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文本、共享生命语文
2009-04-15武小梨
武小梨
韩愈说过:“文以载道”。写文章是通过文字这个载体,彰显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方法等等。对于学生 来说,就是要通过这个静止的文字,领悟文本中蕴涵的“道”;对于教师来说,在语文课堂上,就要真正激活文本,让静止的文字变成活的生命,充满生命的律动,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深处。课堂就要彰显文本之道,师生就要共享语文之“道”,这恐怕是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本真课堂。如何让学生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生命对话;如何让学生与作者共鸣,与作者情感相通,与作者同喜同悲,同恨同爱。这恐怕就是语文的本真课堂,生命课堂。
语文不是静止的符号,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立体的精神,饱满的情感,蕴涵着火热的 情感与智慧的生命。所以,教学语文,教师应致力于还原语文的生命本质,唤醒学生的生命情感,展现师生的生命激情。教学语文,应该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倾诉,又是一场学生与文本的访谈式的面对面。
一、激活文本,走进作者内心世界
读写是语文的双翼。读是师生对文本的认知,读是激活文本的表现形式,读是对文本情感的迸发,感情共鸣的再现。富有激情的诵读,是激活文本的标志。语文课堂要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创造性的朗读文本,帮助学生找到文本与自己人生的契合点,还原了语文鲜活的生命,唤醒了学生的生命情感,师生就会被语文的独特魅力深深感染,就会情不自禁地通过真情诵读释放自己的生命激情,情不自禁地与作者情感发生共鸣,情不自禁地走进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实现语文的活力。如《天上的街市》,本真的思想就是作者通过想象,表达郭沫若先生追求和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可以用激情洋溢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走进诗人,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对那种美好事物的想象和向往的经历啊?
生:(纷纷地)有!没有!
师:(指名)你对美好事物的想象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各抒己见)怀有好奇、美好、赞美、向往、惊叹、憧憬的心情……
师:(指名)你就带着好奇、向往的感觉朗读以下第3、4节。
生:(平淡地)“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师:(启发)第3节,哪两个字表现作者的惊喜?用怎样的语气读?第4节,表明作者美好想象的句子是哪句?表明作者给我们读者提出相信的证据的句子是哪句?应用怎样的情感去读?学生议论后。
生:……“你看”应读出惊喜;
生:“不信,请看那朵流星……”读出喜悦,读出饱满激情。
生:(指名诵读)“你看,(惊喜!扭头斜望)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推测)。那(略有深思)/隔着河的/牛朗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美好地)。不信(反问语气)/(喜悦)请看/那朵流星—(用手指向左上方),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又如《变色龙》一课,只要让学生进入文本人物角色,体验奥楚蔑洛夫鲜活的生命,把握奥楚蔑洛夫的内心世界,有感染激情地朗读他的语言,去解读奥楚蔑洛夫说话的语气、声调、态度、情感,完全把静止的文字变为富有生命的活的立体形象。这样,用富有激情的诵读,来激活文本,共享生命语文的魅力。学生就不会感到课本是静止的符号,而会感受到是一幅幅鲜活的社会现实画面。学生就不难感悟到一个沙皇警犬的丑恶嘴脸。
有激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文本情感的再体验,就是对作者真实思想的再表达,就是对人物情感的再迸发。因此,语文课堂朗读是激活文本体验生命语文的标志性方法。
二、生命的交流,心灵的倾诉,凸现本真语文
语文课本中那些鲜活的各具特征的形象,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仍充满生命动感。让学生进入鲜活的文本之中,体验鲜活的人物世界,体察作品中人物的境遇,引发丰富的思想感情,走进作者创作的心灵深处,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真生命。
(一)生本互动——主动探究,共享生成之美
生本互动就是指学生对课文、阅读材料等文本的阅读理解。这种理解是带有能动性的,带有生活体验性的,带有探究性的。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情为依归,以相机诱导为手段,设计的生本互动应是一个富有变化,立体多边的情景活动。如《老王》,生本互动情景设置:(1)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情景设置(2):以善良去体察善良.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情景设置(3):结合全文,怎样理解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运者的愧怍。”?情景设置(4):你认为“善良”是什么?这样,学生在模拟的情感中获得亲身体验,体验人物老王的内心世界,体察老王的境遇,感受老王的思想品质,获得高于文本的创造。从学生发言展示中可看到:
……
生(甲):善良就像老王那样为“我”送香油、送鸡蛋(基于文本)。
生(乙):善良是幸运的(脱离文本)。
生(丙):善良就是爱的传递(高于文本)……
生本互动也应是一种弹性预设,预留更多的空间给学生。激发学生从静止的文本文字中感悟鲜活的形象,从而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
(二)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尽情交流
语文课堂应是开放的,应是交流展示的平台。文本应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话题。生生互动离不开“讨论”——“交流”——“展示”,只有让学生去讨论、交流、展示,才能激励学生,鼓舞学生,使其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只有通过讨论、交流、展示,才能表现学生对文章体验和思考的层次,才能体现学生自我人格、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形成的层面。进而凸现语文教学的本真课堂,生命课堂。“讨论”可创
设宽松愉悦的氛围,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如《芦花荡》一课师生互动情景这样设计:
1、老英雄他自信,他自尊;他有亲情,有仇恨,那么他自信什么?自尊什么?柔情表现在哪里?仇恨表现在哪里?
2、老头子可以说是一个无名英雄,你认为他是怎样的英雄?
3、你从老头子身上感知到中国人民在外来侵略者面前表现出怎样的精神?
课堂通过学生之间热烈的讨论、尽情的交流、充分的展示,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互动层面。学生的情感价值态度与文本内容,与任务精神世界融合在一起,语文课堂真正成为语文生命与学生激情融合在一起的生命课堂。
回归“本真语文”,让语文课直抵学生内心。语文课堂应给学生一种精神的力量。语文课上教师与学生应进入生命语文的角色。在课堂上师生不要掩饰自己的感情:激愤处,可以拍案而起;动情处,与学生一起流泪;高兴处,与学生可以放声歌唱。语文课堂之上,师生感情随着文本所蕴涵的情感价值或喜、或悲、或忧、或乐;能与语文中的知识相识,能与语文中的美感相通,能与语文中的思想相融,能与语文中的诗意相悟。释放学生自己的生命激情,经受生命语文课堂的洗礼和陶冶,凸现出具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