做有心人,一定能让孩子们学得自然,学得开心。

3、读一读

识字是为了应用。学生认了字,如何巩固呢?如果用孤立的死读硬背的方法,不仅效果不好,加重负担。而且会使头脑僵化。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个好主意。从儿童心理学来看,丰富多彩的认字活动,使学生识字最剧增,他们已不满足于认单字单词,不满足于听故事、看动画片了。自己读书已是他们强烈的愿望。我顺其自然、不失时机地组织课外阅读。有关童话故事、古诗词、儿歌、谜语、绕口令都是适合少儿阅读的内容。学生都爱不释手。《小学生学习报》《少年儿童报》《智力开发报》每天必读。学生在阅读中认字。在认字中阅读。我还经常组织学生讲故事、背古诗、猜谜语,以提高阅读积极性。

实践证明:读一读不仅巩固了所认的字,增加了知识,培养了阅读能力,而且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又新认了很多字。这种认字,除了借助于拼音,查字典以外,是靠联系上下文,靠字形联系,其中“猜”、“蒙”也起很大的作用。我认为学生的阅读应尽量丢掉汉语拼音这个拐杖。

4、比一比

生活识字名目繁多,但最有效的方法是比较法。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比较法:在字音学习中,进行同音近音的比较;在字义学习中。进行近义反义的比较;在字形学习中,进行形近字的比较等。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学生自然能闻声、察形、明义、书正。如看到“油、评、盯”字时,会不由自主地与熟字“由、平、丁”联系在_起。有同学推想它们读音与熟字相近,“油”跟水有关,“评”跟说话有关,“盯”和眼睛有关,如此比较使识字轻松容易得多了。有的还把字形相近的字放在一起编成了顺口溜。如以“青”为声旁的字: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用比一比来识字,既增强了趣味性,又融想象为一体,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取的多少及学习能力的强弱。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上的一种自动化动作。生活识字的良好习惯应有如下的表现:学生在校内、在家里、在街上,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看商标、招牌、广告……自主识字,只要见到字,就产生认一认的欲望,就能主动地记忆。比如带学生去菜场买菜,孩子能对着各种蔬菜认真识记标牌上的“芹菜、茄子、黄瓜、西红柿”这些字,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是让识字走向生活的良好途径。教师对学生这种识字的积极性要大力宣扬,热情鼓励,以点带面,以促使更多的小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猜你喜欢

比一比识字汉字
比一比
比一比
比一比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