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

2009-04-21徐美荣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09年2期
关键词:口诀乘法分数

徐美荣

一、课程设计的优化者

对于“5的乘法口诀”一课,我预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观察场景图说说船的只数和人数之间的关系,来引导学生探索5的乘法口诀,而后在思考、讨论中进一步体会图形、算式、口诀之间的紧密联系,最后通过系统的整理得出规范的口诀。可没想到课刚开始,一个学生就站起来大胆地说:“老师,我会背5的乘法口诀。”随后,许多学生都附和着说会,有的甚至还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这可怎么办?我一下子愣住了,脑海里涌现出了两种想法:(1)端出教师的架子。压住学生意欲跳跃的想法,按部就班地从头开始组织教学。(2)抛弃原来精心准备的教案,从学生实际出发,重整教学流程。短短几秒钟的斗争中,我意识到选择前者的危害,那就是学生高涨的激情和燃烧的火花将会被浇灭,课堂将会陷入“死水”般的沉寂。于是。我毅然地选择了后者。我对学生说:“你们真厉害,连乘法口诀都会背了,不错。有不会背的吗?”果然,几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我发出了这样的提议:“还有这些小朋友不会,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把‘5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呢?”这下课堂沸腾了,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思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在互教互学中理解并掌握了5的乘法口诀。

对于5的乘法,或许是家长的提前教学,个别学生早就熟记于心。像这样动态生成的课堂,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并没有“害怕”因学生的实话而干扰自己的教学思路,而是时刻关注着教学流程中的动态生成。根据教学实情,果断而又不失时机地把握住了教学契机,调整了教学预案,变学生“学数学”为“教数学”,使学生学习热情急剧升温,教学效果陡然提高。

二、个性发展的促进者

在关于元、角、分计算的数学课上,某教师设计了富有生活情趣的购物活动。在讲台边的桌子和墙壁上,摆挂了许多小商品,有铅笔、本子、橡皮等,并分别明码标价。师“给”每个学生三元钱,让学生自己去“购买”想要的东西。学生们拿着买了的东西,说明三元钱是怎么用的,当然这里有“小售货员”的监督。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购物,生活化的课堂别开生面。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在愉悦的氛围中张扬了个性。这时,一个“小售货员”向老师举报:“老师,他买得不对。”“怎么回事?”教师询问道。“他用了三元钱,拿了三元多的东西。”没等教师再询问,那个买得不对的学生开口了:“因为物品打折了。”他把买的东西和打折的价格计算得分文不差。你能说这孩子调皮吗?不能。这是孩子的童趣,是他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连忙说道:“是的,可以打折。”

案例中这位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并没有根据教材、教参所提供的例题,枯燥乏味地介绍关于元、角、分相互之间的换算常识,而是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把“身边的数学”引进课堂,再把“数学知识”引出课堂,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当有位学生一本正经地说出所购商品可以打折的时候。教师并没有否认那个想出打折的学生,而是欣然应许。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着“打折”现象,学生会有如此精彩的回答,正是源于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悉心洞察。

三、学习资源的引导者

教学案例:“分数的意义”

师:你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1:最大的分数是什么?

2:分数能乘除吗?

师:好,通过自学课本,你又知道了什么?

3:如果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就可以用分数表示。

4:我知道了分数产生的原因。

5:如果把许多物体合在一起。就可以用自然数表示……

师:还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

6:一个数字,为什么称它为自然数?

师板书:1与单位“1”。(教师及时纠正这里的“1”是单位“1”,与自然数的1是有区别的。学生问题动态生成。教师说理就地取材,“随意”列举:像现在的一个班级、一个大会场所有的人,都可以看作单位“1”)

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使学生真正走进了“分数的世界”。“分数的意义”中关于单位“1”的理解,一直被视为“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大胆放手地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帮助学生实现了思维“加速”。整个教学过程,看似淡化了定义,实质上却在不经意间不着痕迹地让学生理解、强化了分数的真正含义。

猜你喜欢

口诀乘法分数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由来
口诀与加法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口诀中的规律
把加法变成乘法
可怕的分数
怎样熟记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