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把李鸿章推向卖国的泥坑

2009-04-19

百家讲坛 2009年22期
关键词:光绪皇帝泥坑海防

南 舟

李鸿章是清道光时进士,是著名的洋务派首领,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当人们提到李鸿章时,总是把他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屈辱事件联系在一起,诸如甲午海战失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等,都使他成为国人口诛笔伐的对象。其实,他的意识里并不想卖国。他积极追求自强,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为中国的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他还提出“海防论”,上奏建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提出定购铁甲兵舰并组建北洋、东洋、南洋舰队的设想,同时辅以沿海陆防,构建中国近代海防战略体系。这些都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

但是清末,朝廷风雨飘摇,国库空虚,加上慈禧太后把大量的银两用在“后花园”上,李鸿章的“海防论”怎有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呢?他那自强的方略最终只能把自己推向荣誉的泥坑。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军舰在丰岛发动突然袭击,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未能抵挡住日军的攻势,以失败告终。次年二月十八日,李鸿章受命作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行前,清廷授予他割地赔款的全权,但李鸿章却坚决反对割地,他说:“割地不可行,议不成则归耳。”如果日本人一定要割地,“鸿虽死不能画诺”。然而光绪皇帝却下定了割地的决心,说如果不割地,那么“都城之危即在指顾,以今日情势而论,宗社为重,边徼为轻”。尽管如此,李鸿章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方代表据理力争。当日本提出割辽南、台湾全岛,并且要军费三亿元的条件时,李鸿章立刻愕然,他急电北京:“日本所要军费过高,并且辽南为满洲腹地,无论如何不能割让。这两条中国万不能从,和约不成,唯有苦战到底。”(刘功成《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在第三轮谈判后回住处的路上,李鸿章遭遇日本小愤青刺杀,险些丢了性命。按梁启超的说法:“日皇遣御医军医来视疾,众医皆谓取出抢子,创乃可疗,但虽静养多日,不劳心力云。鸿章慨然曰:‘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宁死无刺割。之明日,或见血满袍服,言曰:‘此血所以报国也。鸿章潸然曰:‘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其慷慨忠愤之气,君子敬之。”可见当时李鸿章是多么想“以血报国”,然而光绪皇帝还是命令“即遵前旨与之定约”。这个《马关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大清国有史以来最屈辱的战争。

殊不知,当时的大清国,就连光绪帝的话有时都不算话,他的背后还有太后慈禧在“垂帘听政”,李鸿章只是一个臣子,说白了就是一个奴才,这个条约能不能签并不是李鸿章可以左右的,因此,那国不是他想卖就能卖的,如果没有主子的授权,他敢“画诺”吗?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都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但大清国却总是把“人情所最难堪”之事让他来承担。《清史稿·李鸿章传》说:“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一文中也写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人们更同情的是李鸿章“之遇”。因为当时清政府发现,偌大的中国除了李鸿章懂得外交谈判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能派上外交用场的官员了。所以换了谁,那种结局恐怕都是很难避免的。

猜你喜欢

光绪皇帝泥坑海防
陷入泥坑后
快乐的泥坑节
慈禧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是为保护?
会移动的神奇泥坑
走向深蓝
浅谈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功过问题
清朝戊戌变法期间的保举活动研究
鸡蛋找回来了
辽宁发现104处明清时期海防遗址点
戊戌政变前后的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