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要讲技巧
2009-04-14张玲
张 玲
“春捂”是老祖宗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养生要则,与“秋冻”具有同等重要的保健意义。但怎么“捂”才算科学呢?虽然老祖宗也有一些具体说法,如“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等,但对于现代人养生保健远远不够。随着医疗气象学的兴起,科学家对“春捂”有了更科学具体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便于“操作”的依据。
1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是开始“捂”的最佳时机。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如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前便“捷足先登”;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从气象台预报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开始,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215℃是“捂”的临界温度。研究表明,对老年人或体弱多病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3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刹那间可能寒流涌动。面对这“孩儿脸”似的天气,你得随机应变加减衣服。研究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就是该捂的信号。
4“捂”的持续时间为7~14天。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又可能出现“乍脱棉衣冻成病”的后果。怎样才算“捂”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转冷自然需要及时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逐渐适应。
5不要捂过了头。“春捂”也有一个合理的限度。当南方步入3月份,或北方地区进入4月,天气明显转暖了,如果还穿着棉衣,就会超过身体的耐热限度,同样对健康不利。至于一天之中,早晚较冷,需要适当的“捂”;而晴天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便可适当减衣。近几年来,由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春季气候可能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是“倒春寒”,二是“暖春”。对于前者,要注意保暖,恪守“春捂”之道;对于后者,如连续几天都是艳阳高照,就不能“捂”。
6广义上的“捂”,还应包括居室和被窝的保暖。一般来说,春季里可以使居室温度适当高一点,被子也要适当厚一点。
7中医认为,防病如御敌,“春捂”只是被动的防御,要想防病健身,平时必须加强锻炼,增强人体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还要注意科学饮食和起居有常。
8重点要“捂”下半身。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识到,寒多自下生,因此提出了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的主张。这与现代医学认为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遗憾的是,在乍暖还寒的春天,一些年轻女士却过早穿起了单薄的裙装或短裤,对身体十分不利。据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学者的长期观察,日本现代青年女性所患的诸多妇科病,大多与感受寒冷有关。
9“春捂”不能捂脚。天气转暖后,人们活动频繁,尤其是一些中小学生,运动量加大后,若不注意脚部卫生,脚气病便会光顾。因此,在气温升高时,一定要穿透气性能好的鞋袜,运动后最好能立即洗脚,保持足部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