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构建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途径探析
2009-04-14傅祖栋
[摘 要]加强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和完善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体系
作者简介:傅祖栋(1982-),男,助教,浙江大学2007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现供职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办/院办。
一、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课堂教育体系
设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构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四个层次构成的课程体系,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包括:文学(中外文学、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外历史、地方历史文化)、哲学(中西哲学、伦理学)、艺术(艺术、美学)和科学(自然科学、人类文明)。
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讲座。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实际,联系地方经济社会,组织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开展《浙江经济社会和浙江精神》、《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危机与对策》、《中美文化异同的比较》、《〈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学与人生》等文化素质教育讲座,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校园文化体系
以地方文化为依托,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结合地方文化,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社会调查与采风、书法作品鉴赏与创作、摄影作品欣赏与创作、地方文化相关主题的研究性学习等活动,争取出一批论文、调查报告、游记、书法摄影作品、活动策划方案等实践教育成果。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渗透地方文化的由经典作品改编的影视话剧作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开展名作朗诵会、话剧片断表演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读书活动。开列培养文化素质的推荐书目,可分为中外文学与文化、中外史学、中西哲学、艺术教育与作品欣赏、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五部分,从中精选30本作为基本书目,要求学生每学期选取5种进行阅读,三年内记2万字读书笔记,其他30本作为参考书目。还可以配合读书节活动,组织名著名篇导评导读及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精品图书展、读书笔记评比、“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等活动。
(三)社会实践体系
开展“走进历史文化名城”活动。以弘扬地方文化为目的,组织开展“走进文化名城,传承地方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体会地方文化的博大精深。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名人故居以及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地域文化和地方风情,让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学习中培养起热爱家乡的感情、自主性学习和创造的激情。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创作能力为重点,以校内学生文学社团和校外文艺采风基地为依托,指导学生贴近生活、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教育资源、科学资源。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调查、走访当地文体局、文化馆、图书馆等,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可以选择一些文化名村(街道、镇),通过实地走访、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料等方式整理并将其分门别类,最后完成调查报告,印制调查成果集,并举行大型图片资料展,让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感性的认识。
二、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途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确定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旨归的,而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显然有别于仅仅需要对一个已知的程序进行重复性运动的操作工,这种综合性和层次性表明,高职院校不应仅仅教给学生某种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一般包括专业能力以及适应各类职业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更包含了相当的文化素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第一位应是育人,其次才是职业教育。
(二)加强课程建设,精心设置文化素质课程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应设置有自己特色的、与社会、与行业、与服务对象密切联系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如中外文化简史、法律基础、文学欣赏、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社交与礼仪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教学方式,加强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以案例导入,代替现行的以体系导入的教学方式,以对案例的探讨分析来导出理论和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启发性。要引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拓展教学内容,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改善人文教育环境,拓宽文化素质教育途径。
(三)活跃校园文化,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工程,利用校园文化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要重视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力求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化、专业化、特色化。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节、新生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强校园景观、人文景观设施建设,让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四)深入开展实践,引导学生服务社会
社会实践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文化素质教育不应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高职院校尤其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组织小分队奔赴农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奔赴盲哑学校和敬老院开展送爱心、义务支教等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街道、社区、校园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在人文知识和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主动鞭策自己加强学习,加强修养,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学术基础和指导力量,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是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通过进修培训,使教师通晓文化素质教育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将文化素养作为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在教学环节中自觉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努力挖掘专业课中的文化成分,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将科学与人文融为一体。要提倡教学改革,增强文化类课程和课程的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推进课程的综合化。
参考文献
[1]陈平,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状况调查及成因分析[J]昆明冶金高专学报2002.1
[2]代祖良,试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
[3]麻富游,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摭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8.9
[4]赵晓和,关于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