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搞好历史课程改革之我见

2009-04-14沈秋丽

活力 2009年24期
关键词:实践改革探究

沈秋丽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践;探究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化,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及空间,新课程不仅关注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还力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如何领会新课程理念,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呢?这是新课程理念下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标准

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把握好它的精髓。要弄清楚历史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有何不同?认真领会贯穿在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如中学历史课程不只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而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发展的课程:初中历史课程是面向初中学生的基础课程,而非历史专业课程,不刻意追求历史学习体系的完整性,避免内容的专业化、成人化倾向等。

二、更新观念,是做好新课程的前提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转换新角色,这是用好课程标准的重要的前提条件。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中,为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极为重要,教师必须是一个促进者。即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这是教师角色特征的核心特征。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不但要转变角色。而且还要转变教学方式,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中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教学模式。

三、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成为新课改实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现和挖掘学生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营造和维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教师也不再是拥有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究过程的合作者。

四、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把生活引入历史。生活就是一部活的历史,从生活人手,从小事人手,能使历史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传统的历史学习,过分注重历史知识的灌输、记忆和考察,而新课改则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做”“考察”“收集资料”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我在讲“社会生活变化”时,根据课文,内容,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首先是布置学生带着问题调查寻找有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等。这样学生在调查过程中亲身体验到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技巧。如:要明确自己调查的目的,列出调查的提纲,使调查比较全面,有序进行,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的说法不一致,或者是有些回忆与实物资料不符,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会带者这些疑问,进行深入的探究与调查,找到明确的答案,这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主动学习与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还掌握了社会调查方法和技能。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多渠道地接触社会,增加了学生的社会阅历。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主动实践从中得到感情的升华,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运用历史的智慧解决现实问题。从中汲取营养。最后,再指导学生整合信息,引导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根据学生掌握的资料,进行成果汇报,这样,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有据可依。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同时又加强了小组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乡土历史是新一轮课改中的一个重要资源,又是新课改历史研究性的学习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实践中,对乡土历史进行充分发扬与利用,构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乡土资源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因素和教育因素。可使学生感到课题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从人文领域方面进行。家乡是学生认识社会的开始,也是爱国的起点。对家乡的热爱和了解是学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愿望。因此,适当地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历史资料既有利于理解中国历史,更能让学生明白家乡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及大致发展情况。

五、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这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

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新课改的效果。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果新课程不被教师在心理上认同和接受。他们就会产生抵触反映,新课程实施的结果就更令人担忧了。教师要重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调整自己的认知偏差,修正自己的陈旧观念,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新课改。在行动上支持目前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的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而作为历史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了解史学研究的新成果,还要适当地把这些研究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我们中小学教师的力量源泉和前进动力,但仅讲无私奉献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讲乐于奉献,要以奉献为乐,以奉献为荣,更要讲有效奉献,尤其是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更要倡导乐于奉献,有效奉献。

努力探索新教法并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总结记忆历史知识、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地理解学科知识中普遍性的,一般性的原理,并借助于这些原理和学习方法的“迁移”实现学用结合的目的。

总之,新课程理念不仅注重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更重要的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使学生亲自动手,身临其境,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获。通过参与新课改和教学实践,虽然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我觉得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就一定能面对新课改的挑战,也必定能担当起时代发展所赋予的使命。

(编辑/刘佳)

猜你喜欢

实践改革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