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扬个性与尊重道德

2009-04-21张玉萍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09年2期
关键词:投机取巧道德规范思想道德

张玉萍

近年,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自由表达真情实感和创新思想,已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认同。甚至有人进一步认为,不应在作文中有任何限制,只要学生思维积极活跃,都应给予肯定。那么,在尊重创造性的同时,究竟该如何正确认识作文中可能出现的“思想创新”与既有思想道德的冲突呢?

首先,小学生较少传统与现实的思想道德规范束缚。是学生作文思想创新的一个优势。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受教育时间短,在既有思想道德的学习与掌握上。还谈不上全面和成熟,这固然是他们的不足。但换个角度看,相较于成年人,他们的写作立意将因此而较少受到既有思想道德规范的束缚,从而更易出新,这何尝不是他们在创新道路上所特有的优势呢?

曾记得要求学生续写《龟兔赛跑》,各种各样的比赛过程。各不相同的比赛结果跃然纸上。有直截了当地写道:“这回兔子可不像上次那样骄傲了,使足了劲。终于取得了胜利。”也有团结友爱的表现:“兔子带着乌龟一起到达终点。”一些出人意料的结果更让人耳目一新。如:“兔子吸取上次的教训,一鼓作气,跑到终点,可结果还是输给了乌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乌龟自知这次比不过兔子,便运用计谋,找了两个或多个伙伴分别藏在半路、终点等位置,兔子跑到任何地方,都会发现乌龟在前面。直至最后兔子请乌龟介绍取胜的经验。乌龟才洋洋得意地说出真相,并得意忘形地嘲笑兔子:‘这次虽然你没有睡觉,但光蛮干也不行,以后要多动脑筋哟!”

其次,小学生作文必须充分重视优秀传统道德规范的继承与发扬光大,但是他们也必须与时俱进,充分重视思想道德规范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必须进行德育的渗透,但更要非常重视学生的自我道德生成。以往,过于强调德育的灌输,灌输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难以内化。而学生在思想自由的前提下作文,就会收到自由创造思想与进行自我教育的双重效果。这样生成的思想才会是内在的、真正有生命力的。

还拿续写《龟兔赛跑》的文章来说。我一边欣慰地想“学生的想象力真够丰富,真有创新精神”,一边又不无担忧:“这些出人意料的结果所反应的是孩子们怎样的一种心理?能不能就这么简单地给其一个高分?”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了有关教师。有的说:“孩子们的创新意识是值得肯定的,但对于孩子们这种‘投机取巧式的创新。最好还是不要提倡,并且应该加以引导,至少应该让他们明白是非曲直。因为我们培养的毕竟是未来有道德意识的健全公民,从小教给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是我们的责任,所以不能给高分。”也有的提出反驳:“现在提倡尊重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孩子们想象着乌龟运用智谋战胜对手,这不正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体现吗?有何不可?”……

玩游戏也得讲规则,我想:合理的智谋当然可以,可这似乎是在玩没有规则的游戏,也可以说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提倡这样的“创新”,不正是在鼓励孩子做事要学会投机取巧、欺骗奸诈吗?于是,我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在班上朗读,反应激烈。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写得很好,能想出那么多的招数来,也有学生持不同意见,说道:“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一个有规则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做任何事都应该讲‘游戏规则,也都有‘道德底线。如果这个世界人人都不遵从社会公德,不讲道德,那不成混沌状态了吗?”部分学生已在那儿点头了。“那你们说我们的比赛是不是也应遵从规则?乌龟和兔子的游戏规则是赛‘跑,你没跑。已经违反了规则,靠投机取巧赢得了胜利,却说运用智谋赢了别人。如此下去,世间的一切不都乱了套?”……

第三,对于小学生在个性化、创新性作文中出现与历史和现实“思想道德冲突”的问题,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而是要首先充分肯定其创造性,以保护学生稚嫩的创新积极性,然后对其思想方法进行科学的引导。这样,学生的收获往往更多,因为他们不仅最终探寻到了正确答案,理清了错误认识,而且积累了更多的思想方法。

当然。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源泉。但是。教师在给学生提供最大的想象空间和舞台、创造想象的气氛与环境、引发他们想象思维的同时,更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高尚的情感诱导。

可见,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强调张扬个性与尊重道德是不矛盾的。无论对于学生自己,还是对于思想文化建设,都有着重大的、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投机取巧道德规范思想道德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