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04-19谢俊源

中国经贸导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服务业贸易服务

谢俊源

一、中国服务贸易在经济危机下的变化情况

(一)服务业地位的变化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了2008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对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有非常大的冲击,让我们难以承受。可是,这冲击未必就是有害无益。它使我们意识到,发展制造业不可能成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第三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在我国的经济总产值中仅占40%,这一水平相对发达国家是非常低的。这场危机使我们意识到产业转型和升级已经是迫在眉睫。现实是很残酷的,我们必须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构成凰务贸易不同部门的发展机遇的变化

1、技术、文化和信息服务等行业有望在2009年间扭转逆势,此次经济危机的发生使诸如旅游、运输等我国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均遭重创,但从历史经验可知,人们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和消费在危机中表现依然强劲,少数新兴行业如文化、技术、信息服务等有望逆势而上。美、日等正是在前几次经济危机中抓住了这些机遇,一跃成为文化贸易强国。

2、经济危机使许多国家的产品销售价格急剧下滑,面对如此困难,它们不得不在成本、效率土下功夫,纷纷开始寻找新技术,这就使得整个世界经济对高新技术的需求增多,所以在技术贸易方面蕴含着巨大商机。

3、2008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离岸外包服务以超过20%的增速发展。并且。从长期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外包业务的趋势不会改变,我国以服务外包为重要载体的信息通讯服务行业面临巨大商机,将会保持较快平稳增长。

二、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原木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是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结果,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0%左右,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大都在60%以上。虽然中国的服务业从上世纪90年代的33%提高到2005年的40%。有了较快发展。但相比之下,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仍相当落后,占GDP的比重相对偏低。

2、服务贸易领域的法规和管理不够完善。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各种市场机制和体制还不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不少领域的法规仍是空白。虽然近年来,中国颁布了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加快了服务贸易立法步伐,但尚未形成立法体系。已颁布的一些法律法规比较宽泛,可操作性差。

3、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服务贸易发展落后。中国服务贸易优势主要集中在诸如运输、旅游服务等传统附加值较低的行业上。而全球服务贸易量较大的保险、金融、咨询、计算机信息服务、电影音像、广告宣传等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的高附加值行业,在中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际竞争力低,并且发展速度缓慢。

4、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目前,在国际上,中国服务贸易对象主要是香港、美国等地;在国内,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和广东冶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所占份额极小。服务贸易交易项目和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发展,形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水平偏低且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

(二)经济危机下产生的新问题

1、服务贸易管理落后。当前,中国对服务业以及服务贸易的定义、统计范畴与发达国家和国际惯例不一致。中央相关部委直接负责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和协调。这种管理体制会造成中央和地方有差别地对待服务国际贸易政策和规章。并且服务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不可避免的造成行业垄断等缺陷。

2、服务贸易行业人才匱乏。2007年的财经蓝皮书《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中国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指出:我国服务业就业率仅有30%多一点,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60%。国内服务企业的组织规模、管理水平、营销手段、经营效率与国外跨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

三、中国服务贸易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政策措施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服务贸易秩序,保护企业和个人在海内外的合法权益。

2、加强对企业的支持。根据不同服务贸易部门的具体情况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在融资、人员出入境、便捷通关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更多的服务贸易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3、强化人才保障。落实和完善各项吸引和培养服务贸易出口人才的政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培养和引进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行业急需人才。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加强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决查处各种侵犯服务贸易出口企业知识产权的行为,对服务贸易出口企业的知识产权运用法律手段加强保护。

(二)建立服务贸易发展管理和促进体系

在服务贸易主管部门领导下,建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服务贸易工作机制。培育能适应现代国际贸易要求的服务贸易行业协会,提升行业整体形象,整合行业资源,起到政府和企业之间以及国际间经济合作的纽带作用。建设服务贸易公众信息网,帮助服务业企业了解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信息。

(三)促进重点部门服务贸易发展

综合考虑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根据部门优势和国际市场需求前景等因素开展工作。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加大技术引进和创新的扶持力度。针对经济危机期间全球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趋势,积极开拓对外文化贸易;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大力促进以海洋运输为主的运输出口服务。

(四)加强世界服务贸易合作

当前的经济危机影响已波及全球。为应对当前严峻局势,开展服务贸易合可行和有效的应对危机方法。除了各国积极采取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外,维持开放、稳定、公正的国际贸易关系,对全球渡过经济难关,恢复信心至关重要。服务贸易合作是亚欧合作的重要内容,亚欧在服务贸易中互补性大,合作前景广阔。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的服务贸易增速较快,但亚洲国家间服务贸易水平发展不均衡。欧盟是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经济体,其服务贸易发展专业性强,并在技术发展、管理体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一直是服务贸易的净出口地区。亚欧两大洲在服务贸易领域需要也完全有条件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服务贸易虽仍在经济危机阴影的笼罩下,但也出现了较好的发展机遇。相信随着国家对贸易服务行业的进一步重视,以及不断加大的对服务贸易行业的投资与调整力度,再加上本行业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中国的贸易服务定会在一个健全的管理与激励机制下取得自身竞争实力不断攀升。

猜你喜欢

服务业贸易服务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