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的开创者王光祈
2009-04-14王云飞
王云飞
1941年冬天,雪花在成都东郊菱角堰飘荡着,王光祈的葬礼在默默地进行。周太玄、郭沫若和李劼人是王光祈的同班,且相善相知,引为知己。30年前,他们一起在成都东郊菱角堰周太玄家聚会,仿“桃园结义”,相约死后同葬于此地。今天,李劼人将逝者安葬在了自己菱角堰的老屋附近——这样便可以长伴着他了。
王光祈,曾经有过梦幻般的理想与青春。王光祈是一个遗腹子,出身书香门第的罗氏为了将儿子拉扯大,白天纺麻织布、砍柴挑水,晚上在一盏昏暗的油灯下教儿子读书识字。幼年的王光祈有着过人的音乐天赋,常独自一人提着箫、笛,在风光绮丽的野外一吹就是半天。
1907年夏天,15岁的王光祈跟随母亲从乡下来到了成都。王光祈的祖父王再咸早年教过几年书,晚清重臣赵尔巽便是他的学生。1907年春,赵尔巽调任四川总督,当他得知王再咸之子王展松早已去世,留下一对孤儿寡母仍在温江艰难生活后,当即给了恩师后人1000两白银。在赵尔巽的资助下,15岁的王光祈进了成都第一小学堂,在高年级继续学业。
1908年,王光祈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在这里,遇到了一生的挚友李劼人、曾琦、郭沫若与周太玄等。1911年11月27日,成都发生了兵变,家中存银生息的两家当铺遭抢劫,黯然关门。这一年冬天,王光祈的长子又夭折了,母亲罗氏承受不了接二连三的打击,也去世了。王光祈带着悲痛来到重庆,在《民国新报》当了一名记者,艰辛度日。
1914年初夏,王光祈考入中国大学,学习法律。1916年,王光祈应周太玄之邀,来到《京华日报》报馆工作。在北京,王光祈结识了《晨钟报》主编李大钊,随后王光祈时常在李大钊和陈独秀创办的《每周评论》上发表社论,成为该报主要撰稿人。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王光祈领导游行示威的群众火烧赵家楼曹汝霖住宅,并于当天下午即将相关情况用专电发回成都的《川报》,将“五四”的烈火燃向四川。1919年7月1日,他与李大钊等人经过将近一年筹办的“少年中国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王光祈先后推荐毛泽东、赵世炎、张闻天、恽代英等人加入该会。毛泽东在北京时经常和王光祈来往,感情很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两次嘱托陈毅在四川探询王光祈及其家属的下落,了解到王光祈已无亲属存世时不甚惋惜。
1919年底,王光祈又同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在北京、上海发起组织了“工读互助团”,不久工读互助团就解体了。梦想的破灭令王光祈痛苦万分,1920年4月1日,王光祈和少年中国学会的同伴魏时珍、陈宝锷、涂九衢4人搭乘法国轮船,离开上海,转道巴黎赴德国留学,进入法兰克福学习政治经济学。
在远离故乡的法兰克福,王光祈有一种重归故里的感觉,“皆系绿野平芜,全系故乡风味……忽得此乡景,令人心旷神怡”。1922年冬,王光祈突然做出一个影响了他后半生,也影响了中国现代音乐的决定——改学音乐理论与音乐史。他决定用音乐来改良国民的精神世界。
王光祈不遗余力地向西方介绍中国音乐的文化,1927年8月,法兰克福举办“国际音乐展览会”,王光祈不仅为该会提供了论文《中国音乐短史》,还身著古服手持民族乐器,亲自上台演出中国民族音乐。
王光祈主张立足于本民族的音乐及文化传统,建立本民族的音乐体系。他提出要在研究我国古代音乐遗产及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利用西洋乐理使我国民族音乐适应时代潮流并能为民众接受。王光祈撰写了一系列研究中国音乐的书籍:《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中国诗词曲之轻重律》、《翻译琴谱之研究》,为中国音乐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日本著名音乐学家岸边成雄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将中国音乐史研究提高到世界水平的,则是王光祈先生及他的《中国音乐史》。”
1934年6月,王光祈获波恩大学音乐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最早在欧洲为祖国争得荣誉的音乐学家。然而,他在德国的生活却日益困窘。1936年1月12日,积劳成疾的王光祈突发脑溢血,病逝于波恩,终年44岁。
噩耗传回国内,南京、上海、成都等地和他的故乡温江县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在南京的追悼会上,生前好友蔡元培致悼词,徐悲鸿为王光祈画了遗像。1938年,王光祈的骨灰从波恩辗转运回成都,3年后,李劼人将王光祈骨灰葬于当年结义之地。
(责编 丁杰)