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时无声胜有声

2009-04-21陈久栋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09年2期
关键词:小明人文数学知识

陈久栋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基于文化的视角,我们透过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外纱。更能看到内隐在数学知识里的思想、精神、理念。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从而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因此。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成为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过程。

一、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

名师张齐华老师执教“轴对称图形”。在导人新课时有这样—个片断:

教师拿出一张纸问学生:给你一张白纸,你会玩什么?

生1:我会折飞机。

师:第一次听说女生也会折飞机。挺好!

生2:我会折青蛙和同学们一起玩。

师:调皮可爱。

生3:我会剪许多小块,折成一个一个心形,许一个愿望。

师:你很有诗意。

生4:我会折一个窗花。

接着。教师进行示范,先把纸对折,再从折痕的地方任意撕下一块,一会儿就撕成一棵漂亮的松树。老师动作利索的撕纸表演让学生看得目瞪口呆。老师趁机问学生:“想玩吗?”学生跃跃欲试:“想。”

师:“不急,谁都有机会,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张白纸。大家不妨来玩一玩!”(生操作)

在上述片断中,张老师用心倾听学生讲自己利用白纸的种种不同玩法,抱着欣赏的态度一一作出回应:“挺好,调皮可爱,很有诗意。”正因为教师把信任、友善、理解、关爱这些人文因素注入课堂。让学生觉得教师接纳自己,关注自己,从而产生一种安全感、宽松感、愉悦感。

二、挖掘古老的人文情怀

数学教材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每一个内容背后都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数学不是一种图形,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气息。

如,“圆的周长”教学片断: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完成了圆的特征的探究后,知道了在同一圆里,每条半径相等,每条直径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师:真棒。时间虽短,但我们的发现却如此丰富!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特征的精确记载:“圆,一中同长也!”(课件显示)知道这里的“一中”、“同长”各是什么吗?

生:“一中”指圆心,“同长”指圆里半径或直径一样长。

师:不错!那时的发现跟咱们今天完全一样,同学们感觉怎样?

生(齐声):自豪。

这一片断教学,教师把古人相关研究成果适时引人课堂,拓宽了数学知识的背景跨度,给现实严密的探究过程增添了几分经典的历史韵味。所以数学课堂才充盈厚重的人文底色。像这样的例子也有不少,如。教学“圆的周长”介绍祖冲之和圆周率;上“+进制计数法”讲述我国古代“结绳记数”、“刻痕记数”、“算筹”以及“算盘”等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将新知的学习放置于中国的传统文明的博大范畴中,数学知识的文化内涵得到深度的扩张。

三、凸现浓郁的人文品位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在民主、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学生才能感悟数学。感悟学习人生。

认识圆之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环节。

多媒体显示由圆组成的美丽图案,学生认真欣赏。

师:看了这些图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真美丽!

生2:很漂亮。我也想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做一回设计大师。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

作品展评。

上述教学环节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欣赏数学之美,让数学文化走进我们的课堂,深入实际学数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

在学习年、月、日时,教师设计了一个为妈妈过生日的活动环节(提出三个问题):

(1)谁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2)谁知道自己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3)小明妈妈的生日到了,小明想妈妈平时很辛苦,这次也要帮妈妈过生日,如果你是小明,你该怎样准备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数学学习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和数学化活动的过程。上述环节中,每个学生都是问题解决的小主人,整个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数学化的途径进行教学,学生获得了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人文性的价值无声地渗入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猜你喜欢

小明人文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小明照相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人文绍兴
做不到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