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升值对泉州鞋业出口的影响

2009-04-14陶新荣

消费导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鞋业鞋类泉州

陶新荣

据研究,人民币升值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鞋企的利润就下降一个百分点。泉州作为一个鞋业服装出口的主要城市,其鞋业在这次汇率升值调整中可谓影响甚大。

一、泉州鞋业出口现状

据了解,泉州鞋类已初步形成了以晋江为龙头,各县、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产品设计、鞋材供应到加工生产的产业链。现全市约有鞋类及其配套企业4000多家,其中出口企业500多家。2007年上半年,泉州共检验出口鞋类4.14亿双、12.4亿美元,其中双数下降20.5%,货值增长11.5%。泉州鞋业出口量占福建省的一半左右,占全国八分之一左右,在全国五大出口鞋类基地中列广东东莞市之后,列第二位,泉州是世界运动鞋主要生产基地。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欧盟及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人民币升值对泉州鞋业出口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鞋业的结构调整

人民币升值后,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将会受到限制。要继续发展,企业不得不转变竞争方式,一方面将更加关注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将努力转变出口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所占的比重,提高产品科技水平,理性研究市场,生产市场所需的鞋子,从而加速泉州市鞋业内部产业结构的新一轮调整。此外,人民币升值导致的进口成本降低,有利于泉州市鞋类企业利用境外知识、技术、先进设备等,降低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

2.可缓解鞋业恶性竞争

在人民币汇率调整后,将有利于国内鞋业贸易的有序化。在汇率未变之前,国内鞋业企业为抢订单,都向国外客商报极低的成本价。国内鞋业出口企业面临的不单是汇率问题,更多的是行业内的恶性竞争。人民币升值后,很多外贸企业不再采取单一报价方式,而是综合情况进行报价,将汇率、原材料上涨等不确定因素考虑在报价之内。另外,一些企业不再只生产出口量大、利润低的产品,不再盯住同样的客商,而是更多地考虑生产高端产品,寻找高端客户,做差异化竞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鞋业的恶性竞争。

3.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和改善贸易环境

泉州鞋业出口产品大部分附加值较低,主要依靠低价格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出现贸易摩擦在所难免。当前,泉州鞋业出口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遭受倾销立案调查较多。从短期看,人民币升值后鞋类的出口价格虽然会有所提高。但由于其出口价格已非常低,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相当高,即使适当提高价格,仍具极强的竞争力,这也有助于减少遭受低价倾销的诉讼。对泉州鞋业出口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今后必须调整其低价竞销战略,以从提高质量、款式、功能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取胜,提高其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这些显然有助于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二)消极影响

1.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并没下降

鞋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工厂人力资源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势必引起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竞争优势难以继续维持(目前劳动力成本约占出厂价的30%),迫使许多泉州鞋类生产企业迁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内陆地区,从而将打破泉州鞋业的优势格局。 对于大部分在国内采购原材料出口的企业来讲,企业的支出绝大部分是人民币,而收入绝大部分是美元,在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的背景下,企业承受了较大的成本压力。原材料涨价使得生产成本增加3-4%,再加上劳动力成本可能还会增加6-7%,出口“成本”增加会导致鞋产品出口减少。中国鞋的获利空间本来就非常小,如果无法提高出口价格的话,企业可能无法生存。

2.增加了鞋业出口合同签订的汇率风险

据福建省鞋业行业协会统计, 鞋企间的“两极分化”现象日趋明显,在其晋江陈埭湖中工业区,这两年每年都有近10家小鞋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严格一点说,很多小企业基本都到了倒闭的边缘,只不过迫于种种顾虑还在“苟延残喘”罢了。人民币升值引起的出口合同汇率风险激增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一项重要原因。人民币升值2%,意味着企业拿到的货款折合成人民币仅有原来的98%;若人民币升值10%,则意味着企业拿到的货款折合成人民币仅有原来的90%。其实人民币升值2%,泉州鞋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5%~10%。如果一年内人民币升值5%,50%的鞋业生产企业都将遭遇经营困难。泉州有许多出口贸易依存度超过50%的企业,这种风险对于泉州大多数鞋业企业来说是无力承担的。

3.企业订单明显减少

据泉州检验检疫局统计,2008年上半年泉州共检验出口鞋类5.28万批,货值11.12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37%和4.58%,也就是说,2008年泉州鞋类出口的增幅不到5%。而自2003年以来,泉州鞋类出口连续3年都保持在20%以上。泉州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认为,汇率波动造成了部分订单的流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民币汇率比汇改前上升了4%,使得现在长期订单基本都转为短期订单,一些以价格优势进行竞争的低档鞋无利可图,不得不放弃接单,辖区有的企业来自欧盟的订单甚至减少了50%。

三、泉州鞋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

(一)实施进口战略,加大利用境外先进知识的力度

人民币升值给泉州鞋业带来了出口压力,但同时也降低了利用境外先进技术的成本。因此,要从“借力”发展和开放促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像抓出口一样,研究和实施进口战略,要系统地扩大鞋子科技设计人员出国留学培训的力度,引进专利、先进的生产流水线等。通过利用境外先进知识,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提升泉州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冲出产业结构落后的现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泉州鞋类企业应该尽快适应人民币升值后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大力实施品牌化、国际化战略,加强科技投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确保市场份额的同时,要敢于将低附加值部分转移出去,对高附加值即高科技部分紧抓不放,不断探索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业层次,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

(三)加强品牌建设

泉州鞋业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走深加工、高附加值、创名牌的发展之路。政府应重点支持、大力培育一批在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方面的优势企业,鼓励鞋企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获取其他成熟品牌的所以权和经销权,来逐步发展自主品牌,争创自主品牌的市场环境,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使泉州市鞋业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明显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国外频繁以反倾销、特保等措施对泉州鞋业企业施压,才能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完成由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的过程,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适当涨价,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

议价能力强的鞋业企业在谈判中可以适度提价,部分传递升值带来的压力,从而部分抵消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泉州鞋业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好评,人民币升值引起鞋类价格的适当抬高,国外企业通常可以接受,但加价必须与国家汇率相匹配。这样既可适当地把部分风险转嫁给交易外商,将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又能防止客户流失。

参考文献

[1]阮明锋2006年泉州鞋类出口超过23亿美元,中国国门时报,2007-02-02

[2]张许林,因式而动 泉州鞋业发展风向突变,中国皮具贸易网, 2006-6-8

[3]黄忠族,汪广英,泉州鞋企增加自主品牌出口比例,东南早报,2007-7-25

[4]曾小清,泉州鞋类出口着力提高创新能力, 国际商报,2007-8-3

[5]黄素章,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12期

猜你喜欢

鞋业鞋类泉州
《Romantic 甜美》系列鞋类设计作品
《Romantic 清新》系列鞋类设计作品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2018年ISO发布的皮革和鞋类相关标准(见表4)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视察乐至万贯鞋业产业园
第33届国际鞋业大会在印度召开
2014中国鞋业十大事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