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流失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2009-04-14殷茜娟

消费导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对企业是有利的,但是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的较高的员工流失率对于企业长期发展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对这种人力资源困境的现状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精神激励与企业文化的建设,给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简介:殷茜娟(1982-),女,汉,安徽马鞍山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

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归根到底又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这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共识,当然高新技术企业也不例外。我们知道,保持一定范围内合理的员工流动率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但是由于人才竞争的加剧以及各种流动障碍的逐步解除,员工高流失率已成为目前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严重问题。

二、现状与原因分析

从宏观上看,造成这种现象的客观因素不可避免,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现实中不同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员工流失率的存在有着很大的不同。从微观的角度即从单个企业的经营主体来看,落后的人力资源制度是导致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这种落后的人力资源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主体还没有转变旧有的人力管理观念, 还没有在企业内部形成和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的体系和制度。

(二)企业没有重视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于员工流失原因的分析表明,员工流失起决定作用的通常不是一个动机,而是几个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员工流失的动机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员工流失目的和动机有很大区别,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员工流失主要是为了追求较好的经济利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逐渐按自身的发展需要来选择职业或企业。

(三)企业内部人才结构不合理,“重理轻文”、“重技术轻管理”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通病。高新技术企业文科出身的员工比例较低,公司管理水平低下,而且其中又不乏许多企业又以“技术第一”为企业指导方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认识不足。

(四)缺乏必要而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高新技术企业中员工多为知识型员工,企业没有针对这群员工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激励,薪酬与奖金还是激励时所使用的主要手段,企业还没有充分和合理的运用精神激励来实现对于员工更为有效的激励。

(五)没有构建起与企业发展相一致的企业文化,并使其员工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与企业紧密结合。由于对管理水平的轻视,目前在我国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还没有在企业内部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内部员工缺乏凝聚力,企业员工个人发展远景与企业发展方向相脱离,许多员工还是以一种打工者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企业和自己的工作,员工缺乏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与企业一起发展的意愿。所以对于员工而言,一旦发现更好的发展机会就会急于跳槽离开企业,或者当企业遇到困难时也会尽快离开企业,造成企业人才的流失。

三、建议

通过对于国内外一些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经验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有效的防止人才的流失。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

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提升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确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指导方针,是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员工高流失率的核心。

(二)采用多样化的职业发展模式,强调员工的个人发展

突出表现是企业指导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并与员工共同努力,促进其职业生涯计划的实现。良好的职业生涯计划会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实现企业与员工的良性互动,采用多样化的职业发展模式,增强员工的自我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如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两类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梯。将员工自己的个人目标、个人成长、个人价值实现、个人社会认同期望与企业经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形成个人与企业远景追求的良性互动,给员工以自我最大人生价值的体现,给予他们展示才华的足够空间,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使其能够和企业长期的合作,达到个人与企业双赢的目的。

(三)调整人才结构,构筑合理的人力资源配比和储备。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讲,企业应该在重视技术性员工的同时吸收和培养专门的经济管理人才,努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并在实际中逐步调整和改善其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之处。其次,企业不应唯学历纳贤,而应当量职纳才,找到企业真正需要的合适人才,避免陷入人力资源的高配置陷阱之中,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否则即使引进了人才,也会因为其不能有效的发挥自身的才能而离开企业,从而造成人才的流失,并引发对公司的损失。

(四)创建企业内部合理而有效的激励机制。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大多处于较高等级的需求层次上。对于这些员工来讲,高薪当然有其特定的激励作用,但企业不应只把目光放在物质激励上,若能很好的利用精神激励,将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所谓精神激励,就是给予员工精神上的满足与激励,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同样重要。这种“无薪”激励方法若能运用得当,在高薪技术企业中尤为重要。重视精神激励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管理中必须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进行科学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激励效应的最大化。

(五)努力构建起与企业发展相一致的企业文化,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一只无形的手,引导企业的人力资源发挥出巨大的潜在能量。企业文化的作用表现在它的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上。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热情,在企业内形成一种良好的组织风气,从而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与企业同命运的精神,发挥出其他管理制度所无法比拟的激励力量,产生巨大的激励效果。所以现在一些非常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如联想、华为,无一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高手。

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加大其构建力度,从现代企业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出发,带领员工建立起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特色文化,并把这种文化融入到员工的工作中,最终以这种文化来团结他们,来吸引和留住他们,从而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P23-P24

[2]赵曙明, [美]罗伯特·马希斯,人力资源管理(第9版)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40-P41

[3]吕军伟,完美执行之最佳激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P15-16

[4][美]史蒂文·克尔,薪酬与激励,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P104-108

[5]周文霞,管理中的激励,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P78-79

[6]祁艳,刘祥胜,关于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 [J]大众科技,2006(3)

[7]邵杉,知识型员工离职调查 [J]人力资源,2007,(1)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人力资源管理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