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张煎饼

2009-04-21

农民科技培训 2009年3期
关键词:二娘农民日报煎饼

煎饼,成为老家饭桌上的主食,已经很久了。

以前的煎饼,是用捣碎的地瓜干,加少许的玉米,用水均匀地拌在一起,一勺一勺舀进磨眼。人推着磨,一圈一圈,一点一点,将它们磨成细细的糊。把磨好的糊摊在鏊上,用竹片轻轻地来回刮上几下,薄薄的一层,再用火稍稍地一烤,轻轻地揭起来,一张煎饼就这样制作完成了。

煎饼,韧而有劲,耐消化,最适合度荒年。可困难时期我连煎饼都吃不上。

有一年冬天。大队盖学校,叫父亲去装卸石头。拖拉机从十几米高的桥上,连人带车翻到了桥底下。当人们从乱石堆中,把父亲扒出来的时候,他已变成了血人,膀子和腿都被砸断了,整个家也被砸碎了……

就在父亲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一生操劳的母亲,也因长期身体过度透支,病倒了。经医生诊断。确诊为癌症。那时,我们很小,不懂得什么叫癌症,母亲看着围拢在身边的孩子们,哭得死去活来。庄上的大娘、嫂子们一边劝说,一边陪着抹眼泪。

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翻出来卖了,在庄邻的帮助下,母亲背着各家送来的那一张张煎饼,带着对生命的一线希望,踏上了去省城的求医路。

母亲不在家,父亲还在医院,家里只剩下我们兄妹几个,小弟刚满周岁,屋子里除了两筐地瓜干什么都没有,我们不会做饭。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做的,每天就是吃点地瓜干。早上用清水煮一锅地瓜干,吃上一天。时间长了,锅壁上长出了一层似青似绿的锈。

一个寒冬的傍晚,我饥肠辘辘往家走。路过邻居二娘家的门前,二娘赶紧跑出来,一句一个“乖”地把我拉到她的烧火间,拿出刚烙好的一张煎饼,又一句一个“乖”地催我快吃。嗅着那张煎饼,真香。我狼吞虎咽,三下五除二,一张煎饼,瞬间就在我手上消失了,真香啊。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餐桌上的煎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地瓜煎饼、玉米煎饼、小麦煎饼,到“机器煎饼”。吃了很多,就是没有二娘的那张煎饼好吃,今天嚼起来,还是香味浓浓。

在生活中,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不能忘记关心过你的人,哪怕是一点点的小事,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记住它,你会幸福的。

农民日报

猜你喜欢

二娘农民日报煎饼
走出党媒“舒适区”:《农民日报》的思维再造与融合新生
雨中的怀念
党媒微博农民议题的文本呈现研究
软煎饼怎么做才健康
小熊当当爱吃煎饼
二 娘
煎饼侠
浅谈如何打造农民需要的科技信息微信公众平台
端 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