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学校创建中的问题与对策

2009-04-15贾延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特长校本

贾延芳

特色学校创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还存在对“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的层次安排认识不清,创建工作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全员性等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是创建特色学校,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特色学校创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的层次安排认识不清

“学校特色发展战略”分“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阶段推进。特色项目,是指学校形成的单项性特色,这是特色建设的初级阶段。学校特色,是指学校经过单项特色的拓展,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这是特色建设的中级阶段。特色学校,是指在学校形成鲜明办学风格,学生学有特长的基础上,将其拓展成学校的办学个性,成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载体。这是特色建设的高级阶段。三个创建阶段是有序展开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和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发展和继续,一个阶段紧接一个阶段,不断向前滚动,直至形成特色学校。有些学校对此不清晰。表现为:一是对三个阶段内涵的定位不清晰。在特色项目阶段,有的确定的项目偏小;二是对长期性认识不清,分层次分阶段创建,就意味着长期性。创建特色不是几次活动,几次点缀行为就完成的,特色应是学校的一项传统,应当一直坚持并发扬下去,应当长期固化在学校的常规活动之中。

(二)创建工作缺乏系统性

一是理论缺乏系统性。创建的目的是以特色为突破口,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此定位下,学校特色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条件依据是什么,理念是什么,实施的路径方法措施是什么等等都应是系统的,应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有些学校对自己的特色内涵界定不请,理论高度不够,缺乏专家引领,同时创建的思路偏窄,认识上有偏差,大多是德育、智育、艺术、体育方面的特色,其他领域涉及很少,其实特色的领域是很宽的,如教师管理培养,后勤管理,运行机制等等。二是工作实践缺乏系统性。没有把创建真正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每学年每学期没有一个整体的系统性实施计划,创建质量难以保障。

(三)创建缺乏整体性,与学校整体工作结合不够

特色的形成是一所学校整体优化的系统工程,其创建的过程应当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相结合,必须着眼于学校整体。有些学校认为特色项目创建只是一方面或一个点,在创建过程中往往忽视与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等工作的结合。

(四)创建缺乏全员性

特色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殊的学校文化氛围。要形成这种特殊的氛围,特色必须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领导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而在特色创建中,有的学校一是把特色活动、特长学生认定为特色,把一两个强项(如:某一体育项目或某一学科)认定为特色。这实际上是名不副实的。因为这些学校往往只是在某个项目上有特长,并未形成整体的学校风貌。有的学校组织一部分学生参加各级竞赛、表演,总结出了几个精品案例,获得了几个奖项,上电视、报纸,就自称为特色。那种只有少数学生介入,把特色定位于对个别学生的培养上的特色,层次虽然高,但只是拥有特长学生,而不能冠以学校特色名称。只能说是特色局部化的表现。因为这种少数学生参与的行为,不可能对学校整体工作形成有力的推动。二是特色建设单一化。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多元化发展过程。有些学校整齐划一地要求全校所有学生训练同一项目,发展同一特长,学校特色项目是发展了,但学生个性发展却被遏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应当是自主的、多样的,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因材施教,警惕步入“一刀切”的误区。

二、特色创建的对策

(一)特色创建要把握好“四个度”

一是创建要有理论高度。特色是凝聚在学校每一个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代表着学校的一种精神和内涵。要把这种品质和内涵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来引导。各学校要认真疏理提炼借鉴。

二是创建参与要有广度。要明确创建方向和目标,建立相应机制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使创建特色学校这一目标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自觉行动,从而使创建特色学校的基本要求扩展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

三是创建要有社会认同度。特色学校创建必须加强宣传,增强学校特色的社会认同度。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内广播、黑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提高"特色学校"运行系统的活力,使系统更具有开放性,更有活力。吸引家长、社区及有关单位来校辅导,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向校外输出"特色学校"的成果,树立品牌,扩大影响,增强学校特色的社会认同。

四是创建时间要有长度。特色创建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和复杂的的系统工程,不是一阵运动,也不仅仅是一个有特点的活动,必须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出发规划学校特色目标,需要长期艰苦的、一以贯之的努力和奋斗。

(二)特色学校创建要做好四个结合

特色学校所体现的是学校独特的整体风貌,它有许多构成要素,其中独特的办学思想、特色的教师群体、校本化的课程体系、高水平的特色项目、个性化的学校文化是主要要素。在创建中要正确把握这些要素,做到科学结合。

一是特色创建要与特色教师群体培养相结合。特色教师群体是学校特色构建的基础。特色建设要靠特色教师来实现。蔡元培先生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校长只有把先进的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加强特长师资的培养和使用。要围绕学校的特色主题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团队学习,启发指导教师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培养他们成为学校特色资源的开发者;要引导教师围绕学校特色主题开展课题研究,加深对与特色主题相关理论、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提高特色操作的能力;要围绕学校特色主题定期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注重发挥特长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提高全体教师实施特色教育的能力;要通过内引外联,聘请校外有专长的人员参与学校特色创建工作,担任学校特色师资培训的辅导员,提高教师的专长;要构建促进教师特长发展的评价机制,创设让教师进修学习、提高特长的机会。总之,学校要把培养特色教师群体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常抓不懈。

二是特色创建要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校本课程是特色学校的载体之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可以成为

学校特色的形成过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体现“校本”原则,必须从学校实际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出发,从学校、教师的特点出发,努力把蕴涵在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与学校特色方向相一致的课程资源,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价值取向。体现学校环境,教师,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三是创建特色学校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特色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有效载体和结合点。两者是密切相连、相互促进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学校特色的外在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等精神文化则是是学校特色的内在导向。学校在整体设计校园文化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特色,使学校整体体现特色氛围。

四是特色创建要与综合实践、学生社团建设相结合。综合实践和学生社团活动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进行实践,展示自我的舞台,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实验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学校特色形成的体现形式之一。因此,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特点,把特色创建融入到综合实践和学生社团活动中,让学生成为特色体现的主体。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特长校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