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拔节孕穗期与花粒期的田间管理措施
2009-04-14丁淑华
丁淑华
1拔节孕穗期田间管理
其管理措施包括:追肥浇水、中耕培土、去蘖除弱和防治病虫害。
1.1追肥浇水玉米在拔节到孕穗期吸收养分的速度加快。数量多,达到需肥的高峰期;开花以后,速度减慢,数量减少。氮、磷、钾元素累积总吸收量趋势是拔节期1%~4%,小喇叭口期5%~8%,大喇叭口期30%~35%,抽雄期50%~60%,灌浆期62%~65%,蜡熟期100%。玉米有两个吸收高峰:第一高峰为小喇叭口期一抽雄期,以大喇叭口期为中心;第二高峰为灌浆期一蜡熟期,以乳熟期为中心。
穗肥是小口至抽雄前所追的肥(以大喇叭口期为中心),是促进穗大粒多的关键肥。一般每公顷施用尿素450~750千克,结合中耕除草培土施用,尿素施用后用土覆盖,也可采用打洞深施。
穗期是吸收养分和水分最快、最多的时期,必须适时追施攻秆肥。拔节前施用尿素150~180千克/公顷,可以促进壮秆和穗的分化。玉米孕穗期,是雌穗小穗、小花分化的盛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也是植株需肥的高峰期。孕穗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底肥数量和植株生育状况等因素灵活掌握。一般土壤肥力低、基肥少、植株叶片淡绿、生长势较弱的地块要重施,以占总追肥量的60%~65%为宜;土壤肥力中等、植株生长健壮、叶片脓绿伪地块,占总追肥量的50%-55%即可;土壤肥力高、底肥足,植株根系发达、叶片深绿、生长繁茂的地块,以占总追肥量的45%~50%为宜。要防止施用氮肥过多,引起贪青晚熟或者青枯早衰而减产。
孕穗期玉米植株生长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27%-38%,故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75%。此时对水分的反应最敏感,需水量最多,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浇水可缩短雌雄花出现的间隔,利于授粉,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
若拔节孕穗期土壤缺水,不但会影响玉米雌穗性器官的分化,而且会使果穗发育不良,穗小、粒少、秃尖严重,最终导致减产,减产率可达38%-54%。所以,玉米进入孕稿期,要浇足、浇透孕穗水,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水要求,为玉米健壮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1.2去蘖除弱玉米的分蘖一般不形成果穗,所以应将分蘖及早除去以减少养分的无益损耗。去蘖要及时、认真,以防损伤主茎和根系。在去蘖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中耕培土。大喇叭口期前后应拔除不能结果穗的小弱株。
2花粒期管理
其管理措施包括:灌水、排涝、追施攻粒肥、去雄授粉、除杂保叶、防治害虫、适时收获等。
2.1根据露要浇水玉米花粒期植株需水量较大,缺水则受精不良,叶片早衰,光合作用和养分运输能力下降,败育粒增加,粒重下降,尤以开花后20天内影响最大。故玉米在花粒期遇旱,应在开花后10天左右及时浇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乳熟至蜡熟期保持在70%~75%。
2.2及时撂涝玉米生育期间如果雨水过大,会造成田间积水,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不足,根系作用受到抑制,植株易倒,影响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因此玉米生长后期也应注意排涝,以免根系窒息,植株涝死。
2.3追施攻粒肥抽雄以后追施的肥料(一般在抽雄至开花期施用),可促粒多、粒重。这是春玉米生产上为了防止后期脱肥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对于相对贫瘠少肥的地块,应该在花粒期酌情施用攻粒肥,以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促进灌浆成熟。施用量不宜过多,占总追肥量的10%左右。叶色正常也可不施用,或用尿素7.5千克/公顷进行叶片喷肥,以增强光合能力。
玉米每生产100千克籽粒需要氮2.5~3.8千克,磷0.86~1.7千克,钾2.1~3.7千克。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多。吸收氮、磷、钾数量和比例,可作为以计划产量推算需肥量的依据。
2.4去雄授粉隔行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去雄可减少养分消耗,改变养分的运转方向,将更多养分供给雌穗生长需要,改善玉米群体通风透光状况,提高结实率,一般增产8%~12%;去雄也可以有效地防治玉米螟,可增产8%~10%。去雄可每隔一行去掉一行,也可以每隔两行去掉两行或一行。应注意边行不去,山地、小块地不去,阴雨天、大风天不去。去雄时不能带叶,否则会造成减产。
去雄后,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结实率。一般每隔2~3天一次,连续进行2~3次,在上午进行。
2.5割除“空秆”,去除病株和无效果穗空秆株严重地影响通风透光,与正常植株争水争肥,要及早彻底割除。病株既不能构成产量,又空耗养分,而且还可传播病害,必须除去。
玉米植株上除上部果穗外,其第二、第三果穗发育迟缓,吐丝较晚,除特殊品种外,一般情况下小穗是不能成棒结实的,抽出后必须逐个去除,以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促使主穗充实,棒大粒多饱满,增加产量的同时又有促早熟作用。
2.6保叶护顶、打底叶据了解,不少地方到玉米蜡熟期有打叶削顶的习惯,实践证明这一措施会造成严重的减产,而且打叶愈多,减产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